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平度市对文化遗产加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经公布了7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平度市对文化遗产加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经公布了7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考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是一回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我国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制定的目的是()。A: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B: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C:拉动经济发展D: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对特色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茶道和书道是日本民间传统文化遗产。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所称民族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民族特色并且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有形或者无形文化的表现形式,包括_______。A、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B、自然文化遗产、宗教文化遗产C、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自然文化遗产、宗教文化遗产

剪纸距今已有1 500多年历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深入挖掘、科学梳理,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这表明,文化建设( )。A.就是要保护好优秀文化遗产B.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C.必须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D.离不开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借鉴

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剪纸、木偶、皮影等“濒危”。2011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火炬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政府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目的是()。A、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B、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D、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平度市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有()A、兰底老烧B、咣咣书C、大泽山民间传说故事D、宗家庄木版年画

2009年10月13日,我国羌年、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前,我国的羌年、剪纸、木偶皮影等民族民间文化几近“濒危”。为此,文化部正在实施“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这一工程的依据是() ①传统文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 ②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日前下发《关于开展2010年文化遗产活动的通知》,确定2010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为“文化遗产,在我身边”。为此,文化部正在实施“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是因为()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地促进作用C、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国标会议决定,把中国皮影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说明() ①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 ④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够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遗产旅游成为大众消费需求的标志是()。A、1972年《遗产公约》的颁布B、1975年欧洲的“建筑遗产年”C、1989年《关于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建议》的通过D、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

2008年6月14日,青海省政府将与国家有关部门共同在西宁市、黄南藏族自治州举办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这是因为()A、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

2009年10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公布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羌年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前,我国的羌年、剪纸、木偶皮影等民族民间文化几近“濒危”。为此,文化部正在实施“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②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近年来,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如果请你写一份“积极行动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书,应当运用的观点是()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惠安的()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保护工程及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茶叶、陶瓷B、柑橘、板鸭C、惠女服饰、雕艺

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全国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仅存91万处,目前正以平均每年约2000处的速度在文化遗产目录上消失。之所以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保护文化遗产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③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判断题我国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A对B错

多选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制定的目的是()。A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B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C拉动经济发展D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单选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变异、消亡,不少传统技艺濒临灭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我国克服困难,从2002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拨款为10.26亿元,而2011年的财政预算已经达到了4.15亿元。国家依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加投入,切实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这样做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对本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灭亡速度加快B我国大力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财政预算C我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D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很重要

单选题为了保护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申遗无疑意义重大,但是更值得思考的是,申遗只能给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名分,要想使传统文化真正发扬光大、深入人心,还有许多文章要做。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与当代人的文化定位接轨,这样才能唤起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激发人们参与传统文化的热情,从而达到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要提升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参与度B要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适应当代人的口味C要给传统文化资源申请文化遗产保护,使其发扬光大D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激发国人的民族认同感

多选题政府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目的是()。A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B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D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判断题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