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早穗的症状是:插后过早抽穗和主茎缩短,叶片减少,穗子小,抽穗期长,成熟不一致。

水稻早穗的症状是:插后过早抽穗和主茎缩短,叶片减少,穗子小,抽穗期长,成熟不一致。


相关考题:

水稻二化螟的危害症状() A、初孵幼虫集中为害叶鞘,造成枯鞘;后转入稻株内为害造成枯心,抽穗期造成白穗,为害处无虫粪B、初孵幼虫钻蛀水稻心叶或茎秆内,为害造成枯心苗,抽穗期为害形成白穗,虫伤处无虫粪C、危害后稻株虫伤处有虫粪堆积D、为害造成枯心,稻株虫伤处有虫粪堆积

水稻抽穗后()天子房长至最长,抽穗后()天宽度最大,20-25天长宽定型,抽后后()天籽粒鲜重最大。

水稻早穗的表现是插秧()天左右,主茎就开始抽穗,株高也比正常的株高偏矮,一般穗小、粒少。A、10天B、15天C、20天D、25天

小麦抽穗的标准是指()A、穗顶部抽出剑叶的叶鞘B、穗1/2抽出剑叶的叶鞘C、穗2/3抽出剑叶的叶鞘D、穗子全部抽出剑叶的叶鞘

为了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必须在()搁田。A、分蘖期B、分蘖末期和拔节初期C、抽穗开花期D、长穗期

水稻的生长过程,正确的是()A、发芽、出苗、拔节孕穗、分蘖、抽穗、结实B、发芽、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结实C、发芽、出苗、拔节孕穗、抽穗、分蘖、结实

水稻全田有()%稻株抽穗称始穗期,全田有()%稻株抽出称抽穗期,全田有()%稻株抽出称为齐穗期。

玉米去雄可以减少雄穗抽穗开花时对水分、养分的消耗,有利于促进雌穗穗大粒多。

我国北方地区的偏冬性小麦品种,向南方引种,往往表现为()A、早抽穗或不抽穗B、迟抽穗或不抽穗C、早抽穗或抽大穗D、迟抽穗或抽小穗

水稻施穗肥最佳时期()A、抽穗前15~18天B、抽穗前5~7天C、抽穗后5~7天D、抽穗后15~18天

水稻田有95%以上谷粒变黄,米质变硬的时期称为()。A、抽穗期B、长穗期C、成熟期D、盛穗期

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为止的一段时间,为水稻的()。A、幼苗期B、分蘖期C、长穗期D、结实期

阐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和抽穗结实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我国南方地区的偏春性小麦品种,向北方引种,往往有()现象发生。A、早抽穗或冻害B、早抽穗或不抽穗C、迟抽穗或冻害D、迟抽穗或不抽穗

决定水稻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是()A、幼穗分化期B、开花期C、拔节期D、抽穗期

关于水稻光合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水稻积累的物质大约有90%左右来自光合作用B、在穗分化期以前,水稻积累的物质主要用于根、茎、叶和分蘖的生长C、稻株在抽穗后光合作用生产的物质约占20%—30%D、在穗分化后,除继续用于营养器官的生长外,在茎秆与叶鞘中贮藏大量淀粉等物质,到抽穗时达到最高峰

水稻纹枯病的水平扩展期是分蘖盛期和抽穗期。

水稻吸氮的高峰期是在()。A、幼苗至返青B、返青至幼穗分化C、幼穗分化至抽穗开花D、抽穗开花至成熟期

水稻防治叶瘟时期为11叶品种()叶;水稻抽穗()%左右防治水稻穗颈瘟;水稻齐穗期后()天防治枝梗瘟、粒瘟。

简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

原产于南方的冬小麦品种引种到北方,其生育期一般会( )。A、延长B、缩短C、不变D、抽穗前延长,抽穗后缩短

二化螟和三化螟,成虫不为害水稻,幼虫钻蛀水稻茎秆,卵主要产在叶片上,在苗期和分蘖期造成();在孕穗初期侵入,造成(),在孕穗末期和抽穗初期侵入,咬断穗颈,造成()或()。

水稻抽穗

单选题水稻的生长过程,正确的是()A发芽、出苗、拔节孕穗、分蘖、抽穗、结实B发芽、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结实C发芽、出苗、拔节孕穗、抽穗、分蘖、结实

问答题某水稻品种5月25日开始幼穗分化,从幼穗分化到抽穗的有效积温为242℃,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1.5℃,天气预报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平均温度为22.5℃,试问抽穗日期是何时?

填空题二化螟和三化螟,成虫不为害水稻,幼虫钻蛀水稻茎秆,卵主要产在叶片上,在苗期和分蘖期造成();在孕穗初期侵入,造成(),在孕穗末期和抽穗初期侵入,咬断穗颈,造成()或()。

名词解释题水稻抽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