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当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抗电压暂降干扰要求为()A、电子防盗锁电源应能承受电压降低50%、25个周期的试验要求B、电子防盗锁电源应能承受电压降低50%、50个周期的试验要求C、电子防盗锁电源应能承受电压降低30%、50个周期的试验要求D、电子防盗锁电源应能承受电压降低30%、25个周期的试验要求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当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抗电压暂降干扰要求为()

  • A、电子防盗锁电源应能承受电压降低50%、25个周期的试验要求
  • B、电子防盗锁电源应能承受电压降低50%、50个周期的试验要求
  • C、电子防盗锁电源应能承受电压降低30%、50个周期的试验要求
  • D、电子防盗锁电源应能承受电压降低30%、25个周期的试验要求

相关考题:

站用交流电源系统出厂验收站用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出厂试验要求:当输入欠电压时,装置应具有欠电压关机保护功能或输入自动切换功能,输入恢复正常后,应能自动恢复原工作状态

电子式电能表II类防护电压、电流线路,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实际正弦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交流电压试验。A、1kVB、2kVC、3kVD、4kV

GA 374-2001中电源适应性要求,假设主电源的额定电压是6V,电源在()范围内变化时,电子防盗锁不需要做任何调整应能正常工作。A、4~8VB、5.1~6.6VC、4.4~9VD、4.6~7V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电池容量要求正确的是()A、电子防盗锁的电源分主电源和备用电源B、主电源为干电池或交流电源转换为低电压的直流电源C、使用电池供电时,电池容量应能保证电子防盗锁连续正常启、闭3000次以上D、使用电池供电时,电池容量应能保证电子防盗锁连续正常启、闭5000次以上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701-2001,平均静态电流要求为()A、≤20μAB、≤30μAC、≤40μAD、≤50μA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抗静电放电干扰试验要求正确的有()A、电子防盗锁应能承受8KV(接触)静电放电试验B、电子防盗锁应能承受15KV(接触)静电放电试验C、电子防盗锁应能承受8KV(空气)静电放电试验D、电子防盗锁应能承受15KV(空气)静电放电试验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冲击试验要求正确的有()A、加速度:150m/s2(15g)B、脉冲持续时间:11msC、脉冲次数:6个面各三次D、波形:半正弦波,不加电

进行GIS分、合闸线圈低动作电压试验时,并联分闸脱扣器应能在其额定电源电压的65%~120%范围内可靠动作,当电源电压低至额定值的30%或更低时应能脱扣。()

