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板的“活化”作用是()、()。

薄层色谱板的“活化”作用是()、()。


相关考题:

薄层色谱法使用的仪器与用具有()。 A、薄层板B、点样器材C、展开容器D、标本缸E、显色(检视)装置

薄层色谱鉴别法中,薄层板临用前一般需对其进行()。 A、清洗B、活化C、溶解D、预平衡

在薄层色谱鉴别法中,硅胶薄层板的活化温度为()。 A、120℃B、80℃C、110℃D、60℃

在薄层色谱鉴别法中,硅胶薄层板的活化时间为()。 A、30minB、20minC、40minD、60min

薄层色谱鉴别法展开时,一般需用展开溶剂对展开缸进行()。 A、清洗B、活化C、溶解D、预平衡

薄层色谱法中,薄层板的活化温度是A.80℃B.100℃C.1050CD.1200CE.150℃

自制薄层板的活化条件为A、110℃活化30分钟B、105℃活化30分钟C、120℃活化20分钟D、120℃活化50分钟E、110℃活化60分钟

薄层色谱板制备时,应将其放置()条件下活化。()。 A、70℃,1小时B、110℃,30分钟C、100℃,10分钟D、150℃,10分钟E、120℃,15分钟

硅胶薄层板使用前在110℃加热30分钟,这一过程称为A.去活化B.活化C.再生SXB 硅胶薄层板使用前在110℃加热30分钟,这一过程称为A.去活化B.活化C.再生D.饱和E.平衡

关于薄层色谱法操作的一般方法,正确的有A.薄层板使用前应在110℃活化30分钟B.点样基线距底边1.0~2.OcmC.点样直径为0.5~1.OcmD.样点间距离以不影响检出为宜,一般为l.O~2.OcmE.展开时,薄层板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底边2.0~3.Ocm

分离弱极性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色谱法是A、硅胶薄层色谱B、酸性氧化铝薄层色谱C、碱性氧化铝薄层色谱D、葡聚糖凝胶薄层色谱E、聚酰胺薄层色谱

在薄层色谱法中,薄层板活化的温度一般为A.60℃B.80℃C.110℃D.130℃S 在薄层色谱法中,薄层板活化的温度一般为A.60℃B.80℃C.110℃D.130℃E.150℃

薄层色谱法中,薄层板的活化温度是A.80℃ B.100℃C.105℃ D.120℃E.150℃

薄层板活化的温度和时间()。

药典规定:薄层板临用前应在105℃活化30min。

下列关于薄层色谱法说法正确的是()。A、市售薄层板临用前不需活化B、自制薄层板应在100℃烘30分钟,置有干燥剂的干燥箱中备用C、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原点5mm为宜D、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上行展开10cm,高效板上行展开8cm

薄层色谱法测苯甲酸含量时,采用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A、作吸附剂B、参加反应C、帮助沉淀D、脱水

薄层色谱使用的材料有()A、薄层板B、涂布器C、展开缸D、柱温箱E、点样器材

下列有关薄层色谱法概念不正确的是()。A、薄层色谱法是在薄层板上进行的一种色谱法B、薄层色谱法的分离原理与柱色谱法相同,所以又称敞开的柱色谱法C、薄层色谱法具有快速、灵敏、仪器简单、操作简便之特点D、薄层色谱法中用于定性分析的主要数据时各斑点的Rf值与Rs值E、吸附薄层色谱中吸附剂的颗粒度应比吸附柱色谱中的吸附剂颗粒度粗一些

薄层色谱板,临用前一般应在()活化()。

自制或市售薄层板,临用前应()℃活化()分钟。

薄层色谱法的正确操作方法是:薄层板的制备→点样→斑点的检出与显色→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

薄层色谱法测糖精钠含量,采溴甲酚紫作显色剂。

薄层色谱法的具体操作:制板、活化、()、()、()、测量及计算Rf值等五个步骤。

填空题薄层色谱法的具体操作:制板、活化、()、()、()、测量及计算Rf值等五个步骤。

单选题关于薄层色谱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同活性级别的氧化铝和硅胶,硅胶含水量比氧化铝低B组分极性越强,被极性吸附剂吸附得越牢固,越难被洗脱剂洗脱C铺好的薄层板必须自然晾干经活化后才能使用D所谓薄层板的活化,是指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或部分除去吸附剂中的水分,以提高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多选题薄层色谱使用的材料有()A薄层板B涂布器C展开缸D柱温箱E点样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