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O工艺技术,其目的产物丙烯+异构烯烃产率可达到约()%(质)。A、15B、20C、25D、30

MIO工艺技术,其目的产物丙烯+异构烯烃产率可达到约()%(质)。

  • A、15
  • B、20
  • C、25
  • D、30

相关考题:

烯烃项目的丙烯球罐共5台。(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MIP-CGP工艺的第二反应区,汽油烯烃发生氢转移、异构化反应和适度的二次裂化反应,从而降低汽油烯烃和增加液化气产率和丙烯产率()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MIO工艺技术的专利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异构烯烃选择性和抑制氢转移的能力,可减少中间裂化产物烯烃进行氢转移的程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MIP-CGP的工艺特点,是调变催化剂的裂化反应活性和氢转移反应活性,以增加(),从而提高丙烯产率和降低汽油烯烃。 A、汽油产率B、液化气产率C、液化气中的丙烯含量D、液化气中的丙烷含量

下列选项中,属于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特点的是()。 A、提高装置处理量B、轻油收率提高C、干气和焦炭产率降低D、汽油烯烃降低

MIO工艺技术,其目的产物丙烯+异构烯烃产率可达到约( )%(质)。 A、15B、20C、25D、30

MIO工艺技术的专利催化剂,不仅具有良好的异构烯烃选择性,同时具有良好的( )。 A、活性B、稳定性C、抗磨损性能D、抗金属污染性能

MIO工艺技术,其目的产物93号汽油产率可达到( )%(质)。 A、30B、35C、40D、45

MIO工艺技术,其目的产物异构烯烃产率可达到约( )%(质)。 A、10B、15C、20D、25

MIO工艺技术以掺炼部分渣油的重质馏分油为原料,使用RFC催化剂,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采用特定的反应工艺技术,以达到大量生产( )和高辛烷值汽油的目的。 A、异构烷烃B、异构烯烃C、环烷烃D、低碳烯烃

下列选项中,最大量生产异构烯烃的催化裂化工艺是( )。 A、MGD工艺B、MIP工艺C、MIO工艺D、MGG工艺

催化裂化烯烃与烷烃在分解反应中速度快慢速度顺序正确的是()。A、正构烯烃>异构烯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B、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异构烷烃>正构烷烃C、异构烯烃>异构烷烃>正构烯烃>正构烷烃D、正构烯烃>正构烷烃>异构烯烃>异构烷烃

降低反应压力,可降低生焦率、增加汽油产率,汽油和气体中的烯烃含量()、汽油的辛烷值()。

某烯烃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所得的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醋酸.则该烯烃一定是丙烯。

增加轻汽油进入提升管回炼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液态烃收率B、降低汽油烯烃含量C、提高丙烯产率D、提高柴油产率[T/]

异构化装置设置白土塔的目的是()。A、脱除反应产物中的羰基化合物B、脱除反应产物中的烯烃C、脱除反应产物中的烯烃和羰基化合物D、脱除反应产物中的不饱和烃

烯烃加成和烯烃加氢异构化哪种反应放热多()。A、烯烃加成B、烯烃加氢异构化C、一样多D、不能确定

产物是异构烷烃的混合物,其烷基化反应是()与烯烃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完成的。A、正丁烷B、异丁烷C、丁二烯D、丁烯

异丁烷与烯烃的烷基化反应是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完成的,其产物是()的混合物。A、正构烷烃B、烷烃、烯烃C、异构烷烃D、烷基芳烃

关于烯烃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烯烃分子存在立体异构现象B、所有烯烃都有顺反异构C、乙烯存在顺反异构D、顺式异构体与反式异构体相比熔点和沸点都较低

异构烷烃裂解生成较多的产物是()。A、乙烯B、丙烯C、丁二稀D、芳烃

环烷烃裂解生成的乙烯、丙烯的产率不如链烷烃高,但大于烯烃和芳烃。

异构烷烃裂解所得的乙烯、丙烯比正构烷烃低,而H、CH及C以上的烯烃收率高。

在汽油中下列各族烃类抗爆性优劣()A、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及环烷烃正构烷烃B、芳香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烷烃正构烯烃及环烷烃C、芳香烃正构烷烃正构烯烃及环烷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D、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芳香烃正构烷烃正构烯烃及环烷烃

丙烯用氯气氯化的可能产物有哪些?若目的产物为α-氯丙烯,你有何措施提高目的产物的选择性?

加氢裂化后的产物中含异构烷烃和()多。A、芳香烃B、烯烃C、环烷烃D、正构烷烃

裂解产品中的丙烯产率比催化工艺约要高()。

异丁烷与()的烷基化反应是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完成的,其产物是异构烷烃的混合物。A、烷烃B、烯烃C、炔烃D、芳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