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上,经过一段蒸发后尿液浓度为(),二段蒸发后尿液浓度为().

设计上,经过一段蒸发后尿液浓度为(),二段蒸发后尿液浓度为().


相关考题:

一种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浓度为10%;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2%;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将变为多少?A14% B17%C16% D15%

尿素装置蒸发系统开车,蒸发二段温度提温困难的原因可能是()。A、一段真空度高B、蒸发一段尿液温度低C、蒸发二段加热器壳侧冷凝液积存D、蒸发二段真空低

尿液进入蒸发系统,如果一段真空过高,与二段之间的真空差降低,尿液不能流至二段,会造成U型管堵塞。

蒸发系统不正常时,从闪蒸槽出来的尿液可储存在()中,正常后通过()送往一段蒸发器,回收利用。

一段蒸发后浓度为95%的尿素熔点()℃A、116B、132.7C、108

蒸发二段分离器液位高的原因()A、熔融泵打量差B、下料口管径小C、真空度太高D、尿液浓度低

尿素装置开车时蒸发系统造粒喷头“拉稀”的原因可能是()。A、蒸发二段的尿液浓度低、温度低B、蒸发二段造粒时的加热温度高C、蒸发一段的尿液浓度低、温度低D、蒸发一段造粒时的加热温度高

尿素蒸发采用二段蒸发的依据是()。A、依Ur—H2O二元系相图,在大于0.027MPa绝压,不产生结晶的条件下,在第一段蒸发器将尿液中大部分水分蒸发B、若只采取一段蒸发,尿素中缩二脲含量将很高C、获得高浓度尿液过程中,不能出现结晶堵塞设备D、依Ur—H2O--元系相图基本理论,采用很低压力(25mmHg)将尿液一次蒸发到99.7%

当尿液浓度蒸发到99.7%时,其温度必须在132℃以上,压力在0.034MPa(绝)以下。

尿液蒸发二段分离器在开车循环时经常满液对蒸发过程没有影响。()

一段蒸发出口尿液浓度为95%,则在90%生产负荷(满负荷尿素产量75t/h)时蒸发进料量为61t/h

引发尿液蒸发二段操作温度波动的因素有()。A、低压蒸汽波动B、操作不当C、真空波动D、尿液的浓度变化大

进蒸发系统尿液浓度多少?401-J融液浓度多少?

蒸发开车步骤,正确的是()A、当循环系统正常后,尿液槽达40%液位时,启动尿液泵,送尿液入系统B、开一、二段蒸发加热器蒸汽,并根据温度情况抽真空,并保持一、二段蒸发之间的真空差(100mmHg)C、当二段蒸发有液位时,启动熔融泵打循环;(4)将一、二段蒸发温度分别提到130℃、140℃,一段蒸发压力达到0.033mpa(250mmHg绝压)二段蒸发压力达到0.003mpa(25mmHg绝压)D、启动喷头,开蒸汽预热喷头

闪蒸槽的作用()A、使二段分解后液相中残留的NH3和CO2彻底分离,经冷凝吸收后,再进行回收利用B、尿液被初步提浓后至一段蒸发,增加一段蒸发负荷C、闪蒸操作压力的下降,有利于甲铵分解率和总氨蒸出率的进一步提高D、液相中氨含量降低

闪蒸枟真空度过低,与一段蒸发之间的真空差降低,尿液流不到一段蒸发中去,尿液从气相管流入一表冷,堵塞一表液管

蒸发岗位的任务是尿液中低分解和闪蒸后,从闪蒸得到的95℃,71%的尿液送至一、二段蒸发系统,经过蒸发后,浓缩至99.5-99.7%的熔解尿素,用尿素熔解泵送至造粒顶的旋转喷头喷洒造粒在塔底得到颗粒尿素,送去包装岗位

二段蒸发温度提不起的原因,正确的是()A、进入蒸发系统的尿液量过多,尿液浓度太低或游离氨含量高B、真空度提得过慢C、蒸发加热器内蒸汽压力高D、蒸发加热器内积存冷凝液,此时蒸汽压力高,但有效传热面积减小

CO2气提法尿素装置一段蒸发和二段蒸发排出的尿液均属于饱和尿素溶液。

进入蒸发系统的尿液浓度为()。A、95%B、68%C、72%

如果要达到相同的尿液浓度,蒸发操作压力越高,其蒸发温度越高。

二段蒸发的尿液为何采用2.8MPa的饱和蒸汽夹套保温?

尿素合成塔出料后,尿液进入蒸发系统,要注意保持一段和二段有一定的()。A、正压差B、负压差C、温度差D、液位

进一段蒸发尿液浓度73%(wt),密度1150kg/m3,流量90m3/h,出口浓度95%(wt),密度1200kg/m3,则一段蒸发水量为()kg/h。A、25870B、1.86x103C、19440D、2.40×103

()是指蒸发后的母液NT浓度同蒸发前的原液NT浓度的比值。

紧急停车时蒸发岗位的处理正确的是()。A、蒸发一段回流,二段清洗B、蒸发一二段均退料清洗C、减负荷用残余蒸汽开车一段时间D、按正常开车直至出料浓度不合格

用以单效蒸发器浓缩浓度为18.5%的NaCI溶液,已知处理量为15t/h,蒸发的水分量为5t/h,浓缩后NaOH溶液的浓度为().A、27.75%B、30.9%C、45.2%D、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