工业上使用()来吸收三氧化硫制备硫酸。A、水;B、稀硫酸;C、98%左右的硫酸;D、90%的硫酸。

工业上使用()来吸收三氧化硫制备硫酸。

  • A、水;
  • B、稀硫酸;
  • C、98%左右的硫酸;
  • D、90%的硫酸。

相关考题:

呋喃和吡咯的磺化试剂是?() A.稀硫酸B.浓硫酸和浓硝酸C.浓硫酸D.吡啶三氧化硫加合物

充装用纳氏泵不能使用稀硫酸的原因是()。 A、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B、稀硫酸有腐蚀性C、稀硫酸含水太多D、稀硫酸比重太小

计算。配制200g24.5%的稀硫酸,需_________g98%浓硫酸和 _________ g水。实际操作时,取98%浓硫酸_____________mL(精确到1mL);

正常使用的酸性蓄电池液面下降时,应补充()。 A、浓硫酸B、稀硫酸C、电解液D、蒸馏水

配置稀硫酸溶液时,严禁()。A.将水倒入硫酸中B.将硫酸倒入水中C.搅拌D.使用耐热容器

把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工业上使用( )来吸收三氧化硫制备硫酸。A.水B.稀硫酸C.98%左右的硫酸D.90%的硫酸

用98%的浓硫酸配制成稀硫酸应()。A、将硫酸加入水中B、将水加入硫酸中C、与操作程序无关

在酸吸收过程中,吸收溶液为()。A、碱液B、浓硫酸C、稀硫酸D、B和C

由反应式:SO3+H2O=H2SO4可知,工业生产上是采用()的硫酸来吸收三氧化硫生产硫酸。A、水;B、76.2%;C、98%;D、100%。

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97cm3)配制560g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需量筒和烧杯B、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硫酸的质量C、将480mL水倾倒入盛有80mL98%浓硫酸的500mL量筒中D、将80998%的浓硫酸沿lOOO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mL水中,并不断搅拌

工业上生产硫酸不用水吸收三氧化硫,原因是()。A、三氧化硫极易吸水,生成硫酸并放出大量的热B、大量的热使水蒸气与三氧化硫形成酸雾液滴C、液滴体积较大,扩散较慢,影响吸收速度与吸收效率D、以上三种都是

98%(d=1.84)的硫酸,配制2mol/l的稀硫酸1000ml,需要98%的硫酸多少毫升?(硫酸---98)

充装用纳氏泵不能使用稀硫酸的目的是()。A、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B、稀硫酸有腐蚀性C、稀硫酸含水太多

酸洗加入钝化剂的量按()A、2%稀硫酸B、2%纯硫酸C、3%稀硫酸D、3%纯硫酸

稀硫酸溶液的错误制备方法是()A、在搅拌下,加水于浓硫酸中B、在搅拌下,加浓硫酸于水中C、水加于浓硫酸,或浓硫酸加于水都无所谓D、水与浓硫酸两者一起倒入容器混合

工业上使用()来吸收三氧化硫制备发烟硫酸。A、水B、稀硫酸C、98%左右的硫酸D、90%的硫酸

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应将()配制。A、稀硫酸慢慢倒入水中B、水慢慢倒入浓硫酸C、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D、水慢慢倒入稀硫酸

为制备0.05M的稀硫酸1000ml,因硫酸用量很少,所以可将吸管直接插入原瓶试剂硫酸中吸取硫酸。()

正常使用的酸性畜电池液面下降时,应补充:()A、浓硫酸B、稀硫酸C、电解液D、蒸馏水

在硫酸工业中,三氧化硫的成酸过程是采用化学吸收的方法,吸收剂为()A、纯水B、质量分数为0.10的稀硫酸C、质量分数为0.988的硫酸D、质量分数为0.983的硫酸

在硫酸生产过程中,吸收三氧化硫通常用()A、93~95﹪的硫酸B、硫酸C、98.3﹪的硫酸D、水

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g.cm-3)配制560g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需量筒和烧杯B、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硫酸的质量C、将480mL水倾倒入盛有80mL98%浓硫酸的500mL量筒中D、将80g98%的浓硫酸沿1000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mL水中,并不断搅拌

多选题工业上常用的磺化剂和硫酸化剂有()A三氧化硫、B硫酸、C发烟硫酸、D氯硫酸

单选题稀硫酸溶液的正确制备方法是()A在搅拌下,加水于浓硫酸中B在搅拌下,加浓硫酸于水中C水加于浓硫酸,或浓硫酸加于水都无所谓D水与浓硫酸两者一起倒入容器混合

单选题用98%的浓硫酸配制成稀硫酸应()。A将硫酸加入水中B将水加入硫酸中C与操作程序无关

单选题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g.cm-3)配制560g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需量筒和烧杯B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硫酸的质量C将480mL水倾倒入盛有80mL98%浓硫酸的500mL量筒中D将80g98%的浓硫酸沿1000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mL水中,并不断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