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敏温度指的是催化剂层的第二个点温度

灵敏温度指的是催化剂层的第二个点温度


相关考题:

在催化剂床层中,催化剂的允许最高使用温度称为“热点温度”。()

催化剂硫化时一般控制升温炉出口温度不大于床层温度50℃,将催化剂升温至220℃恒温,待催化剂床层温度拉平后,改高硫原料气对催化剂进行等温硫化,床层最高温度≤450℃。()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反应器升温,必须达到()后才能结束。 A、催化剂的最低活性温度B、催化剂的最高活性温度C、催化剂的使用活性温度D、床层最低温度超过催化剂最低活性温度

热点温度是指()。 A.合成塔入口温度B.合成塔出口温度C.催化剂床层最高一点的温度D.催化剂床层最低一点的温度

热点温度:即催化剂床层最低一点温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热点温度:即催化剂床层最高一点温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热点温度指的是催化剂层中较高点的温度

氢氮比过高会使催化剂床层温度大幅降低,过低会使催化剂床层温度大幅升高

CO变换工艺变换炉操作中,热点温度比较重要,热点温度是指催化剂层内()的测温点。A、最灵敏B、温度最高C、第一层D、中间层

在催化剂硫化时在循环氢中检测出硫化氢之前催化剂床层温度任一点温度不能超过()。A、250℃B、240℃C、230℃D、260℃

反应器平均温度计算()A、∑每床层平均温度×(单床层催化剂重量/催化剂总重量)B、∑每床层温度×(单床层催化剂重量/催化剂总重量)C、∑每床层平均温度×(单床层催化剂体积/催化剂总重体积)

催化剂层的零米温度是指催化剂层的()。A、第一点B、第二点C、热点D、入塔温度

补充气中的CO和CO2含量高,催化剂发生中毒时,首先表现出催化剂床层的中上层温度下降,而热点温度则略有上升,并且热点温度工始下移,压力也随之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当热点移至最后一点时,就会造成催化剂床层温度下垮事故。

热点温度是指催化剂床层内()的一点的温度。

催化剂温度指标的控制应以“灵敏度”为准。

在正常生产中二段炉床层的1点温度和3点温度差逐渐缩小说明转化催化剂老化。

催化剂的活点温度即为催化剂的活化温度。

热点温度:即催化剂床层最高一点温度。()

()即催化剂层内温度最高的一点温度。

热点温度:即催化剂床层最低一点温度。()

热点温度是指()。A、合成塔入口温度B、合成塔出口温度C、催化剂床层最高一点的温度

催化剂硫化时一般控制升温炉出口温度不大于床层温度50℃,将催化剂升温至220℃恒温,待催化剂床层温度拉平后,改高硫原料气对催化剂进行等温硫化,床层最高温度≤450℃。

正常生产中二段炉床层的1点温度和3点温度差逐渐缩小说明转化催化剂老化。

加氢催化剂干燥过程中,关于催化剂床层各点温度分布说法正确的是()。A、出入口温差越大越好B、中间温度高,两端低C、各点温度应基本接近D、无所谓

二段加氢催化剂干法预硫化时,当大量硫化氢气体进入催化剂床层,催化剂床层发生的现象是()。A、从上到下床层温度依次上升B、从上到下床层温度依次下降C、温度突然稍微上升后,从上到下床层温度依次下降D、温度突然稍微下降后,从上到下床层温度依次上升

下列选项中,对于加氢装置催化剂床层温度过高的后果描述不准确的是:()。A、催化剂床层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温度超过催化剂允许的最高使用温度,损坏催化剂B、催化剂床层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装置被迫停工C、催化剂床层温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后,会导致平衡转化率下降,产品质量下降D、催化剂床层温度过高,则可以提高加氢脱氮的平衡转化率

什么叫灵敏点温度?变化反应为什么要控制灵敏点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