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气是由()塔顶抽出至干气管网的A、分馏塔B、吸收塔C、再吸收塔D、解吸塔

干气是由()塔顶抽出至干气管网的

  • A、分馏塔
  • B、吸收塔
  • C、再吸收塔
  • D、解吸塔

相关考题:

疳证按病情轻重的顺序应为 ( )A.疳积→疳气→干疳B.干疳→疳积→疳气C.疳气→干疳→疳积D.疳气→疳积→干疳E.疳积→干疳→疳气

对天然气的性质和分类叙述错误的是()。 A、甲烷含量大于95%称为干气B、干气产于纯气藏C、伴生气多为干气D、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小于95%时称为湿气

含有大于C3组分的量排列正确的是()。 A、干气>贫气>富气B、干气>富气>贫气C、富气>贫气>干气D、富气>干气>贫气

分馏塔顶干气采用螺杆压缩机压缩至加热炉燃烧不属于节能减排措施。()

吸收塔顶温过高,则干气中的C3含量将()。

在总压101.33kPa下,湿度0.01kg/(kg绝干气)、温度150℃的湿空气在理想干燥器中降温至60℃时离开,出干燥器的废气的湿度最接近()。A、0.0456kg/(kg绝干气)B、1.051kg/(kg绝干气)C、0.0476kg/(kg绝干气)D、0.09kg/(kg绝干气)

疳证按病情轻重的顺序应为A、疳积→疳气→干疳B、干疳→疳积→疳气C、疳气→干疳→疳积D、疳气→疳积→干疳E、疳积→千疳→疳气

再吸收塔顶温过高时会造成干气带油。

正常情况下,干气并入()管网。

吸收塔顶温升高,则干气中的C3含量()。

干气带油是吸收塔顶温度高,吸收剂量大。

乙苯单元紧急停工时,最重要的工作是()。A、切断烃化反应器催化干气B、将催化干气并入燃料气管网C、将烃化反应器切出D、保护好烃化反应器的催化剂

反应器催化干气的投入或切出应在有苯的情况下进行,即()。A、先进苯、后进干气B、先停干气、后停苯C、干气和苯同时投入D、干气和苯同时切出

预提升干气是经过脱硫后的干气。

关于富丙烯干气的去向,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去催化装置B、去火炬系统C、去燃料气总管D、返回至干气水洗罐

开工点炉加热的瓦斯来自()。A、吸收稳定系统B、双脱干气脱硫系统C、干气管网

含硫污水脱油罐顶部的气体排至()。A、压缩富气分液罐B、干气管网C、放火炬线和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D、大气

DCC装置中再吸收塔塔顶干气去向主要有()。A、至脱硫B、至提升管底部C、D-207D、D-205

回流带水,塔顶温度降低,压力升高,但由于水蒸汽的携带作用,造成汽油干气点升高,此时应及时脱水,恢复正常的塔顶温度。

加氢裂化系统常压塔塔顶压力是通过塔顶回流罐压控控制干气排放量来控制的

加氢裂化生产的干气应送入()。A、火炬系统B、燃料气管网C、液化气球罐D、火炬气回收系统

分馏塔顶回流罐液位过高,分顶气带油,干气压缩机入口分液罐液位超高将导致干气压缩机联锁停机。

下列哪些场景属于“消耗”?()A、催化装置产干气去管网B、加氢装置干气线C、加氢装置干气燃料线D、催化装置燃料油线

异构脱蜡系统常压塔塔顶压力是通过塔顶回流罐压控控制干气排放量来控制的

加气砼干体积密度试验中应计算精确至()。

单选题在总压101.33kPa下,湿度0.01kg/(kg绝干气)、温度150℃的湿空气在理想干燥器中降温至60℃时离开,出干燥器的废气的湿度最接近()。A0.0456kg/(kg绝干气)B1.051kg/(kg绝干气)C0.0476kg/(kg绝干气)D0.09kg/(kg绝干气)

判断题干气由吸收塔顶排出,直接进入干气管网。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