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生物监测采集底栖动物时,人工基质篮式采样器广泛适用于采集较坚硬的底质和淤泥底质,多用于湖泊、水库及底质非砾石且较松软、水流较缓的河流。A对B错

判断题
生物监测采集底栖动物时,人工基质篮式采样器广泛适用于采集较坚硬的底质和淤泥底质,多用于湖泊、水库及底质非砾石且较松软、水流较缓的河流。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彼得逊采泥器广泛适用于采集较坚硬的底质和淤泥底质,多用于湖泊、水库及底质非砾石且较松软、水流较缓的河流。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池塘底质的质地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池塘底质的质地主要由土壤颗粒的分布所决定B.沙质底质容易造成渗漏C.黏质底质可以向水体提供微量元素D.一般池塘底质中黏土含量25%~55%比较合理E.池塘底质中的有机物是底栖动物和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素

被调查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时,应考虑调查( ).A. 水生生物和底质 B. 底质C. 水生生物 D. 浮游生物

生物监测采集底栖动物时,人工基质篮式采样器广泛适用于采集较坚硬的底质和淤泥底质,多用于湖泊、水库及底质非砾石且较松软、水流较缓的河流。

被调查水域的环境的质量要求较高,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应考虑调查()。A、水生生物B、浮游生物C、水生生物和底质D、底质

在进行地面水流行病学调查时,应调查哪一项()。A、该污染物在水中的含量,并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B、该污染物在水生生物和水中的含量,并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C、该污染物在水中、水生生物及底质中的含量,并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D、该污染物在水中及底质中的含量E、该污染物在水中、水生生物及底质中的含量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等地的土壤。A、牧场B、林地C、自然保护区D、河湖底质E、水库底质

水与悬浮物、底质及水生生物之间所含污染物会相互传输和(),水中污染物转入底质而()又会成为水的二次污染物。

适用于水流平缓的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样采集是()A、横式采样器B、有机玻璃采水器C、直立式采样器D、自动采样器

竖式采样器不适用于()水样采集。A、水流平稳的河流B、水流湍急的河流C、湖泊D、水库

被调查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时,应考虑调查()。A、水生生物和底质B、底质C、水生生物D、浮游生物

采集水中底质样品时,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不影响继续采样。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规定,底质采样点应避开()。A、河床冲刷之处B、底质沉积不稳定之处C、水草茂盛之处D、表层底质易受搅动之处

底栖动物定量采样一般使用彼得逊采泥器,适用于采集淤泥底质和沙泥底质,采样面积通常为()m2。A、1/4B、1/8C、1/16D、1/32

根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底质样品采集量视监测项目、目的而定,一般为1到2公斤(湿度),若样品不易采集或测定项目少,可予酌减。

底栖动物监测是河流和湖泊、水库水体生物监测的必测项目。

单选题适用于水流平缓的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样采集是()A横式采样器B有机玻璃采水器C直立式采样器D自动采样器

填空题根据底栖动物与底质的关系,可将底栖动物分为三种生活类型:()、()、()。

判断题根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底质样品采集量视监测项目、目的而定,一般为1到2公斤(湿度),若样品不易采集或测定项目少,可予酌减。A对B错

单选题底栖动物在不同底质的数量分布为(  )。A淤泥>黏泥>硬泥B黏泥>淤泥>硬泥C淤泥>硬泥>黏泥D黏泥>硬泥>淤泥

单选题竖式采样器不适用于()水样采集。A水流平稳的河流B水流湍急的河流C湖泊D水库

判断题采集水中底质样品时,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不影响继续采样。A对B错

多选题《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等地的土壤。A牧场B林地C自然保护区D河湖底质E水库底质

多选题《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规定,底质采样点应避开()。A河床冲刷之处B底质沉积不稳定之处C水草茂盛之处D表层底质易受搅动之处

单选题被调查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时,应考虑调查()。A水生生物和底质B底质C水生生物D浮游生物

填空题根据底栖动物与底质的关系,可将底栖动物分为三种生活类型:()、底内生活型和()。

判断题底栖动物监测是河流和湖泊、水库水体生物监测的必测项目。A对B错

单选题底栖动物定量采样一般使用彼得逊采泥器,适用于采集淤泥底质和沙泥底质,采样面积通常为()m2。A1/4B1/8C1/16D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