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2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B公司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合并后B公司维持其法人资格不变。B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7亿元,公允价值为8亿元;B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7.2亿元。据此,甲公司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7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要求: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2018年5月10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2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B公司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合并后B公司维持其法人资格不变。B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7亿元,公允价值为8亿元;B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7.2亿元。
据此,甲公司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7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要求:
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参考解析

解析: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处理:合并日,甲公司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B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7.2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合并方一般应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反映于合并日形成的报告主体的财务状况、视同该主体一直存在产生的经营成果等。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财务报表时,一般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及合并现金流量表。

相关考题:

2010年7月17日,甲公司发行1 000万份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市价为5元)取得其母公司控制的乙公司60%的股权,并于当日起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合并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9 000万元,公允价值9 400万元。假定合并前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均相同,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应确认的资本公积为( )万元。A.4 400B.4 000C.0D.4 640

2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支付银行存款的方式取得其母公司持有的乙公司25%的股权,支付银行存款80万元,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假定乙公司20×7年未发生净损益等所有者权益的变动。20x8年甲公司从集团母公司手中进一步取得乙公司35%的股权,付出对价为一项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30万元。至此甲公司取得乙公司的控制权。合并日乙公司相对于最终控制方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已知该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公司合并日应确认乙公司股权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万元。A.230B.210C.350D.480

资料:2020年7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700万元支付给乙公司的原股东,占其表决权资本的80%,当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 000万元(与其在其最终控制方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相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  问题1:采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问题2:采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问题3:假定为非企业合并,占其表决权资本的30%,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

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9年2月1日发行本公司普通股15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为5元)从其母公司处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另支付股票发行费用200万元,并于当日开始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当日,乙公司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公允价值为8500万元。假定甲公司和乙公司合并前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2019年2月1日,甲公司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应确认的资本公积为(  )万元。A.3100 B.3300 C.3600 D.6000

甲、乙公司为某集团内的同受母公司控制的两家子公司。甲公司于2×17年3月10日自母公司处取得其所持有乙公司全部股权(80%),合并后乙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为进行该项企业合并,甲公司发行了80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当日起主导乙公司财务和经营政策。合并日乙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0000万元,原母公司合并报表确认的商誉为1000万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8000万元。假定甲、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相同。下列有关甲公司合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24800万元B.合并日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资本公积16800万元C.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商誉800万元D.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列报的少数股东权益6000万元

甲、乙公司为同属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制的两家子公司,且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6%。2×19年4月1日,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4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5 000万元的库存商品为对价,自其集团公司处取得对乙公司80%的控股权,相关手续已于当日办理完成。取得80%股权后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合并当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在其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8 000万元。

A公司为母公司,其子公司包括甲公司、乙公司。有关投资业务如下:  (1)2×18年1月1日,甲公司自母公司A公司处取得同一控制下的乙公司25%的股份,实际支付款项6 000万元,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相关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 000万元(假定与公允价值相等)。  (2)2×18年及2×19年度,乙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 0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3)2×20年1月1日,甲公司以定向增发2 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公允价值为4.5元)的方式购买同一控制下A公司所持有的乙公司40%股权,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进一步取得投资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股权比例为65%,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当日,乙公司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3 000万元,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商誉。假定甲公司和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相同,均按照10%的比例提取盈余公积。甲公司和乙公司一直同受同一最终控制方控制。上述交易不属于一揽子交易。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要求:编制甲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

甲公司和乙公司同为A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2×19年4月1日,甲公司发行13 0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自A股份公司处取得了乙公司80%的控股权。甲公司购买乙公司股权时,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在其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15 000万元。甲公司在合并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的贷方余额为1 500万元。

甲公司为一家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乙公司为某大型未上市的民营企业。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股本金额分别为800万元和1500万元。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甲公司于2×10年4月30日通过向乙公司原股东定向增发1200万股本企业普通股的方式取得了乙公司1200万股普通股,当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5000万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50000万元。甲公司每股普通股在2×10年4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50元,乙公司每股普通股当日的公允价值为40元。甲公司、乙公司每股普通股的面值均为1元。假定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下列关于此项合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公司取得乙公司的股权投资构成反向购买,应由乙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B.合并财务报表中,乙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应以其合并时的账面价值计量C.合并财务报表中,甲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应以其合并时的公允价值计量D.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反映会计上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应由少数股东享有的份额

