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时由于热塑性变形严重,磨削后工件表面常呈残余压应力

磨削时由于热塑性变形严重,磨削后工件表面常呈残余压应力


参考答案和解析
错误

相关考题:

喷丸后的表面粗糙度较低,或喷丸后再对表面磨削,强化的本质在于()。 A、材料本身所固有的高值IFLB、材料本身所具有的SFLC、残余压应力

在磨床上采用死顶尖夹持,磨削长轴外圆,由于热变形的影响,加工后工件呈()误差。

磨削过程中,开始时磨粒压向工件表面,使工件产生()变形,为第一阶段。 A、滑移B、塑性C、弹性D、挤裂

恒压力磨削又称控制力磨削,即磨削时砂轮以()的背向力压向工件,自动完成无火花磨削循环。

既硬又粘的材料磨削后,工件的()现象严重,表面发生烧伤等现象。A、拉毛B、划伤C、变形D、加工硬化

低应力磨削时,在工件表面0.025mm以下深度其残余应力小于()MPa。A、12B、60C、120D、20

在一般磨削过程中,下列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会使工件表层产生拉伸残余应力()A、热因素B、塑性变形C、金相组织变化

磨削加工中,工件表层因受高温影响,金相组织发生变化,金属比重从7.75转变为7.78,则表面产生残余()。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压应力都有可能

磨削外圆时,()增加,既使表面粗糙度值加大,又使表面烧伤明显。A、磨削深度apB、工件纵向进给量fC、磨削速度vsD、工件速度vw

横磨法磨削力较大,磨削温度高,工件易发生变形和烧伤,故只适用于加工()A、厚大工件B、表面不太宽且刚性较好的工件C、薄壁工件

恒压力磨削又称控制力磨削,即磨削时砂轮以一定的()压向工件,自动完成无火花磨削循环。

磨削液可以降低磨削()并减小磨削力,减少工件的热(),减少已加工表面的()值改善磨削表面质量,提高磨削效率和()寿命。A、温度B、变形C、粗糙度D、砂轮

磨削区域的瞬时高温会使工件表层产生(),并会引起工件的热变形,因此磨削时应特别注意对工件进行()。

薄片工件的变形形式常为翘曲,磨削时应以()作为首次定位表面。

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热作用,容积变化和机械力作用的结果,在工件表层将出现残余应力;磨削加工淬火钢料时,常常出现()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和压应力

在磨削加工中产生残余应力为拉应力,其主要影响原因是()冷塑性变形和()。

磨削表层裂纹是由于表面层()的结果。A、残余应力作用B、氧化C、材料成分不匀D、产生回火

磨削是工件表面温度可达1000℃以上,在工件表层形成极大的温度梯度(600~1000℃/mm),并会出现()等缺陷。A、尺寸形状偏差B、表面烧伤C、加工硬化D、残余应力

磨削时,工件表层组织由马氏体转变为珠光体,使表面层产生残余拉应力。

消除工件内部残余应力的方法有()A、淬火B、磨削C、时效热处理D、冷校直

当磨削不用磨削液时,工件表面的磨削温度会超过相变温度,由于工件冷却十分缓慢,磨后表面硬度大大降低,此现象称为()A、回火烧伤B、淬火烧伤C、退火烧伤D、正火烧伤

磨削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判断题磨削时,工件表层组织由马氏体转变为珠光体,使表面层产生残余拉应力。A对B错

问答题磨削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单选题磨削表层裂纹是由于表面层()的结果。A残余应力作用B氧化C材料成分不匀D产生回火

单选题消除工件内部残余应力的方法有()A淬火B磨削C时效热处理D冷校直

单选题当磨削不用磨削液时,工件表面的磨削温度会超过相变温度,由于工件冷却十分缓慢,磨后表面硬度大大降低,此现象称为()A回火烧伤B淬火烧伤C退火烧伤D正火烧伤

单选题磨削加工中,工件表层因受高温影响,金相组织发生变化,金属比重从7.75转变为7.78,则表面产生残余()。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压应力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