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样时角度尺寸偏差为()。A、±2ºB、±1ºC、±1.5ºD、±0.5º

放样时角度尺寸偏差为()。

  • A、±2º
  • B、±1º
  • C、±1.5º
  • D、±0.5º

相关考题:

放样时角度尺寸偏差为()。 A.±2ºB.±1ºC.±1.5ºD.±0.5º

放样时平行线和中心线允许的尺寸偏差为()。 A.±1~±2mmB.±1.5~±2.5mmC.±0.5~±1mmD.±1.5~±2mm

放样时首先确定()基准。 A.点、线、面B.尺寸C.放样D.投影

建筑物施工放样时,群桩基础的非边桩桩位施工放样的允许偏差为( )mm。A.±5B.±10C.±15D.±20

施工放样的基本数据是()。A.距离B.高程C.角度D.高差E.尺寸

放样点位的常用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交会法等,这些放样方法᳔终可以归结为()A直线的放样B距离的放样C角度的放样D角度与距离的放样

在基础垫层上和基础上放样轴线的允许偏差L90m时,允许偏差为±15mm。

用极坐标法测设点位时,要计算的放样数据为()A、距离和高程B、距离和角度C、角度D、高程

放样时装配用样杆、地样尺寸偏差为()。A、±2mmB、±1.5mmC、±1mmD、±0.5mm

断面形状为曲线时的板厚处理方法是以()尺寸为准绘制放样图和展开图。A、中心层B、里皮尺寸C、外皮尺寸

工程放样最基本的方法是()。A、角度放样B、高差放样C、高程放样D、距离放样E、坡度放样

DTM-452C用角度和距离放样时dVD代表()A、从测站点到放样点的水平距离B、从测站点到放样点的垂直距离C、到放样点的水平角度

放样时位置线尺寸偏差为()。A、±2mmB、±1mmC、±1.5mmD、±0.5mm

放样时平行线和中心线允许的尺寸偏差为()。A、±1~±2mmB、±1.5~±2.5mmC、±0.5~±1mmD、±1.5~±2mm

放样时首先确定()基准。A、点、线、面B、尺寸C、放样D、投影

放样时必须首先确定()。A、放样基准B、放样平台C、放样工具D、放样尺寸

当断面形状为曲线时,板厚处理以板厚的()尺寸为准绘制放样图和展开图;当断面形状为折线时,板厚处理是以()尺寸为准绘制放样图和展开图。

角度放样时,角度值是已知数据。

加工过程中,轴类零件的直径尺寸,按“入体原则”标注时,()。A、基本尺寸为最大极限尺寸,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B、基本尺寸为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C、基本尺寸为最大极限尺寸,下偏差为零,上偏差为正D、基本尺寸为最小极限尺寸,下偏差为零,上偏差为正

用极坐标法测设点位时,需计算的放样数据为()A、距离及角度B、距离C、角度D、高程

施工放样基本方法有()A、距离放样B、角度放样C、高差放样D、高程放样E、坐标放样

工程放样最基本的方法是()。A、角度放样;B、高差放样;C、高程放样;D、距离放样;

判断题在基础垫层上和基础上放样轴线的允许偏差L90m时,允许偏差为±15mm。A对B错

多选题放样点位的常用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交会法等,这些放样方法᳔终可以归结为()A直线的放样B距离的放样C角度的放样D角度与距离的放样

判断题角度放样时,角度值是已知数据。A对B错

单选题加工过程中,轴类零件的直径尺寸,按“入体原则”标注时,()。A基本尺寸为最大极限尺寸,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B基本尺寸为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C基本尺寸为最大极限尺寸,下偏差为零,上偏差为正D基本尺寸为最小极限尺寸,下偏差为零,上偏差为正

多选题工程放样最基本的方法是()。A角度放样;B高差放样;C高程放样;D距离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