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7年起实施了一系列股权交易计划,具体情况如下:(1)20×7年10月,甲公司与乙公司控股股东丁公司签订协议,协议约定:甲公司向丁公司定向发行1.2亿股本公司股票,以换取丁公司持有的乙公司60%的股权。  甲公司定向发行的股票按规定确定为每股5元,双方确定的评估基准日为20×7年9月30日。乙公司经评估确定20×7年9月30日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不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为10亿元。  (2)甲公司该并购事项于20×7年12月10日经监管部门批准,作为对价定向发行的股票于20×7年12月31日发行,当日收盘价为每股5.5元。甲公司于12月31日起主导乙公司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  以20×7年9月30日的评估值为基础,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于20×7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0.5亿元(不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其中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产生于一项无形资产和一项固定资产:  ①无形资产系20×5年1月取得,成本为8 0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20×7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8 400万元;②固定资产系20×5年12月取得,成本为4 800万元,预计使用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7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7 200万元。  上述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其计税基础与按历史成本计算确定的账面价值相同。甲公司和丁公司在此项交易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有关资产在该项交易后预计使用年限、净残值、折旧和摊销方法保持不变。甲公司向丁公司发行股份后,丁公司持有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10%,不具有重大影响。  (3)20×9年1月1日,甲公司又支付5亿元自乙公司其他股东处进一步购入乙公司40%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5亿元,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1.86亿元,其中20×8年实现净利润为2亿元。  (4)20×9年10月,甲公司与其另一子公司(丙公司)协商,将持有的全部乙公司股权转让给丙公司。以乙公司20×9年10月31日评估值14亿元为基础,丙公司向甲公司定向发行本公司普通股7 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按规定确定为每股20元。  有关股份于20×9年12月31日发行,丙公司于当日开始主导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当日,丙公司每股股票收盘价为21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4.3亿元。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显示其20×9年实现净利润为1.6亿元。  (5)其他有关资料:①本题中各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除所得税外,不考虑其他因素。②乙公司没有子公司和其他被投资单位,在甲公司取得其控制权后未进行利润分配,除所实现净利润外,无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③甲公司取得乙公司控制权后,每年年末对商誉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商誉未发生减值。④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要求】(1)根据资料(1)和(2),确定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类型,并说明理由;如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确定其合并日,计算企业合并成本及合并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应调整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如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确定其购买日,计算企业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要求】(2)根据资料(3),计算确定甲公司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计算确定该项交易发生时乙公司应并入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可辨认净资产价值及该交易对甲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影响金额。【要求】(3)根据资料(4),确定丙公司合并乙公司的类型,说明理由;确定该项合并的购买日或合并日,计算乙公司应纳入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净资产价值并编制丙公司确认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甲、乙公司为同属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制的两家子公司。2×19年4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 300万元作为对价,自其集团公司处取得对乙公司100%的控股股权,相关手续已办理。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合并当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在其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900万元。合并当日,甲公司“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为100万元,盈余公积70万元。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主要从事电网调度、变电站、工业控制等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6 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为实现做强做大主业的战略目标,对业务相似、地域互补的能源企业 A 公司实施收购。收购前,甲公司与 A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 A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①2016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 A 公司控股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 10 亿元价款购入 A 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 A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2 亿元,公允价值为 11.3 亿元。②2016 年 3 月 29 日,甲公司向 A 公司控股股东支付了全部价款 10 亿元,并于 2016 年 3 月30 日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 A 公司实施控制。2016 年 3 月 30 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5 亿元,公允价值为 12 亿元;除 W 固定资产外,A 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W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0.2 亿元,公允价值为 0.7 亿元。甲公司为收购 A 公司发生并支付资产评估、审计、法律咨询等直接费用 0.3 亿元。(2)2016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 2 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 B 公司 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 亿元,公允价值为 8 亿元;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 7.2 亿元。据此,甲公司于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7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3)2014 年 5 月 20 日,甲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 C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C 公司实施控制;甲公司对 C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1.6 亿元。2016 年 6 月30 日,甲公司因战略转型,以 0.75 亿元价款出售所持有的 C 公司 20%的有表决权股份,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该日,C 公司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3 亿元。股权出让后,甲公司仍能对 C 公司实施控制。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起至本次股权出让前,甲公司一直持有 C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据此,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出售 C 公司部分股权取得的价款与所处置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0.35 亿元确认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2016 年 10 月 10 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优先股,约定每年按 6%的股息率支付股息(股息实行累积制,且须支付);该优先股 15 年后将被强制赎回。据此,甲公司将该优先股作为权益工具进行会计处理。(5)2016 年 10 月 20 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上涨。甲公司决定对预定 3 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买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方签订了相关协议。甲公司开展的该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据此,甲公司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进行会计处理。(6)2015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对 50 名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票期权,授予对象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 3 年,即可按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2015 年末,甲公司以对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该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2016 年 12 月 21 日,甲公司公告,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因素变化和公司激励政策调整等因素,遵循法定程序,决定取消原股权激励计划。据此,甲公司在 2016 年末,不再将当期取得的与该股权激励计划有关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并将 2015 年已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的有关服务予以调整。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根据资料(1),判断甲公司与 A 公司的企业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说明理由;指出甲公司合并 A 公司的合并日(或购买日)。

