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我国某县为了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展农村地籍调查工作。本次地籍调查工作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已有成果,以大比例尺地籍调查成果为基础,查清农村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地类)等,按照统一的宗地编码模式,形成完善的地籍调查成果,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提供依据。同时,做好日常地籍调查及变更登记,保持地籍成果的现势性。农村地籍调查工作主要分为两项内容:一是日常土地权属调查;二是日常地籍测量。本案例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该地区日常地籍测量工作。该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日常地籍测量,要求采用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并计算宗地面积。使用勘丈法等其他方法已发证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在日常地籍测量时,采用解析法重新测量并计算宗地面积。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该地籍调查区总面积约734km2。全测区的地形类别分为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80%;丘陵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86 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2.主要技术依据3.数学基础(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现有测绘成果资料(1)该地区各级行政界线资料。(2)覆盖该地区的国家四等平面控制点资料。(3)该地区最新的1∶1万比例尺地形图。(4)年度变更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统计台账。(5)该地区集体土地地籍调查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档案、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6)该地区城镇地籍调查的调查档案。(7)各个时期的土地登记发证资料。(8)其他相关资料。5.比例尺及分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日常地籍测量,宗地图和地籍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日常地籍测量地籍图采用1∶500比例尺,图形分幅为50cm×50 cm 矩形分幅。[问题]1.日常地籍测绘工作中,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如何进行界址测量?2.日常地籍测绘工作中,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变更包含哪些内容?3.日常地籍测绘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测绘有何区别?试用文字简述地籍调查工作中地籍测绘的工作流程,并简要说明每一个环节的主要工作。

背景:我国某县为了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展农村地籍调查工作。本次地籍调查工作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已有成果,以大比例尺地籍调查成果为基础,查清农村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地类)等,按照统一的宗地编码模式,形成完善的地籍调查成果,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提供依据。

同时,做好日常地籍调查及变更登记,保持地籍成果的现势性。农村地籍调查工作主要分为两项内容:一是日常土地权属调查;二是日常地籍测量。本案例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该地区日常地籍测量工作。

该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日常地籍测量,要求采用解析法实测界址点坐标并计算宗地面积。使用勘丈法等其他方法已发证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在日常地籍测量时,采用解析法重新测量并计算宗地面积。

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该地籍调查区总面积约734km2。全测区的地形类别分为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80%;丘陵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86 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

2.主要技术依据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现有测绘成果资料

(1)该地区各级行政界线资料。

(2)覆盖该地区的国家四等平面控制点资料。

(3)该地区最新的1∶1万比例尺地形图。

(4)年度变更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统计台账。

(5)该地区集体土地地籍调查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档案、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

(6)该地区城镇地籍调查的调查档案。

(7)各个时期的土地登记发证资料。

(8)其他相关资料。

5.比例尺及分幅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日常地籍测量,宗地图和地籍图比例尺不小于1∶2000。

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日常地籍测量

地籍图采用1∶500比例尺,图形分幅为50cm×50 cm 矩形分幅。

[问题]

1.日常地籍测绘工作中,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如何进行界址测量?

2.日常地籍测绘工作中,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变更包含哪些内容?

3.日常地籍测绘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测绘有何区别?试用文字简述地籍调查工作中地籍测绘的工作流程,并简要说明每一个环节的主要工作。


参考解析

解析:1.日常地籍测绘工作中,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如何进行界址测量?

(1)界址点的检查。对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进行日常地籍测绘。

界址点的检查方法一般有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或邻近地物点的距离、解析法检查界址点坐标两种。

检查结果满足界址点测量精度要求的,保留原测量数据。

(2)界址点编号。日常地籍调查时,未废弃的界址点使用原编号,废弃的界址点编号不应重复使用,新增界址点点号,在地籍子区内的最大界址点号后续编。

(3)界址点恢复。已损毁的界标,可根据已有界址点坐标成果,现场采用放样方法恢复界址点,界址点放样的精度应符合界址点测量的精度要求。

(4)宗地分割或边界调整界址测量。

2.日常地籍测绘工作中,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变更包含哪些内容?

日常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变更有:界址点坐标册变更、地籍图及宗地图变更、宗地面积变更、面积汇总表及统计表变更等。

3.日常地籍测绘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测绘有何区别?试用文字简述地籍调查工作中地籍测绘的工作流程,并简要说明每一个环节的主要工作。

日常地籍测绘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测绘相同。地籍测绘主要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基本地籍图测绘、宗地图编制、宗地面积量算与汇总、成果质量检查和成果整理与提交共七项工作。

日常地籍测绘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测绘相同

(1)地籍控制测量,包括地籍首级控制测量及其加密、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两项主要工作。

(2)界址点测量,包括界址点位置的确认和野外界址点测量两项主要工作。

(3)基本地籍图测绘,包括基本地籍图测绘和基本地籍图的编制两项主要工作。

(4)宗地图编制。宗地图一般用32开、16开、8开纸,从基本地籍图上裁切获取,宗地过大或过小时可调整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1∶500、1∶1000、1∶2000等。