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中要求电能表在安装有表盖的条件下,其电子显示器外部应能承受()试验电压的静电空气放电。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门锁欠压后要求正确的有()A、当电子防盗锁的供电电压低于标称电压值的60%时,应能给出欠压指示B、当电子防盗锁的供电电压低于标称电压值的80%时,应能给出欠压指示C、给出欠压指示后的电子防盗锁应还能正常启、闭不少于50次D、给出欠压指示后的电子防盗锁应还能正常启、闭不少于100次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稳定性要求要求为()A、电子防盗锁在正常大气象连续加电30天,每天启闭不少于30次,产品应能正常工作,不出现误动作B、电子防盗锁在正常大气象连续加电7天,每天启闭不少于30次,产品应能正常工作,不出现误动作C、电子防盗锁在正常大气象连续加电7天,每天启闭不少于7次,产品应能正常工作,不出现误动作D、电子防盗锁在正常大气象连续加电30天,每天启闭不少于7次,产品应能正常工作,不出现误动作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绝缘电阻要求为()A、电子防盗锁电源插头或电源引人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下,不应小于100MΩ,湿热条件下不应小于10MΩB、电子防盗锁电源插头或电源引人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下,不应小于100MΩ,湿热条件下不应小于1MΩC、电子防盗锁电源插头或电源引人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下,不应小于10MΩ,湿热条件下不应小于1MΩD、电子防盗锁电源插头或电源引人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下,不应小于10MΩ,湿热条件下不应小于10MΩ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701-2001,平均指纹匹配时间要求为()A、≤1sB、≤2sC、≤3sD、≤4s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701-2001,平均工作电流要求为()A、≤200mAB、≤300mAC、≤400mAD、≤500mA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过压运行要求()A、电子防盗锁在主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110%过压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B、电子防盗锁在主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115%过压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C、电子防盗锁在主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120%过压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D、电子防盗锁在主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125%过压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门锁误识率要求正确的()A、电子防盗锁的误识率不大于0.1%B、电子防盗锁的误识率不大于0.2%C、电子防盗锁的误识率不大于0.5%D、电子防盗锁的误识率不大于1%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正弦振动试验要求正确的有()A、频率循环范围:10Hz~55Hz;振幅0.35mmB、扫描频率:1倍频程/minC、振动方向:X、Y、Z三个方向D、在共振点上保持时间:30min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自由跌落试验要求正确的有()A、跌落高度:1000mmB、跌落次数:水泥地面,在任意的四个面各自由跌落1次C、试验后对功能进行检查,各项功能应能正常D、试验后电子防盗锁内个机械零件、部件无松动,外壳无边形、机件无损坏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A级门锁的锁舌强度要求为()A、主锁舌(铨)应能承受980N的轴向静压力,所产生的缩进不应超过8mmB、主锁舌(铨)应能承受1000N的轴向静压力,所产生的缩进不应超过8mmC、主锁舌(铨)承受1470N的侧向静压力后,锁应能正常使用D、主锁舌(铨)承受1500N的侧向静压力后,锁应能正常使用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要求电子锁对电源的适应性正确的有()A、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75%~115%范围内变化时,电子锁不需要作任何调整应能正常工作B、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80%~110%范围内变化时,电子锁不需要作任何调整应能正常工作C、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85%~110%范围内变化时,电子锁不需要作任何调整应能正常工作D、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90%~110%范围内变化时,电子锁不需要作任何调整应能正常工作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锁扣盒(板)强度要求为()A、A级电子防盗锁锁扣盒应能承受3000N静压力而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B、A级电子防盗锁锁扣盒应能承受5000N静压力而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C、B级电子防盗锁锁扣盒应能承受9000N静压力而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D、B级电子防盗锁锁扣盒应能承受8000N静压力而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信息保存说法正确的()A、电子防盗锁在电源不正常、断电或更换电池时,锁内所存的信息不应丢失B、电子防盗锁在电源不正常、断电或更换电池时,锁内所存的信息允许丢失C、电子防盗锁在电源不正常、断电或更换电池时,锁内所存的信息允许部分丢失D、对电子防盗锁的信息保存与丢失不作要求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B级门锁的锁舌强度要求为()A、主锁舌(铨)应能承受2000NN的轴向静压力,所产生的缩进不应超过8mmB、主锁舌(铨)应能承受3000NN的轴向静压力,所产生的缩进不应超过8mmC、主锁舌(铨)承受5000N的侧向静压力后,锁应能正常使用D、主锁舌(铨)承受6000N的侧向静压力后,锁应能正常使用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当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要求为()A、电子防盗锁应能承受0.5KV、重复频率为5KHz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试验B、电子防盗锁应能承受0.5KV、重复频率为0.5KHz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试验C、电子防盗锁应能承受5KV、重复频率为0.5KHz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试验D、电子防盗锁应能承受5KV、重复频率为5KHz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试验

公安部电子防盗锁标准GA374-2001,对过压运行要求为()A、用交流电源供电的电子防盗锁,在电源电压器初级应安装短路器或保险丝,其规格一般不大于产品额定工作电流的1.5倍B、用交流电源供电的电子防盗锁,在电源电压器初级应安装短路器或保险丝,其规格一般不大于产品额定工作电流的2倍C、对要求用户安装的所有引线,应有明确的标识D、反接或错接引线,应能自动保护使产品不致于损坏

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的机车台由机车直流控制电源系统供电,供电电压范围为()V。机车台电源应能承受浪涌电压为()kV,持续时间 45μs。

填空题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的机车台由机车直流控制电源系统供电,供电电压范围为()V。机车台电源应能承受浪涌电压为()kV,持续时间 45μ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