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主要从事电网调度、变电站、工业控制等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6 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为实现做强做大主业的战略目标,对业务相似、地域互补的能源企业 A 公司实施收购。收购前,甲公司与 A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 A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①2016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 A 公司控股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 10 亿元价款购入 A 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 A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2 亿元,公允价值为 11.3 亿元。②2016 年 3 月 29 日,甲公司向 A 公司控股股东支付了全部价款 10 亿元,并于 2016 年 3 月30 日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 A 公司实施控制。2016 年 3 月 30 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5 亿元,公允价值为 12 亿元;除 W 固定资产外,A 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W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0.2 亿元,公允价值为 0.7 亿元。甲公司为收购 A 公司发生并支付资产评估、审计、法律咨询等直接费用 0.3 亿元。(2)2016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 2 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 B 公司 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 亿元,公允价值为 8 亿元;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 7.2 亿元。据此,甲公司于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7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3)2016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 2 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 B 公司 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 亿元,公允价值为 8 亿元;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 7.2 亿元。据此,甲公司于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7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4)2016 年 10 月 10 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优先股,约定每年按 6%的股息率支付股息(股息实行累积制,且须支付);该优先股 15 年后将被强制赎回。据此,甲公司将该优先股作为权益工具进行会计处理。(5)2016 年 10 月 20 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上涨。甲公司决定对预定 3 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买入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方签订了相关协议。甲公司开展的该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据此,甲公司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进行会计处理。(6)2015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对 50 名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票期权,授予对象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 3 年,即可按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2015 年末,甲公司以对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该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2016 年 12 月 21 日,甲公司公告,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因素变化和公司激励政策调整等因素,遵循法定程序,决定取消原股权激励计划。据此,甲公司在 2016 年末,不再将当期取得的与该股权激励计划有关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并将 2015 年已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的有关服务予以调整。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逐项判断资料(2)至(5)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主要从事电网调度、变电站、工业控制等自动化产品的研究、生产与销售。2016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相关资料如下: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甲公司为实现做强做大主业的战略目标,对业务相似、地域互补的能源企业A公司实施收购。收购前,甲公司与A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A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  ①2016年1月1日,甲公司与A公司控制股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10亿元价款购入A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A公司7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1.2亿元,公允价值为11.3亿元。  ②2016年3月29日,甲公司向A公司控股股东支付了全部价款10亿元,并于2016年3月30日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A公司实施控制。2016年3月30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1.5亿元,公允价值为12亿元;除W固定资产外,A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W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0.2亿元,公允价值为0.7亿元,甲公司为收购A公司发生并支付资产评估、审计、法律咨询等直接费用0.3亿元。  要求:  1.根据材料(1),判断甲公司与A公司的企业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说明理由;指出甲公司合并A公司的合并日(或购买日)。要求:  2.根据材料(1),确定甲公司在合并日(或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指出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是否应确认商誉,并说明理由;确定合并日(或购买日)W固定资产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2)2016年5月10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2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B公司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B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7亿元,公允价值为8亿元;B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7.2亿元。据此,甲公司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7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3)2014年5月20日,甲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C公司8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C公司实施控制;甲公司对C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6亿元。2016年6月30日,甲公司因战略转型,以0.75亿元价款出售所持有的C公司20%的表决权股份,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该日,C公司自2014年5月20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亿元。  股权出让后,甲公司仍能对C公司实施控制。自2014年5月20日起至本次股权出让前,甲公司一直持有C公司80%的有表决权股价。据此,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出售C公司部分股权取得价款与所处置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0.35亿元确认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要求:  3.逐项判断资料(2)至(3)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主要从事电网调度、变电站、工业控制等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6 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为实现做强做大主业的战略目标,对业务相似、地域互补的能源企业 A 公司实施收购。收购前,甲公司与 A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 A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①2016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 A 公司控股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 10 亿元价款购入 A 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 A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2 亿元,公允价值为 11.3 亿元。②2016 年 3 月 29 日,甲公司向 A 公司控股股东支付了全部价款 10 亿元,并于 2016 年 3 月30 日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 A 公司实施控制。2016 年 3 月 30 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5 亿元,公允价值为 12 亿元;除 W 固定资产外,A 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W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0.2 亿元,公允价值为 0.7 亿元。甲公司为收购 A 公司发生并支付资产评估、审计、法律咨询等直接费用 0.3 亿元。(2)2016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 2 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 B 公司 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 亿元,公允价值为 8 亿元;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 7.2 亿元。据此,甲公司于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7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3)2014 年 5 月 20 日,甲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 C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C 公司实施控制;甲公司对 C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1.6 亿元。2016 年 6 月30 日,甲公司因战略转型,以 0.75 亿元价款出售所持有的 C 公司 20%的有表决权股份,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该日,C 公司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3 亿元。股权出让后,甲公司仍能对 C 公司实施控制。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起至本次股权出让前,甲公司一直持有 C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据此,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出售 C 公司部分股权取得的价款与所处置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0.35 亿元确认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2016 年 10 月 10 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优先股,约定每年按 6%的股息率支付股息(股息实行累积制,且须支付);该优先股 15 年后将被强制赎回。据此,甲公司将该优先股作为权益工具进行会计处理。(5)2016 年 10 月 20 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上涨。