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脱硫方法中,()既能脱除硫化氢,又几乎能全部脱除二氧化碳。 A、甲基二乙醇胺法B、一乙醇胺法C、二异丙醇胺法D、A和C
一般精馏法不能从裂解气中抽取丁二烯,而是采用()。溶剂主要有:二甲基甲酰胺、乙腈、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
乙烯生产过程的加氢对象是A、乙炔B、丙炔C、丙二烯D、丁二烯
炔诺孕酮的化学名称是A.(-)17α乙炔基-17β-羟基-18-甲基-雌甾-4-烯-3-酮B.(±)17α-乙炔基-17p-羟基-18-甲基-雌甾-4-烯-3-酮C.(±)17α-乙炔基-17β-羟基-18-甲基-雄甾-4-烯-3-酮D.(+)17α-乙炔基-17β-羟基-18-甲基-雌甾-4-烯-3-酮E.(±)17α-乙炔基-17β-羟基-18-甲基-雌甾-1,4-二烯-3-酮
第一萃取塔脱除的轻关键组分是()。A、反丁烯-2B、顺丁烯-2C、丁二烯-1.3D、乙烯基乙炔
清除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碳和乙炔的常用方法是()。A、精馏法B、化验法C、吸附法D、冻结法
裂解法制乙烯时,乙烯、乙烷馏分最后经()脱除乙炔后再分离出纯度为99.9%的乙烯产品。A、精馏B、化学吸附C、选择性加氢或吸收法D、结晶分离
第一精馏塔回流过量对()操作是有利的。A、系统脱水B、脱除二甲胺C、脱除甲基乙炔D、脱除乙烯基乙炔
溶剂进料温度低,第一萃取精馏塔塔釜()含量上升。A、丁二烯B、反丁烯-2C、顺丁烯-2D、甲基乙炔
第二汽提塔塔顶放空尾气用抽余碳四稀释是防止()发生分解爆炸。A、丁二烯B、甲基乙炔C、乙基乙炔D、乙烯基乙炔
汽提塔釜温低,产品中()含量超标。A、碳五B、甲基乙炔C、丁二烯-1,2D、乙烯基乙炔
第一精馏塔回流过大对操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脱水效果差B、不利于水的沉降分离C、有利于脱除甲基乙炔D、回流罐介质出现乳化现象
第一萃取塔塔釜需要脱除控制的组分是()。A、反丁烯-2B、顺丁烯-2C、1,3-丁二烯D、乙烯基乙炔
异戊二烯按系统命名法命名应为2-甲基-1,3-丁二烯。
装置采用选择加氢脱除丙二烯、丙炔流程,丙烯精馏塔塔釜丙烷产品分析对工艺操作有何指导意义?
装置采用选择加氢脱除丙二烯、丙炔流程,当装置负荷发生变化时,热区岗位各精馏塔应做哪些调整?丙二烯加氢反应器应做哪些调整?
下列工艺中,不需要使用催化剂的是()。A、溶剂吸收法脱除炔烃。B、气相加氢脱除炔烃。C、催化精馏法脱除炔烃。D、液相加氢脱除炔烃
对于第一萃取精馏塔,溶剂进料温度高,塔顶()含量容易超标。A、反丁烯-2B、顺丁烯-2C、甲基乙炔D、1,3-丁二烯
第二汽提塔塔顶尾气中乙烯基乙炔的浓度可用()进行稀释。A、丁二烯B、惰性气体C、甲基乙炔D、抽余碳四
不属于丁烯-1脱轻塔塔顶脱除的组分是()。A、丙二烯B、异丁烷C、顺丁烯D、丙烯
碳三加氢过程中发生的主反应是()。A、甲基乙炔与氢气反应生成丙烯B、丙二烯与氢气反应生成丙烯C、甲基乙炔与氢气反应生成丙烷D、丙二烯与氢气反应生成丙烷
乙烯精馏塔进料干燥器的作用有()。A、脱除碳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微量水B、脱除碳二物料携带的绿油C、脱除碳二加氢反应的剩余氢D、脱除碳二物料中的未反应完的乙炔
钯催化剂对于下列组分吸附强弱排序正确的是()。A、硫化物>一氧化碳>丁二烯>乙烯B、硫化物>甲基乙炔>二氧化碳>丙二烯C、一氧化碳>硫化物>甲基乙炔>丙二烯D、硫化物>甲基乙炔>一氧化碳>丙二烯
问答题装置采用选择加氢脱除丙二烯、丙炔流程,丙烯精馏塔塔釜丙烷产品分析对工艺操作有何指导意义?
问答题装置采用选择加氢脱除丙二烯、丙炔流程,当装置负荷发生变化时,热区岗位各精馏塔应做哪些调整?丙二烯加氢反应器应做哪些调整?
问答题精馏法脱除MA/PD(甲基乙炔和丙二烯)的缺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