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上两点距离与实际平距之比称为()。A、比例尺B、间距C、平距D、视距

图上两点距离与实际平距之比称为()。

  • A、比例尺
  • B、间距
  • C、平距
  • D、视距

相关考题:

直线上任意两点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称为该直线的()。 A.倾角B.倾斜比C.平距D.坡度

地形图上一段线段的()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A.实际长度B.距离C.长度D.高程

()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A.图上距离/相应实地距离B.相应实地距离/图上距离C.图上距离/水平距离D.距离/相应高差

地图的比例尺是地图上任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的( )之比。A、水平距离B、斜线距离C、竖直距离D、实际距离

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之比,再乘以100%。A高差与其平距B高差与其斜距C平距与其斜距D平距与其高差

在1:500比例尺地形图上,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6.8毫米,实际距离是()米。

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之比,再乘以100%。 A、高差与其平距B、高差与其斜距C、平距与其斜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称为()A、坡度B、等高线平距C、等高距D、相对误差

图上一直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A、水平距离B、实际测量长度C、实际测量斜距D、实际测量高差

比例尺定义为图上距离与相应实地距离之比

图上两点间的距离与其实地()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A、距离B、高差C、水平距离D、球面距离

廊道中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与之间距离之比就是()A、连通性B、间断和结点C、廊道结构D、曲度

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之比,再乘以100%A、高差与其平距B、高差与其斜距C、平距与其斜距D、斜距与其高差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A、等高距B、等高线平距C、计曲线D、水平距离

两变坡点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称为()A、坡度B、坡长C、平距D、高差

公路上任意两点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坡度。

道路起讫点间的实际交通距离与此两点的空间直线距离之比,称为()A、非直线系数B、干道网密度C、道路占有率D、道路面积密度

填空题在1:500比例尺地形图上,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6.8毫米,实际距离是()米。

单选题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之比,再乘以100%。A高差与其平距;B高差与其斜距;C平距与其斜距

单选题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称为()A坡度B等高线平距C等高距D相对误差

单选题两变坡点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称为()A坡度B坡长C平距D高差

单选题地图的比例尺是地图上任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的()之比。A水平距离B斜线距离C竖直距离D实际距离

单选题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A等高距B等高线平距C计曲线D水平距离

单选题廊道中两点间的实际距离与之间距离之比就是()A连通性B间断和结点C廊道结构D曲度

单选题图上一直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A水平距离B实际测量长度C实际测量斜距D实际测量高差

单选题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之比,再乘以100%A高差与其平距B高差与其斜距C平距与其斜距D斜距与其高差

单选题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之比,再乘以100%。A高差与其平距B高差与其斜距C平距与其斜距D平距与其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