甲公司决定对预定 3 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买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方签订了相关协议。甲公司开展的该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据此,甲公司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进行会计处理。(6)2015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对 50 名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票期权,授予对象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 3 年,即可按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2015 年末,甲公司以对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该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2016 年 12 月 21 日,甲公司公告,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因素变化和公司激励政策调整等因素,遵循法定程序,决定取消原股权激励计划。据此,甲公司在 2016 年末,不再将当期取得的与该股权激励计划有关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并将 2015 年已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的有关服务予以调整。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根据资料(6),判断甲公司 2016 年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2018年)甲公司为乙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建筑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业务。2017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相关资料如下,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  (1) A公司为乙公司设立的控股子公司。乙公司出于战略考虑,决定在2017年由甲公司合并A公司。此次合并前乙公司对甲公司、A公司的控制,以及合并后乙公司对甲公司的控制和甲公司对A公司的控制均非暂时性的。  2017年7月31日,甲公司向A公司股东定向增发5亿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取得A公司100%的股份,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A公司实施控制。当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8亿元,公允价值为20亿元。销售记录显示,甲公司分别于2017年5月15日和10月20日向A公司各销售产品一批,年末形成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分别为0.01亿元和0.02亿元。2017年度,A公司实现净利润2.4亿元,且该利润由A公司在一年中各月平均实现;除净利润外,不存在其他引起A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因素。A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甲公司相同。  据此,甲公司所作的部分会计处理如下:  ①个别财务报表中,将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20亿元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并将初始投资成本与本次定向增发的本公司股本5亿元之间的差额15亿元计入资本公积。  ②在编制201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将两笔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中合并后交易形成的0.02亿元进行了抵销,合并前交易形成的0.01亿元未进行抵销。  ③将A公司2017年8月至12月实现的净利润1亿元纳入2017年度本公司合并利润表。  要求:  根据资料(1),指出甲公司与A公司在会计上的企业合并类型;并逐项判断①至③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2)出于战略考虑,甲公司与B公司的控股股东签订并购协议,由甲公司于2017年10月底前向B公司的控股股东支付2亿元购入其持有的B公司70%有表决权的股份。甲公司:2017年7月19日,对外公布并购事项。2017年10月25日,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文。2017年10月27日,向B公司控股股东支付并购对价2亿元。2017年10月31日,对B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B公司7名董事会成员中,5名由甲公司选派,且当日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交接手续。B公司章程规定:重大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须经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表决通过后方可实施。  2017年11月3日,办理完毕股权登记相关手续。相关资料显示:购买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亿元,公允价值为3.2亿元。除M固定资产外,B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M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0.1亿元,公允价值为0.3亿元;且B公司采用的会计政会计期间与甲公司相同。B公司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经过了甲公司复核,复核结果表明公允价值的确定是恰当的。合并前,甲公司、乙公司与B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据此,甲公司所作的部分会计处理如下:  ④在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将合并成本低于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⑤在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按M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增加资本公积0.2亿元。  要求:  2.根据资料(2),判断甲公司合并B公司的购买日,并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2),分别判断④和⑤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3)甲公司于2016年3月31日以2.4亿元取得C公司60%有表决权的股份,能够对C公司实施控制,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当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5亿元。2017年4月3日,甲公司又向C公司其他股东支付价款0.8亿元,取得其持有的C公司20%有表决权的股份;至此,甲公司持有C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当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为3.75亿元,公允价值为4亿元。假定C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甲公司相同。  据此,甲公司所作的部分会计处理如下:  ⑥个别财务报表中,2017年4月3日增加确认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0.8亿元。  ⑦合并财务报表中,将新取得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C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投资收益。  要求:  4.根据资料(3),分别判断⑥和⑦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4)甲公司为剥离辅业,于2017年5月19日与非关联方企业丙公司签订“一揽子”不可撤销股权转让协议,将全资子公司D转让给丙公司,转让价款为1.5亿元。根据协议,丙公司分两次支付股权转让款,第一次在2017年12月31日前支付0.5亿元,取得D公司20%有表决权的股份;第二次在2018年6月30日前支付1亿元,取得D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2017年12月27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款0.5亿元,并将D公司20%有表决权的股份交割给丙公司,股权变更登记手续办理完毕。  据此,甲公司所作的部分会计处理如下:  ⑧在201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将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D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要求:  5.根据资料(4),分别判断⑧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主要从事电网调度、变电站、工业控制等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6 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为实现做强做大主业的战略目标,对业务相似、地域互补的能源企业 A 公司实施收购。收购前,甲公司与 A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 A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①2016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 A 公司控股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 10 亿元价款购入 A 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 A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2 亿元,公允价值为 11.3 亿元。②2016 年 3 月 29 日,甲公司向 A 公司控股股东支付了全部价款 10 亿元,并于 2016 年 3 月30 日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 A 公司实施控制。2016 年 3 月 30 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5 亿元,公允价值为 12 亿元;除 W 固定资产外,A 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W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0.2 亿元,公允价值为 0.7 亿元。甲公司为收购 A 公司发生并支付资产评估、审计、法律咨询等直接费用 0.3 亿元。(2)2016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 2 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 B 公司 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 亿元,公允价值为 8 亿元;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 7.2 亿元。据此,甲公司于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7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3)2016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 2 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 B 公司 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 亿元,公允价值为 8 亿元;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 7.2 亿元。据此,甲公司于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7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4)2016 年 10 月 10 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优先股,约定每年按 6%的股息率支付股息(股息实行累积制,且须支付);该优先股 15 年后将被强制赎回。据此,甲公司将该优先股作为权益工具进行会计处理。(5)2016 年 10 月 20 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上涨。甲公司决定对预定 3 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买入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方签订了相关协议。甲公司开展的该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据此,甲公司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进行会计处理。(6)2015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对 50 名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票期权,授予对象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 3 年,即可按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2015 年末,甲公司以对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该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2016 年 12 月 21 日,甲公司公告,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因素变化和公司激励政策调整等因素,遵循法定程序,决定取消原股权激励计划。