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的合成反应要求循环气中氢氮比一般控制在2.8—3.2范围内

氨的合成反应要求循环气中氢氮比一般控制在2.8—3.2范围内


相关考题:

对中压法合成氨流程的两个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高,转化率高B、氢氮比和进口氨含量合理C、水冷、氨冷二次分离氨效果好D、驰放气位臵设计在压缩机后比较合理

氢碳比对合成反应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氢碳比越高越好B、氢碳比越低越好C、根据化学计量要求氢碳比一般为2.05~2.15D、根据化学计量要求氢碳比一般为4~4.2

合成氨指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下列关于合成氨工艺的反应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吸放热平衡反应D.自平衡反应

上吹制气加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调节达到合成氨原料气的氢氮比。

循环气氢氮比过高或过低的判断方法是什么,正确的是()A、合成循环气氢氮比自动分析仪是否显示B、氢氮比低则循环机电流高,系统压差大C、氢氮比高则循环机电流低D、氢氮比高则循环机电流高

影响合成氨反应因素有()A、温度B、压力C、氢氮比D、空速

补充气中氢氮比理论上为(),循环气中氢氮比控制在()较合适。

合成氨反应中氢氮比控制要略低于()。

合成氨系统内循环氢52%,循环气甲烷18%,试计算系统内的氢氮比?

农村沼气发酵原料的碳氮比一般控制在多少范围内合适?

氨合成反应最大平衡氨浓度时的氢氮比为3:1。()

氢氮比上升对合成塔出口平衡氨浓度的影响是()。A、随氢氮比上升而上升B、随氢氮比上升而下降C、存在一个最佳氢氮比D、没有影响

烟气脱硫清液中氨氮要求控制在()。

合成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将压缩机送来的经过净化后的氢氮混合气导入合成系统,并经加热后进入合成塔内,在适当的温度、压力条件下通过氨催化剂的作用而使氮和氢合成为氨。然后经水冷、氨冷使混合气中的大部分气氨冷凝为液氨而分离出来,并送往氨库。分离出液氨的氢氮混合气与补充的新鲜气一起,再送入合成塔内,气体不断循环,并进行合成反应而生成氨。

二段炉出口气的氢氮比要()于合成反应的理论氢氮比。

二段炉出口气的氢氮比为什么要略高于合成反应的理论氢氮比?

要提高氨合成塔(),可以用提高合成气压缩机的转速来实现。A、氨产率B、氢氮比C、温度D、压力

117.氢氮比的变化对氨合成反应速度的影响是()。A、随着氢氮比的上升,平衡氨浓度上升B、随着氢氮比的上升,平衡氨浓度下降C、存在一个最佳的氢氮比D、没有影响

氨合成时,保持氢氮比等于()平衡氨含量最大。A、1B、2C、3D、4

在合成氨转化反应中,以天然气为原料时,一般水碳比在()以上。A、3.5B、2.8C、4.5D、3.2

氨合成系统加、减量时容易造成氢氮比失调。

以下关于异构脱蜡反应器氢油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油比=异构脱蜡反应器入口循环气中纯氢气量(m3/h)/进料油量(m3/h)B、氢油比=标准状况下异构脱蜡反应器入口循环气中纯氢气量(Nm3/h)/进料油量(Nm3/h)C、氢油比=标准状况下异构脱蜡反应器出口循环气中纯氢气量(Nm3/h)/进料油量(Nm3/h)D、氢油比=标准状况下异构脱蜡反应器入口循环气量(Nm3/h)/进料油量(Nm3/h)

以下中压法合成氨的工艺操作条件,说法不对的是()。A、反应温度450~550℃;B、采用压强15~45MPa;C、空速1000~2000h-1;D、氢氮比等于3.0。

在合成氨实际生产中,为了追求高速率,同时又要保持气体组成稳定,常采用一定的方法来控制原料气中氢氮比,下列有关氢氮比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新鲜原料气的氢氮比为3B、整个过程原料气氢氮比均为3C、混合后循环气氢氮比约为2.8D、合成塔出口处氢氮比约2.5

根据氨合成热力学分析结果,为提高平衡氨浓度,对氢氮比、温度、压力、惰性气体含量各有何要求?

氮氢压缩机是合成氨厂的一般设备。

单选题关于工业合成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合成塔出来气体中,通常氨占15%,所以生成氨的效率很低,原料浪费很大B进塔气中适宜的氢氮比在3.1~3.2之间C当氢氮混合气含有惰性气体时,就会使平衡氨含量降低D采用20MPa~50MPa是因在此压强下催化剂活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