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位于西二旗东北旺北路南侧,建筑面积10 636.0 m2,地下面积1 047.0 m2;地上10层,地下1层,东西长88. 40 m,南北进深12.6 m,檐口高度29.2 m,层高2.8 m,墙厚200 cm。地下室设有消防水池,人防区和非人防区,风机房及4个集水坑。××建筑公司测绘队承担了整个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建筑物轴线测设,施工控制桩测设,基础施工测量,主体结构施工测量。问题(1)试述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2)试述建筑方格网建立的基本要求。(3)建筑物施工放样应具备哪些资料?


××工程位于西二旗东北旺北路南侧,建筑面积10 636.0 m2,地下面积1 047.0 m2;地上10层,地下1层,东西长88. 40 m,南北进深12.6 m,檐口高度29.2 m,层高2.8 m,墙厚200 cm。地下室设有消防水池,人防区和非人防区,风机房及4个集水坑。


××建筑公司测绘队承担了整个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建筑物轴线测设,施工控制桩测设,基础施工测量,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问题


(1)试述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2)试述建筑方格网建立的基本要求。


(3)建筑物施工放样应具备哪些资料?




参考解析

解析:

(1)施工测量基本要求如下(参见3.4考点1)。


①施工测量前,应收集有关测量资料,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明确施工要求,制定施工测量方案。


②大中型的施工项目,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小规模或精度高的独立施工项目,可直接布设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③场区控制网,应充分利用勘察阶段的已有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原有平面控制网的边长,应投影到测区的主施工高程面上,并进行复测检查。精度满足施工要求时,可作为场区控制网使用。否则应重新建立场区控制网。


④新建立的场区平面控制网,宜布设为自由网。控制网的观测数据,不宜进行高斯投影改化,可将观测边长归算到测区的主施工高程面上。


新建场区控制网,可利用原控制网中的点组(由3个或3个以上的点组成)进行定位。小规模场区控制网,也可选用原控制网中一个点的坐标和一个边的方位进行定位。


⑤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应根据场区控制网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控制网的坐标轴,应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主副轴线一致;建筑物的±0高程面,应根据场区水准点测设。


⑥控制网点,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布置图布设,并满足建筑物施工测设的需要。


(2)建筑方格网建立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建筑方格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②方格网点的布设,应与建(构)筑物的设计轴线平行,并构成正方形或矩形格网。


③方格网的测设方法,可采用布网法或轴线法。当采用布网法时,宜增测方格网的对角线;当采用轴线法时,长轴线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点位偏离直线应在180°±5″以内,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其直角偏差应在90°±5″以内。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不应大于2.5″。


④方格网点应埋设顶面为标志板的标石。


⑤方格网的水平角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⑥方格网的边长宜采用电磁波测距仪器往返观测各一测回,并应进行气象和仪器加、乘常数改正。


⑦观测数据经平差处理后,应将测量坐标与设计坐标进行比较,确定归化数据,并在标石标志板上将点位归化至设计位置。


⑧点位归化后,必须进行角度和边长的复测检查。角度偏差值,一级方格网不应大于90°±8″,二级方格网不应大于90°±12″;距离偏差值,一级方格网不应大于D/25 000,二级方格网不应大于D/15 000(D为方格网的边长)。


(3)建筑物施工放样应具备资料如下(参见3.4考点4)。


①总平面图。


②建筑物的设计与说明。


③建筑物的轴线平面图。


④建筑物的基础平面图。


⑤设备的基础图。


⑥土方的开挖图。


⑦建筑物的结构图。


⑧管网图。


⑨场区控制点坐标、高程及点位分布图。



相关考题:

已知某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差额16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为-100亿美元,误差与遗漏为1o亿美元,则该国储备资产增减额为(  )。A.70亿元B.-70亿美元C.+60亿美元D.+27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