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以()为首的研究组育成矮秆耐肥、抗倒、高产的“广场矮”系列,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经人工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矮秆水稻。A、黄耀祥B、袁隆平C、颜龙安

20世纪50年代,以()为首的研究组育成矮秆耐肥、抗倒、高产的“广场矮”系列,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经人工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矮秆水稻。

  • A、黄耀祥
  • B、袁隆平
  • C、颜龙安

相关考题:

1个优良杂交玉米种应具备()、优质和适应机械收获等性状。 A、高产、稳产B、抗病、抗倒C、增产、增效D、抗病、抗虫

高产土壤培肥途径有哪些?

具备高产潜力的育成蛋鸡的培育目标是什么?

舍饲育肥鹅是为了()。A、改善肉质、增加肥度、提高产肉量B、改善肉质、加快骨骼生长、提高产肉量C、增加肥度、提高羽毛质量、提高产肉量

茄子喜肥、耐肥。忌涝怕旱。

茄子是需肥多又耐肥的蔬菜作物,但对钙、镁的需求较少。

棉花高产施肥的基本原则是“基肥足,苗肥轻,蕾肥稳,花铃肥重,盖顶肥补”。

黄瓜是需肥且耐肥的作物。

意大利育种家N.Strampeli将()作为早熟矮秆亲本育成一系列中秆的推广品种,不但成为意大利小麦育种的骨干材料,而且被许多国家引进利用。

在小麦矮化育种上,最广泛采用的矮源是日本的赤小麦,其具有矮秆基因()、();另外一个是(),其具有矮秆基因()、(),其引入美国后作为杂交亲本育成创世界高产记录的品种()。

高丹草的优点有()。A、高产B、耐干旱C、耐盐碱D、抗风沙

20世纪2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了以休哈特为首的()和以道奇为首的()。A、过程控制组、原材料检验组B、过程控制组、产品控制组C、产品控制组、过程控制组D、产品控制组、半成品检验组

20世纪50年代,华南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矮秆耐肥、抗倒、高产的(),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经人工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矮秆水稻。A、培杂三七B、广场矮系列C、桂朝二号

()、优质和适应机械收获等是1个优良杂交玉米种应具备的性状。A、增产、增效B、抗病、抗虫C、抗病、抗倒D、高产、稳产

早在()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A、1955B、1956C、1957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锈病是锈菌引起的,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品种杂交,F1全为高秆抗锈病,F1自交得F2419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236株、高秆不抗锈病为78株、矮秆抗锈病79株、矮秆不抗锈病为26株。试分析回答:通过后代表现型的数量关系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定律。

生产上培育无子番茄、青霉素高产菌株、杂交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抗虫棉的培育原理依次是()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②染色体变异③基因重组④基因突变⑤基因工程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⑤D、①④③⑤

绿色革命是指()A、崇尚天然、无污染的农产品B、应用生物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C、开发和推广矮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等品种D、加强绿化以保护环境

小麦矮化育种中,日本用达摩小麦杂交育成()。在美国,O.A.Vogel用其为亲本与Brevor杂交,1961年育成创世界小麦高产纪录的冬性半矮秆品种()。

可获得无籽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的方法分别是()①诱变育种②杂交育种③单倍体育种④多倍体育种⑤生长素处理A、⑤①②B、④①②C、②①③D、④①③

将传统的“大肥、大水、大播量”的高产栽培技术改变为“足肥、足水、小播量”的高产更高产的栽培技术是什么?

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个是矮秆易染锈病(ddtt),现有三组实验:第一组是:DDTT×ddtt→F1(自交)→F2→选取矮秆抗锈病品种连续自交、筛选第二组是:DDTT×ddtt→F1,并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然后染色体加倍第三组是:DDTT进行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实验结果发现:三组实验中都出现了矮秆抗锈病品种。试问:第二组育种的方法,在遗传育种上称为(),在培育中首先要应用花药离体培养方法,然后用()使其染色体加倍,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A、Ddrr×ddRrB、DdRR×ddrrC、DdRr×ddrrD、DDRr×ddrr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杂交亲本基因型为()。A、Ddrr×ddRrB、DdRR×ddrrC、DdRr×ddrrD、DDRr×ddrr

可获得无子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的方法分别是() ①诱变育种 ②杂交育种 ③单倍体育种 ④多倍体育种A、①②④B、④①②C、②①③D、④①③

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个是矮秆易染锈病(ddtt),现有三组实验:第一组是:DDTT×ddtt→F1(自交)→F2→选取矮秆抗锈病品种连续自交、筛选第二组是:DDTT×ddtt→F1,并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然后染色体加倍第三组是:DDTT进行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实验结果发现:三组实验中都出现了矮秆抗锈病品种。试问:第一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占()。

单选题绿色革命是指()A崇尚天然、无污染的农产品B应用生物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C开发和推广矮秆、高产、耐肥的小麦、玉米、水稻等品种D加强绿化以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