据此,甲公司在 2016 年末,不再将当期取得的与该股权激励计划有关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并将 2015 年已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的有关服务予以调整。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根据资料(6),判断甲公司 2016 年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为乙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建筑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业务。2017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相关资料如下:(1)A公司为乙公司设立的控股子公司。乙公司出于战略考虑,决定在2017年由甲公司合并A公司。此次合并前乙公司对甲公司、A公司的控制,以及合并后乙公司对甲公司的控制和甲公司对A公司的控制均非暂时性的。2017年7月31日,甲公司向A公司股东定向增发5亿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取得A公司100%的股份,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A公司实施控制。当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8亿元,公允价值为20亿元。销售记录显示,甲公司分别于2017年5月15日和10月20日向A公司各销售产品一批,年末形成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分别为0.01亿元和0.02亿元。2017年度,A公司实现净利润2.4亿元,且该利润由A公司在一年中各月平均实现;除净利润外,不存在其他引起A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因素。A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甲公司相同。据此,甲公司所作的部分会计处理如下:①个别财务报表中,将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20亿元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并将初始投资成本与本次定向增发的本公司股本5亿元之间的差额15亿元计入资本公积。②在编制201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将两笔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中合并后交易形成的0.02亿元进行了抵销,合并前交易形成的0.01亿元未进行抵销。③将A公司2017年8月至12月实现的净利润1亿元纳入2017年度本公司合并利润表。(2)出于战略考虑,甲公司与B公司的控股股东签订并购协议,由甲公司于2017年10月底前向B公司的控股股东支付2亿元购入其持有的B公司70%有表决权的股份。甲公司:2017年7月19日,对外公布各并购事项。2017年10月25日,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文。2017年10月27日,向B公司控股股东支付并购对价2亿元。2017年10月31日,对B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B公司7名董事会成员中,5名由甲公司选派,且当日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交接手续。B公司章程规定:重大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须经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表决通过后方可实施。2017年11月3日,办理完毕股权登记相关手续。相关资料显示:购买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亿元,公允价值为3.2亿元。除M固定资产外,B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M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0.1亿元,公允价值为0.3亿元;且B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甲公司相同。B公司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经过了甲公司复核,复核结果表明公允价值的确定是恰当的。合并前,甲公司、乙公司与B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据此,甲公司所作的部分会计处理如下:④在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将合并成本低于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⑤在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按M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增加资本公积0.2亿元。(3)甲公司于2016年3月31日以2.4亿元取得C公司60%有表决权的股份,能够对C公司实施控制,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当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5亿元。2017年4月3日,甲公司又向C公司其他股东支付价款0.8亿元,取得其持有的C公司20%有表决权的股份;至此,甲公司持有C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当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为3.75亿元,公允价值为4亿元。假定C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甲公司相同。据此,甲公司所作的部分会计处理如下:⑥个别财务报表中,2017年4月3日增加确认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0.8亿元。⑦合并财务报表中,将新取得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C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投资收益。(4)甲公司为剥离辅业,于2017年5月19日与非关联方企业丙公司签订“一揽子”不可撤销股权转让协议,将全资子公司D转让给丙公司,转让价款为1.5亿元。根据协议,丙公司分两次支付股权转让款,第一次在2017年12月31日前支付0.5亿元,取得D公司20%有表决权的股份;第二次在2018年6月30日前支付1亿元,取得D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2017年12月27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款0.5亿元,并将D公司20%有表决权的股份交割给丙公司,股权变更登记手续办理完毕。据此,甲公司所作的部分会计处理如下:⑧在201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将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D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要求:1. 根据资料(1),指出甲公司与A公司在会计上的企业合并类型;并逐项判断①至③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2. 根据资料(2),判断甲公司合并B公司的购买日,并说明理由。3. 根据资料(2),分别判断④和⑤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4. 根据资料(3),分别判断⑥和⑦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5. 根据资料(4),分别判断⑧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主要从事电网调度、变电站、工业控制等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6 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为实现做强做大主业的战略目标,对业务相似、地域互补的能源企业 A 公司实施收购。收购前,甲公司与 A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 A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①2016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 A 公司控股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 10 亿元价款购入 A 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 A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2 亿元,公允价值为 11.3 亿元。②2016 年 3 月 29 日,甲公司向 A 公司控股股东支付了全部价款 10 亿元,并于 2016 年 3 月30 日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 A 公司实施控制。2016 年 3 月 30 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5 亿元,公允价值为 12 亿元;除 W 固定资产外,A 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W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0.2 亿元,公允价值为 0.7 亿元。甲公司为收购 A 公司发生并支付资产评估、审计、法律咨询等直接费用 0.3 亿元。(2)2016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 2 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 B 公司 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 亿元,公允价值为 8 亿元;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 7.2 亿元。据此,甲公司于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7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3)2014 年 5 月 20 日,甲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 C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C 公司实施控制;甲公司对 C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1.6 亿元。2016 年 6 月30 日,甲公司因战略转型,以 0.75 亿元价款出售所持有的 C 公司 20%的有表决权股份,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该日,C 公司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3 亿元。股权出让后,甲公司仍能对 C 公司实施控制。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起至本次股权出让前,甲公司一直持有 C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据此,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出售 C 公司部分股权取得的价款与所处置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0.35 亿元确认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2016 年 10 月 10 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优先股,约定每年按 6%的股息率支付股息(股息实行累积制,且须支付);该优先股 15 年后将被强制赎回。据此,甲公司将该优先股作为权益工具进行会计处理。(5)2016 年 10 月 20 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上涨。甲公司决定对预定 3 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买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方签订了相关协议。甲公司开展的该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据此,甲公司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进行会计处理。(6)2015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对 50 名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票期权,授予对象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 3 年,即可按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2015 年末,甲公司以对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该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2016 年 12 月 21 日,甲公司公告,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因素变化和公司激励政策调整等因素,遵循法定程序,决定取消原股权激励计划。据此,甲公司在 2016 年末,不再将当期取得的与该股权激励计划有关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并将 2015 年已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的有关服务予以调整。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根据资料(1),确定甲公司在合并日(或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指出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是否应确认商誉,并说明理由;确定合并日(或购买日)W 固定资产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

