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与溶液离心分离后,用()吸取上清液。A、移液管B、吸量管C、滴管D、倾倒法

沉淀与溶液离心分离后,用()吸取上清液。

  • A、移液管
  • B、吸量管
  • C、滴管
  • D、倾倒法

相关考题:

常采用虹吸法吸取上清液。适用于固体含量高的料液的粗分离A.沉降分离B.离心分离C.常压滤过D.减压滤过E.加压过滤

用Ficoll分层液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是一种A、聚合物加速沉淀分离法B、聚合物不加速沉淀分离法C、多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D、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E、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

试管凝集法检测军团菌时,凝集结果的判定,“-”现象为A、上清液完全透明,菌体于管底呈伞状沉淀B、上清液几乎完全透明,管底有伞状沉淀C、上清液稍透明,管底有伞状沉淀D、液体有勉强透明度,管底有稍微沉淀E、液体均匀浑浊,管底无沉淀

将溶液中某组分分离出来常用() A沉降过滤B离心分离C蒸发结晶D加入沉淀剂沉淀

枳壳粉末加乙醇,煮沸取上清液,加盐酸,镁粉,加热,溶液显A.生成红色沉淀B.生成黄白色沉淀C.形成黄色絮状物D.黄色E.红色

关于Farr法原理错误的是A、常用于检测抗DNA抗体B、用放射性核素标记DNAC、用80%硫酸铵饱和溶液沉淀D、比较沉淀物和上清液的放射活性E、结合率>20%为阳性

常采用虹吸法吸取上清液,适用于固体物含量高的料液粗分离的方法是A.沉降分离B.离心分离C.常压滤过D.减压滤过E.加压滤过

固体微粒由于重力作用在液体物料中自然下沉,用虹吸管吸取上清液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方法是A.沉降分离B.离心分离C.旋转分离D.吸附分离E.滤过分离

定量沉淀反应A.上清液有抗体过剩B.上清液有抗原过剩C.上清液抗原和抗体都过剩D.上清液抗原和抗体都不过剩

EDTA滴定法试验时,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在放松食指让溶液自由流出后,应等流完后再等( ),才算移液完成。A.5sB.10sC.15sD.20s

离心分离后,用滴管吸取上清液时,允许吸取少量的沉淀。

下列关于差速离心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大小、形状不同的粒子分部沉淀B、差速离心的分辨率高C、离心后一般用倾倒的办法把上清液与沉淀分开D、常用于粗制品的提取

在用移液管吸取酸、碱溶液时,可以用口吸,操作简单、快捷。

常采用虹吸法吸取上清液。适用于固体物含量高的料液的粗分离()A、沉降分离B、离心分离C、常压滤过D、减压滤过E、加压滤过

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应使移液管尖端尽量靠近试剂瓶底部。

离心分离法操作简单而迅速,适用于所有溶液与沉淀混合物的分离。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将培养液搅拌后离心,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各有什么成分?

颅内或椎骨内新鲜血进入蛛网膜下腔,采集的三管脑脊液呈现下列何种变化()A、三管均为红色,离心沉淀后上清液均为淡红色或黄色B、三管均为红色,离心沉淀后上清液均呈无色透明C、第一管为血性,后两管逐渐变淡,上清液无色透明D、第一管为血性,后两管逐渐变淡,上清液呈淡红色或黄色E、第三管为血性,上清液呈淡红色或黄色

枳壳粉末加乙醇,煮沸取上清液,加盐酸,镁粉,加热,溶液显()A、生成红色沉淀B、生成黄白色沉淀C、形成黄色絮状物D、黄色E、红色

污泥淘洗包括用洗涤水稀释污泥、撒拌、沉淀分离、撇除上清液等过程。

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先吸入移液管容量( )左右,取出,横持,并转动管子使溶液接触到刻度以上部位,其作用是();放出溶液时,除了关口上刻有“吹”字的移液管外,一般都是流完后管尖(),再将移液管移去。

单选题枳壳粉末加乙醇,煮沸取上清液,加盐酸,镁粉,加热,溶液显()A生成红色沉淀B生成黄白色沉淀C形成黄色絮状物D黄色E红色

单选题试管凝集法检测军团菌时,凝集结果的判定,“-”现象为()。A上清液完全透明,菌体于管底呈伞状沉淀B上清液几乎完全透明,管底有伞状沉淀C上清液稍透明,管底有伞状沉淀D液体有勉强透明度,管底有稍微沉淀E液体均匀浑浊,管底无沉淀

问答题用移液管从食盐液槽中吸取试样25.00毫升,采用莫尔法进行测定。滴定用去0.1013摩尔/升AgNO3溶液25.36毫升。往液槽中加入含NaCl96.61%食盐4.5千克,溶解后混合均匀,再吸取25.00毫升,滴定用去标准AgNO3溶液28.42毫升。吸取试样对液槽中溶液体积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计算液槽中食盐溶液的体积。(分子量: NaCl=58.44)

单选题常采用虹吸法吸取上清液。适用于固体物含量高的料液的粗分离()A沉降分离B离心分离C常压滤过D减压滤过E加压滤过

单选题用Percoll分层液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是一种(  )。A聚合物加速沉淀分离法B聚合物不加速沉淀分离法C多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D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E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

判断题污泥淘洗包括用洗涤水稀释污泥、撒拌、沉淀分离、撇除上清液等过程。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