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女性,21岁。反复发作性眶后疼痛3年,每次发作前均有右侧面部麻木感,持续半小时左右,随后出现右侧眶后搏动性疼痛,伴恶心、呕吐,持续1~2天,睡眠后可缓解。头颅CT未见异常。其母有头痛病史。本病例诊断为()A青光眼B丛集性头痛C紧张性头痛D有先兆的偏头痛E颅内肿瘤
单选题
患者,女性,21岁。反复发作性眶后疼痛3年,每次发作前均有右侧面部麻木感,持续半小时左右,随后出现右侧眶后搏动性疼痛,伴恶心、呕吐,持续1~2天,睡眠后可缓解。头颅CT未见异常。其母有头痛病史。本病例诊断为()
A
青光眼
B
丛集性头痛
C
紧张性头痛
D
有先兆的偏头痛
E
颅内肿瘤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男,33岁,10岁起反复出现发作性右侧偏瘫,时伴言语不清或右侧肢体麻木感,5~10分钟后出现左侧额颞部搏动样疼痛,偏瘫及头痛1~2小时后可完全缓解,每年有2~3次发作,每次表现类似。脑电图及脑CT均正常。诊断可能为A、癫痫B、丛集性头痛C、偏瘫性偏头痛D、紧张型头痛E、多发性硬化
女性,30岁,反复发作性右侧头痛伴恶心,呕吐3年,每次发作前觉烦躁,眼前出现异彩,随后出现头痛,为搏动性,持续4~5个小时后进入睡眠可缓解,根据上述病史初步诊断为A.神经官能症呕吐B.癔病C.短暂脑缺血发作D.胃神经官能症E.偏头痛
患者,女性,21岁。反复发作性眶后疼痛3年,每次发作前均有右侧面部麻木感,持续半小时左右,随后出现右侧眶后搏动性疼痛,伴恶心、呕吐,持续1~2天,睡眠后可缓解。头颅CT未见异常。其母有头痛病史。本病例诊断为()A、青光眼B、丛集性头痛C、紧张性头痛D、有先兆的偏头痛E、颅内肿瘤
患者男,32岁。颅脑外伤后出现左上肢发作性抽动,持续1min左右;逐渐波及下肢和面部;意识清楚。根据发作形式,患者的癫痫发作起源部位可能是()A、右侧中央前回B、右侧辅助运动区C、右侧内侧颞叶D、右侧顶叶E、岛叶
患者,女,46岁,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颜面部上颌区间歇性抽搐样疼痛,疼痛持续约5秒,发作间隔约1分钟,伴流泪。洗脸、吃饭、说话、刷牙、吹风时可诱发出疼痛,影响睡眠。查体:右侧上颌区皮肤感觉过敏,按压眶下孔处可诱发出上颌区疼痛。最可能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是什么?
女性,30岁,反复发作性右侧头痛伴恶心、呕吐3年,每次发作前觉烦躁,眼前出现异彩,随后出现头痛,为搏动性,持续4~5个小时进入睡眠可缓解。根据上述病史初步诊断为()A、癔病B、神经官能症呕吐C、短暂脑缺血发作D、胃神经官能症E、偏头痛
患者,女性,21岁。反复发作性眶后疼痛3年,每次发作前均有右侧面部麻木感,持续半小时左右,随后出现右侧眶后搏动性疼痛,伴恶心、呕吐,持续1~2天,睡眠后可缓解。头颅CT未见异常。其母有头痛病史。进一步支持该病的诊断做哪种试验()A、心得安试验B、阿托品试验C、麦角胺试验D、小剂量地塞米松试验E、卡马西平试验
女,7岁,反复发作头痛4年,头痛前先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大约30分钟左右好转,而后出现右侧颞部及眶后搏动性头痛,伴畏光、畏声,有时伴恶心、呕吐,一般一天左右好转,头痛消失后数十分钟偏身麻木无力消失。约1~2个月发作一次,发作间期完全正常()A、痛性眼肌麻痹B、典型偏头痛C、偏瘫性偏头痛D、基底动脉性偏头痛E、眼肌麻痹性偏头痛
女性,29岁。反复发作性右侧头痛,发作持续10h左右,疼痛为搏动性,疼痛剧烈,伴恶心,畏光。该患者应用神经阻滞治疗,应首选()A、疼痛强的部位局部浸润神经阻滞B、星状神经节阻滞C、三叉神经第1支阻滞D、枕神经阻滞E、面神经阻滞
患者,女性,21岁。反复发作性眶后疼痛3年,每次发作前均有右侧面部麻木感,持续半小时左右,随后出现右侧眶后搏动性疼痛,伴恶心、呕吐,持续1~2天,睡眠后可缓解。头颅CT未见异常。其母有头痛病史。该病人头痛急性发作时除哪个药物外都可用()A、强的松B、乙酰氨基酚C、布洛芬D、萘普生E、二氢麦角胺
问答题患者,男,58岁 。主诉:右侧眶下区阵发性剧烈疼痛1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眶下区阵发性剧烈疼痛 。持续时间十几分钟,星针刺样跳痛,洗脸吃饭时疼痛加重 。曾口服卡马西平效果欠佳 。既往无精神低落、情绪异常等精神病病史 。检查:口腔颌面部对称,面部皮肤色泽、弹性良好,无破损,右侧眶下区可触及疼痛"扳机点" 。发作时患者不敢言语及张闭口 。辅助检查:右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后,疼痛停止,1小时内不发作 。
单选题患者男,32岁。颅脑外伤后出现左上肢发作性抽动,持续1min左右;逐渐波及下肢和面部;意识清楚。根据发作形式,患者的癫痫发作起源部位可能是()A右侧中央前回B右侧辅助运动区C右侧内侧颞叶D右侧顶叶E岛叶
问答题患者,女,62岁 。主诉:右侧面部阵发性疼痛3年余,加重10天 。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面部阵发性疼痛,以面中下部为重 。疼痛呈间断性、针刺样,每次持续3~5分钟,经药物治疗10余天后症状消失 。此后反复发作 。10天前发作,疼痛加重,发作频繁 。洗脸吃饭时疼痛加重 。既往无精神病病史 。检查:口腔颌面部对称,面部皮肤色泽、弹性良好,无破损,面下1/3可及"扳机点" 。发作时患者呈持续开口状,不敢言语及张闭口 。辅助检查:右侧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后右面部疼痛消失,1小时内不发作 。
问答题患者,男,58岁。主诉:右侧眶下区阵发性剧烈疼痛1年余。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眶下区阵发性剧烈疼痛。持续时间十几分钟,星针刺样跳痛,洗脸吃饭时疼痛加重。曾口服卡马西平效果欠佳。既往无精神低落、情绪异常等精神病病史。检查:口腔颌面部对称,面部皮肤色泽、弹性良好,无破损,右侧眶下区可触及疼痛"扳机点"。发作时患者不敢言语及张闭口。辅助检查:右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后,疼痛停止,1小时内不发作。(病例题)
问答题患者,女,46岁,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颜面部上颌区间歇性抽搐样疼痛,疼痛持续约5秒,发作间隔约1分钟,伴流泪。洗脸、吃饭、说话、刷牙、吹风时可诱发出疼痛,影响睡眠。查体:右侧上颌区皮肤感觉过敏,按压眶下孔处可诱发出上颌区疼痛。最可能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