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主要从事电网调度、变电站、工业控制等自动化产品的研究、生产与销售。2016 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为实现做强做大主业的战略目标,对业务相似、地域互补的能源企业 A 企业实施收购。收购前,甲公司与 A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 A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①2016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 A 公司控股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 10 亿元价款购入A 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 A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2 亿元,公允价值为 11.3 亿元。②2016 年 3 月 29 日,甲公司向 A 公司控股股东支付了全部价款 10 亿元,并与 2016 年3 月 30 日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 A 公司实施控制。2016 年 3 月 30 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5 亿元,公允价值为 12 亿元;除 W 固定资产外,A 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W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0.2 亿元,公允价值为 0.7亿元,甲公司为收购 A 公司发生并支付资产评估、审计、法律咨询等直接费用 0.3 亿元。(2)2016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 2 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 B 公司 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 亿元,公允价值为 8 亿元;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 7.2 亿元。据此,甲公司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7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3)2014 年 5 月 20 日,甲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 C 公司 8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C 公司实施控制;甲公司对 C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1.6 亿元。2016 年 6 月 30 日,甲公司因战略转型,以 0.75 亿元价款出售所持有的 C 公司 20%的表决权股份,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该日,C 公司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3 亿元。股权出让后,甲公司仍能对 C 公司实施控制。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起至本次股权出让前,甲公司一直持有 C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据此,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出售 C 公司部分股权取得价款与所处置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0.35 亿元确认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2016 年 10 月 10 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优先股,约定每年按 6%的股息率支付股息(股息实行累积制,且须支付),该优先股 15 年后将被强制赎回。据此,甲公司将该优先股作为权益工具进行会计处理。(5)2016 年 10 月 20 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上涨,甲公司决定对预定 3 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买入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方签订了相关协议。甲公司开展的该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据此,甲公司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进行会计处理。(6)2015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对 50 名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票期权,授予对象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 3 年,即可按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2015年末,甲公司以对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该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2016 年 12 月 20 日,甲公司公告,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因素变化和公司激励政策调整等因素,遵循法定程序,决定取消原股权激励计划。据此,甲公司在 2016 年末,不再将当期取得的与该股权激励计划有关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并将 2015 年已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的有关服务予以调整。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1.根据资料(1),判断甲公司与 A 公司的企业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说明理由;指出甲公司合并 A 公司的合并日(或购买日)。2.根据资料(1),确定甲公司在合并日(或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指出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是否应确认商誉,并说明理由;确定合并日(或购买日)W 固定资产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3.逐项判断资料(2)至(5)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4.根据资料(6),判断甲公司 2016 年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为乙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建筑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业务。2017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相关资料如下: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  (1)A公司为乙公司设立的控股子公司。乙公司出于战略考虑,决定在2017年由甲公司合并A公司。此次合并前乙公司对甲公司、A公司的控制,以及合并后乙公司对甲公司的控制和甲公司对A公司的控制均非暂时性的。  2017年7月31日,甲公司向A公司股东定向增发5亿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取得A公司100%的股份,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A公司实施控制。当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8亿元,公允价值为20亿元。销售记录显示,甲公司分别于2017年5月15日和10月20日向A公司各销售产品一批,年末形成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分别为0.01亿元和0.02亿元。  2017年度,A公司实现净利润2.4亿元,且该利润由A公司在一年中各月平均实现;除净利润外,不存在其他引起A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因素。A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甲公司相同。据此,甲公司所作的部分会计处理如下:  ①个别财务报表中,将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20亿元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并将初始投资成本与本次定向增发的本公司股本5亿元之间的差额15亿元计入资本公积。  ②在编制201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将两笔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中合并后交易形成的0.02亿元进行了抵销,合并前交易形成的0.01亿元未进行抵销。  ③将A公司2017年8月至12月实现的净利润1亿元纳入2017年度本公司合并利润表。  (2)出于战略考虑,甲公司与B公司的控股股东签订并购协议,由甲公司于2017年10月底前向B公司的控股股东支付2亿元购入其持有的B公司70%有表决权的股份。甲公司:2017年7月19日,对外公告并购事项。2017年10月25日,取得相关主管部门的批文。2017年10月27日,向B公司控股股东支付并购对价2亿元。2017年10月31日,对B公司董事会进行改组,B公司7名董事会成员中,5名由甲公司选派,且当日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交接手续。  B公司章程规定:重大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须经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表决通过后方可实施。2017年11月3日,办理完毕股权登记相关手续。相关资料显示:购买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亿元,公允价值为3.2亿元。除M固定资产外,B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M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0.1亿元,公允价值为0.3亿元;且B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期间与甲公司相同。  B公司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经过了甲公司复核,复核结果表明公允价值的确定是恰当的。合并前,甲公司、乙公司与B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据此,甲公司所作的部分会计处理如下:  ④在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将合并成本低于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⑤在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按M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增加资本公积0.2亿元。  (3)甲公司于2016年3月31日以2.4亿元取得C公司60%有表决权的股份,能够对C公司实施控制,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当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5亿元。2017年4月3日,甲公司又向C公司其他股东支付价款0.8亿元,取得其持有的C公司20%有表决权的股份;至此,甲公司持有C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当日,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为3.75亿元,公允价值为4亿元。假定C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甲公司相同。据此,甲公司所作的部分会计处理如下:  ⑥个别财务报表中,2017年4月3日增加确认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0.8亿元。  ⑦合并财务报表中,将新取得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C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投资收益。  (4)甲公司为剥离辅业,于2017年5月19日与非关联方企业丙公司签订“一揽子”不可撤销股权转让协议,将全资子公司D转让给丙公司,转让价款为1.5亿元。根据协议,丙公司分两次支付股权转让款,第一次在2017年12月31日前支付0.5亿元,取得D公司20%有表决权的股份;第二次在2018年6月30日前支付1亿元,取得D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  2017年12月27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股权转让款0.5亿元,并将D公司20%有表决权的股份交割给丙公司,股权变更登记手续办理完毕。据此,甲公司所作的部分会计处理如下:  ⑧在201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将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D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在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要求:  (1)根据资料(1),指出甲公司与A公司在会计上的企业合并类型;并逐项判断①至③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2)根据资料(2),判断甲公司合并B公司的购买日,并说明理由。  (3)根据资料(2),分别判断④和⑤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4)根据资料(3),分别判断⑥和⑦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5)根据资料(4),分别判断⑧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主要从事电网调度、变电站、工业控制等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6 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为实现做强做大主业的战略目标,对业务相似、地域互补的能源企业 A 公司实施收购。收购前,甲公司与 A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 A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①2016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 A 公司控股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 10 亿元价款购入 A 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 A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2 亿元,公允价值为 11.3 亿元。②2016 年 3 月 29 日,甲公司向 A 公司控股股东支付了全部价款 10 亿元,并于 2016 年 3 月30 日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 A 公司实施控制。2016 年 3 月 30 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5 亿元,公允价值为 12 亿元;除 W 固定资产外,A 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W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0.2 亿元,公允价值为 0.7 亿元。甲公司为收购 A 公司发生并支付资产评估、审计、法律咨询等直接费用 0.3 亿元。(2)2016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 2 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 B 公司 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 亿元,公允价值为 8 亿元;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 7.2 亿元。据此,甲公司于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7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3)2016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 2 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 B 公司 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 亿元,公允价值为 8 亿元;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 7.2 亿元。据此,甲公司于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7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4)2016 年 10 月 10 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优先股,约定每年按 6%的股息率支付股息(股息实行累积制,且须支付);该优先股 15 年后将被强制赎回。据此,甲公司将该优先股作为权益工具进行会计处理。(5)2016 年 10 月 20 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上涨。甲公司决定对预定 3 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买入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方签订了相关协议。甲公司开展的该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据此,甲公司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进行会计处理。(6)2015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对 50 名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票期权,授予对象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 3 年,即可按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2015 年末,甲公司以对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该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2016 年 12 月 21 日,甲公司公告,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因素变化和公司激励政策调整等因素,遵循法定程序,决定取消原股权激励计划。据此,甲公司在 2016 年末,不再将当期取得的与该股权激励计划有关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并将 2015 年已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的有关服务予以调整。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根据资料(1),判断甲公司与 A 公司的企业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说明理由;指出甲公司合并 A 公司的合并日(或购买日)。

