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码间串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系统总传输特性的不理想,使前面码元波形的拖尾蔓延到当前码元的抽样时刻上,从而对当前码元的判决造成干扰。()

47、码间串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系统总传输特性的不理想,使前面码元波形的拖尾蔓延到当前码元的抽样时刻上,从而对当前码元的判决造成干扰。()


参考答案和解析
A

相关考题:

要消除码间串扰,就必须彻底消除码元脉冲拖尾所造成的重叠。()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已知滤波器的H(w)具有如下图所示的特性(码元速率变化时特性不变),当采用以下码元速率时(假设码元经过了理想抽样才加到滤波器):

PCM的码元传输速率()抽样速率,△M的码元传输速率()抽样速率。

若100ms内传送了128个码元,则码元传输速率为()Baud,若该信码在1s内有2个码元产生错误,则误码率为()。

在信道编码中,定义码组中( )的数目为码组的重量 A.码元B.零码元C.非零码元D.正确码元

关于码元传输速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码元传输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每小时)传送码元的数目B.码元传输速率的单位为波特C.码元传输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D.码元传输速率的单位为bit/s

消除码间串扰的基本思想是当前码元的判决时刻,其他码元的值为1。()

在采用八进制码元的传输系统中,每个码元携带的信息量是2bit

在接收端判决时往往会产生误码,产生误码的主要原因是噪声及由于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A、错误码元B、多于信息C、码间串扰D、以上均不对

误信率是指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误码的码元个数与传输的总码元之比。

矩形脉冲(“1”码)经线路传输后波形失真、有拖尾,会产生码间干扰,严重时造成()。

所谓码间串扰,是由数字基带系统传输总特性不理想,使接收脉冲之间发生()。A、交叠B、变窄C、升高D、降低

从突发错误发生的第一个码元到有错的最后一个码元间所有码元的个数称为突发错的()。

关于误码率=1%正确的解释是()A、每传输100个码元,就有1个码元错误。B、每传输50个码元,就有0.5个码元错误。C、每传输100个码元,可能有1个码元错误。D、每传输50个码元,可能没有码元错误。

每赫带宽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每秒()个码元。

数字复接系统中码速调整要插入码元,码速恢复要()码元。

扰码不同于编码,这是因为扰码后的码元序列其码元()保持不变。A、速率B、字节C、容器D、开销

()指错误接收消息的码元数在传输消息的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

在接收数字信号时,为了对接收码元积分以求得码元的能量以及对每个接收码元抽样判决,必须知道每个接收码元准确的起止时间,叫做()。A、载波同步B、码元同步C、群同步D、帧同步

如果每个码元携带的信息量是4bit,则该系统是16进制码元的传输系统中

什么是码元传输速率、信息传输速率?两者有什么关系?传输码元宽度为t的二元制信号,码元传输速率、信息传输速率分别为多少?传输码元宽度为t的四元制信号,码元传输速率、信息传输速率分别为多少?

填空题矩形脉冲(“1”码)经线路传输后波形失真、有拖尾,会产生码间干扰,严重时造成()。

判断题GPS系统使用精码(P码)和粗码(C/A码)两种测距码。由于精码的码元宽度较宽,所以测距精度较好,粗码的码元宽度较窄,测距精度较差。A对B错

填空题数字复接系统中码速调整要插入码元,码速恢复要()码元。

单选题所谓码间串扰,是由数字基带系统传输总特性不理想,使接收脉冲之间发生()。A交叠B变窄C升高D降低

单选题扰码不同于编码,这是因为扰码后的码元序列其码元()保持不变。A速率B字节C容器D开销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会引起码元干扰()A传输信道不理想B脉冲信号通过低通产生不可避免的拖尾C码元传输响应的失真D信道话路太多

填空题()指错误接收消息的码元数在传输消息的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