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压机辊缝工作时左右辊缝不超过()A、10mmB、15mmC、20mmD、25mm

辊压机辊缝工作时左右辊缝不超过()

  • A、10mm
  • B、15mm
  • C、20mm
  • D、25mm

相关考题:

构成万能孔型的要素有六个:水平辊的侧壁斜度、水平辊的圆角、水平辊的辊体名义宽度、水平辊的辊缘宽度、()、立辊辊缝。

矫直钢板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调整板形()。 A.调整引料辊辊缝值B.调整工作辊辊缝值C.钢板斜着矫直D.多道次矫直E.矫直前清扫护板铁磷

以下哪项措施对矫直钢板时调整板形没有作用()。 A.调整引料辊辊缝值B.调整工作辊辊缝值C.多道次矫直D.钢板斜着矫直

矫直机压下量的一般规律是( )。A.入口压下量大于出口压下量B.入口辊缝大于出口辊缝C.入口辊缝等于出口辊缝

夹送矫直辊辊缝调节方式是什么?

孔型图纸上的辊缝就是轧辊空转时的辊缝。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安装轧辊时,使实际的辊缝值等于图纸上的辊缝值。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精轧机辊缝调整,若成品垂直直径较小,水平直径正好时应()A、压小精轧机末架的辊缝B、放大精轧机末架的辊缝C、压小精轧机首架的辊缝D、放大精轧机首架的辊缝

对辊逢进行标定时要将辊缝锁定或选择手动方式或不在辊缝运行时、辊缝设定时、虚假辊缝位时进行标定。

水泥磨工艺检查中,辊压机的检查内容包括()A、辊面B、隔仓板C、防爆阀D、初始辊缝

砌墙砖试验方法(GB/T2542-2003)标准中抗折强度试验的抗折夹具的上压辊和下支辊的曲率半径为(),下支辊应有一个为铰接固定。A、10mmB、15mmC、20mmD、25mm

PC轧机的工作原理:通过交叉上下成对的工作辊和支撑辊的轴线形成上下工作辊间辊缝的抛物线,并与工作辊的()等效。

孔型图纸上的辊缝就是轧辊空转时的辊缝。

辊缝的作用,第一使上下辊相互间();第二是调整辊缝(),以免因轧辊跳动及轧辊磨损而造成产品尺寸超差。钢板轧机的辊缝若沿辊身不均时,则造成轧件断面厚度不均,厚的一侧延伸小,薄的一侧延伸大,形成()。

辊缝就是轧制时两个轧辊()间的间距。A、辊身B、槽底C、辊环D、辊颈

影响轧制辊缝的因素有()A、原始辊缝B、轧辊原始辊型C、热凸度D、轧件几何形状

辊缝值应小于辊跳值。

精轧机辊缝调整,若成品垂直直径较大,水平直径稍小时应()A、压小精轧机末架的辊缝B、放大精轧机末架的辊缝C、压小精轧机首架的辊缝D、放大精轧机首架的辊缝

孔型图上的辊缝值应小于辊跳值。

防止跑偏的方法有()A、采用凸形辊缝、采用导板夹逼、采用张力防偏B、采用凸形辊缝、采用导板夹逼C、采用凸形辊缝、采用导板夹逼、调压下D、采用凸形辊缝、采用张力防偏

安装轧辊时,使实际的辊缝值等于图纸上的辊缝值。

辊缝控制系统是通过液压压下系统来实现其控制功能的。自动模式时,辊缝通过()来调整。

轧辊空转时的辊缝值()标准辊缝值。A、等于B、大于C、小于D、不确定

辊压机辊缝工作时30~45mm,不超过()A、55mmB、60mmC、70mmD、65mm

在钢板轧机上,()之间的距离叫做辊缝。A、两个轧辊辊环B、上下工作辊C、上下支撑辊D、上下两个轧槽

在确保辊缝内无物料、斜插板完全关闭状态,辊压机给定正常时工作压力的()%,此时的实际辊缝为初始辊缝。

单选题辊压机辊缝工作时左右辊缝不超过()A10mmB15mmC20mmD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