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主要从事电网调度、变电站、工业控制等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6 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为实现做强做大主业的战略目标,对业务相似、地域互补的能源企业 A 公司实施收购。收购前,甲公司与 A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 A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①2016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 A 公司控股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 10 亿元价款购入 A 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 A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2 亿元,公允价值为 11.3 亿元。②2016 年 3 月 29 日,甲公司向 A 公司控股股东支付了全部价款 10 亿元,并于 2016 年 3 月30 日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 A 公司实施控制。2016 年 3 月 30 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5 亿元,公允价值为 12 亿元;除 W 固定资产外,A 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W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0.2 亿元,公允价值为 0.7 亿元。甲公司为收购 A 公司发生并支付资产评估、审计、法律咨询等直接费用 0.3 亿元。(2)2016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 2 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 B 公司 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 亿元,公允价值为 8 亿元;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 7.2 亿元。据此,甲公司于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7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3)2016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 2 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 B 公司 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 亿元,公允价值为 8 亿元;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 7.2 亿元。据此,甲公司于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7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4)2016 年 10 月 10 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优先股,约定每年按 6%的股息率支付股息(股息实行累积制,且须支付);该优先股 15 年后将被强制赎回。据此,甲公司将该优先股作为权益工具进行会计处理。(5)2016 年 10 月 20 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上涨。甲公司决定对预定 3 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买入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方签订了相关协议。甲公司开展的该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据此,甲公司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进行会计处理。(6)2015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对 50 名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票期权,授予对象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 3 年,即可按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2015 年末,甲公司以对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该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2016 年 12 月 21 日,甲公司公告,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因素变化和公司激励政策调整等因素,遵循法定程序,决定取消原股权激励计划。据此,甲公司在 2016 年末,不再将当期取得的与该股权激励计划有关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并将 2015 年已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的有关服务予以调整。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根据资料(1),确定甲公司在合并日(或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指出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是否应确认商誉,并说明理由;确定合并日(或购买日)W 固定资产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

