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触媒系统中控分析,对萃余指标的要求是()。A、≥0.3B、≤0.3C、0.3D、0.3E、0.3

镍触媒系统中控分析,对萃余指标的要求是()。

  • A、≥0.3
  • B、≤0.3
  • C、0.3
  • D、<0.3
  • E、>0.3

相关考题:

镍钼触媒的热点温度为()℃。 A.300—420B.350—420C.350—450

P204萃镍过程中反萃取段水相从溶液进口至反萃液排出口逐级变绿。

什么是萃余分数?

萃残液含镍要求控制在()以下。A、1.0g/lB、0.5g/lC、0.06g/l

P204萃镍过程中萃取段水相从溶液进口至萃残排出口逐级变淡。

在B-S完全不互溶的多级逆流萃取塔操作中,原用纯溶剂,现改用再生溶剂,其他条件不变,则对萃取操作的影响是()。A、萃余相含量不变B、萃余相含量增加C、萃取相含量减少D、萃余分率减小

萃取系统溶剂冷运的操作步骤下列正确的是()。A、一萃系统→二萃系统B、二萃系统→一萃系统C、密封溶剂系统→各用户泵D、冷运循环建立→密封溶剂系统

低变触媒活性组份是()A、铁B、镍C、铜D、氧化锌

对安全监控系统的管控要求是什么?

测定空气中痕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时采用催化转化炉,其中催化剂为()。A、铜触媒B、铁触媒C、镍触媒

在萃取操作中,在()里溶质含量最多A、萃取相B、萃余相C、萃取液D、萃余液

在萃取操作中,用E表示()A、萃取相B、萃余相C、萃取液D、萃余液

在分层器中,含有稀释剂较多的一层,称为萃余相。

钯触媒系统中控分析中,下列各项目的控制指标分别是:氢化效率:()g/l;氧化效率:()g/l;氧化液酸度:()g/l;工作液碱度:()g/l;萃余含量:()g/l。

镍触媒系统中控分析中,下列各项目的控制指标分别是:氢化效率:()g/l;氧化效率:()g/l;氧化液酸度:()g/l;工作液碱度:()g/l。

钯触媒系统工作液中总蒽醌的含量指标为()g∕l,镍触媒系统工作液中总蒽醌的含量指标为()g∕l,其中2—乙基蒽醌指标为()g∕l,四氢—2—乙基蒽醌指标为()g∕l。

镍触媒活性测定方法是根据在兰尼镍存在下,2—乙基蒽醌在偏三甲苯及氢化萜松醇的混合溶剂中氢化反应的速度来确定触媒的活性。()

钯触媒系统工作液由()三种原料配制而成,镍触媒系统工作液由()三种原料配制而成。

合成系统置换合格前,对触媒温度要求是()。A、触媒降温B、触媒保温C、和触媒温度无关D、触媒升温

转化触媒主要活性物是金属镍,使用前要将氧化镍进行还原,主要按下式反应:NiO+CO=Ni+CO2+Q

上部高温气体进入下部触媒层,焦炉气中CH4及烯烃、炔烃在镍触媒的作用下,与蒸汽进行转化反应(水/气≥0.9),使转化炉出口气体中CH4≤0.5%。

转化触媒主要活性物是金属镍,使用前要将氧化镍进行还原,主要按下式反应:NiO+H2=Ni+H2O-Q

镍钼触媒的热点温度为()℃。A、300—420B、350—420C、350—450

甲醇萃取过程中碳四与水的界面过高则()。A、易使甲醇带入萃余C4中B、易使水带入萃余C4中C、影响甲醇回收系统的正常操作D、有利于甲醇回收系统的正常操作

问答题对安全监控系统的管控要求是什么?

名词解释题萃余液

判断题用来提取产物的溶剂称萃余液。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