(2017年)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主要从事电网调度、变电站、工业控制等自动化产品的研究、生产与销售。2016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相关资料如下: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甲公司为实现做强做大主业的战略目标,对业务相似、地域互补的能源企业A公司实施收购。收购前,甲公司与A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A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  ①2016年1月1日,甲公司与A公司控股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10亿元价款购入A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A公司7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1.2亿元,公允价值为11.3亿元。  ②2016年3月29日,甲公司向A公司控股股东支付了全部价款10亿元,并于2016年3月30日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A公司实施控制。2016年3月30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1.5亿元,公允价值为12亿元;除W固定资产外,A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W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0.2亿元,公允价值为0.7亿元,甲公司为收购A公司发生并支付资产评估、审计、法律咨询等直接费用0.3亿元。  要求:  1.根据材料(1),判断甲公司与A公司的企业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并说明理由;指出甲公司合并A公司的合并日(或购买日)。要求:  2.根据材料(1),确定甲公司在合并日(或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指出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是否应确认商誉,并说明理由;确定合并日(或购买日)W固定资产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2)2016年5月10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2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B公司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B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7亿元,公允价值为8亿元;B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7.2亿元。  据此,甲公司于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7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3)2014年5月20日,甲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C公司8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C公司实施控制;甲公司对C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6亿元。2016年6月30日,甲公司因战略转型,以0.75亿元价款出售所持有的C公司20%的表决权股份,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该日,C公司自2014年5月20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亿元。  股权出让后,甲公司仍能对C公司实施控制。自2014年5月20日起至本次股权出让前,甲公司一直持有C公司80%的有表决权股份。据此,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出售C公司部分股权取得的价款与所处置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0.35亿元确认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要求:  3.逐项判断资料(2)至(3)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2017年)2016年5月10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2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B公司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B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7亿元,公允价值为8亿元;B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7.2亿元。  据此,甲公司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B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7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要求:判断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甲公司为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主要从事电网调度、变电站、工业控制等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6 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业务相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为实现做强做大主业的战略目标,对业务相似、地域互补的能源企业 A 公司实施收购。收购前,甲公司与 A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 A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①2016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 A 公司控股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 10 亿元价款购入 A 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 A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2 亿元,公允价值为 11.3 亿元。②2016 年 3 月 29 日,甲公司向 A 公司控股股东支付了全部价款 10 亿元,并于 2016 年 3 月30 日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 A 公司实施控制。2016 年 3 月 30 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5 亿元,公允价值为 12 亿元;除 W 固定资产外,A 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W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0.2 亿元,公允价值为 0.7 亿元。甲公司为收购 A 公司发生并支付资产评估、审计、法律咨询等直接费用 0.3 亿元。(2)2016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 2 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 B 公司 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 亿元,公允价值为 8 亿元;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 7.2 亿元。据此,甲公司于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7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3)2014 年 5 月 20 日,甲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 C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C 公司实施控制;甲公司对 C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1.6 亿元。2016 年 6 月30 日,甲公司因战略转型,以 0.75 亿元价款出售所持有的 C 公司 20%的有表决权股份,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该日,C 公司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3 亿元。股权出让后,甲公司仍能对 C 公司实施控制。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起至本次股权出让前,甲公司一直持有 C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据此,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出售 C 公司部分股权取得的价款与所处置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0.35 亿元确认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2016 年 10 月 10 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优先股,约定每年按 6%的股息率支付股息(股息实行累积制,且须支付);该优先股 15 年后将被强制赎回。据此,甲公司将该优先股作为权益工具进行会计处理。(5)2016 年 10 月 20 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上涨。甲公司决定对预定 3 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买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方签订了相关协议。甲公司开展的该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据此,甲公司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进行会计处理。(6)2015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对 50 名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票期权,授予对象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 3 年,即可按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2015 年末,甲公司以对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该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2016 年 12 月 21 日,甲公司公告,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因素变化和公司激励政策调整等因素,遵循法定程序,决定取消原股权激励计划。据此,甲公司在 2016 年末,不再将当期取得的与该股权激励计划有关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并将 2015 年已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的有关服务予以调整。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逐项判断资料(2)至(5)中甲公司所作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单选题甲公司为乙公司的母公司。2012年1月1日,甲公司从本集团外部购入丁公司80%股权(属于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并能够控制丁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购买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账面价值为3800万元,除一项存货外,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该存货的公允价值500万元,账面价值为300万元,2012年度,丁公司将上述存货对外销售60%。 2013年1月1日,乙公司购入甲公司所持丁公司80%股权,实际支付款项3000万元,形成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丁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8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问题。关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按照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时,对于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的确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被合并方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被合并方的账面所有者权益价值应当以其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确定B无论被合并方是否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被合并方的账面所有者权益价值应当以其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确定C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是指被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相对应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账面价值D如果合并前合并方与被合并方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不同的,应首先按照合并方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对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计算确定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