(5)宗地面积量算与汇总。

(6)成果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检查、基本地籍图检查、界址点检查、宗地图检查以及面积计算检查。

(7)成果整理与提交。

①技术设计书;

②地籍平面控制成果

③基本地籍图;④宗地图;

⑤界址点成果表;

⑥宗地面积计算成果和面积汇总表;

⑦质量检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

相关考题:

提交的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资料主要包括()。A、初始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B、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总结C、初始地籍调查工作报告D、初始地籍调查的土地权属成果及地籍测量成果E、地籍测量草图资料

初始地籍调查完成后,提交的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资料包括(  )。A.初始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B.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总结C.地籍测量草图资料D.初始地籍调查的土地权属成果E.初始地籍调查工作报告

地籍信息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不包括(  )。A.权属调查的资料B.地籍测量的成果C.农村土地调查的资料D.土地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必要资料

下列关于地籍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法定程序,是土地登记的基础工作B.地籍调查成果是地籍管理的依据和基础C.地籍调查成果具有法律效力D.地籍调查通常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E.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

下列关于地籍调查说法错误的是()A:地籍调查是政府为了确定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现状等基本资料而组成的一项系统性的社会调查工作B:初始地籍调查是在某地区地籍系统建立之后进行的土地登记工作C:地籍调查的资料成果经土地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D:必须按照国家指定的有关规定进行

()是土地登记的基础工作,其资料成果经土地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A:土地统计B:地籍测绘C:地籍调查D:土地权属调查

变更权属调查内容包括重新标定()、绘制宗地草图、调查土地用途、填写变更地籍调查表等工作。A:图根点B:墙角点C:土地权属界址点D:地类界

2015年某市完成了城镇地籍总调查工作,总调查工作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充分利用了现有成果,以高分辨率航空正射影像为基础,查清了每宗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测绘了全市地籍图,建立了地籍数据库。1.利用的资料(1)该市CORS系统及拟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2)2014年底0.2m分辨率航空正射影像数据;(3)2015年初0.5m分辨率卫星正射影像数据;(4)行政界线、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界线数据;(5)地籍权属来源资料(纸质);(6)有效使用权宗地(地块)及权属界线数据;(7)城市规划数据;(8)房产测量数据。2.某处地籍发生了变化,由地块一和地块二合并形成了一个新地块,如图所示。有相应的合法手续,调查是采用全站仪按照一类界址点要求测量了界址点坐标(表)。3.成果验收时,专家查阅了监理检查记录,检查记录中对某块地的工作情况概述如下:“指界时,调查员、本宗地指界人及社区工作人员同时到现场进行指界,由调查员在地籍调查表,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或土地权属争议书上签字盖章确认,由于界址点标石没有按时搬运到现场,调查员对指界人指定的界址点现场设置标石,为方便起见,根据指界结果做好标记,进行事后补设。”问题:1.本次地籍总调查外业调查工作底图应采用哪些资料。2.列表表示合宗后地块界址点点号及坐标值。3.根据检查记录,你认为作业人员操作是否有误?如有说明原因。

地籍测量是指在()的基础上,测定宗地的界址点位置,计算面积并绘制地籍图与宗地图。A、土地登记申请B、土地登记发证C、土地权属审批D、土地权属调查

郊区在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中遗留的集体土地按以下哪种业务类型立项()A、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变更(征地)B、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变更(更正)C、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变更(初始)D、农村地籍更新调查

经权属梳理,补充调查核实集体土地所有权成果有误的按以下哪种业务类型立项()A、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变更(征地)B、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变更(更正)C、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变更(初始)D、农村地籍更新调查

地籍信息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不包括()。A、权属调查的资料B、地籍测量的成果C、农村土地调查的资料D、土地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必要资料

初始地籍调查完成后,提交的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资料包括()。A、初始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B、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总结C、地籍测量草图资料D、初始地籍调查的土地权属成果E、初始地籍调查工作报告

地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通过()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宗地形状及其面积的准确数据,为土地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奠定基础。A、土地登记B、地籍测量C、土地统计D、地籍档案

地籍测量是指在()的基础上,测量宗地的界址位置,计算面积,并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的技术性工作。A、土地登记申请B、土地登记发证C、土地权属审批D、土地权属调查

地籍测量指在()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的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宗地的权属界线、界址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测绘地籍图和宗地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A、土地登记B、土地统计C、土地权属调查D、地籍档案与信息管理

宗地是指土地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是地籍调查和()的基础单元。A、地籍测量B、土地登记C、产权登记D、土地统计

调查人员接收经土地登记人员初审的变更土地登记或初始土地登记申请文件后,对宗地权属状况及界址进行的调查工作是()。A、初始权属调查B、变更权属调查C、初始地籍测量D、变更地籍测量

下列()是关于土地登记程序的正确排序。A、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权属审核注册登记核发证书B、土地登记申请权属审核地籍调查注册登记核发证书C、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注册登记权属审核核发证书D、土地登记申请权属审核注册登记地籍调查核发证书

关于土地登记程序的正确排序是()。A、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注册登记→权属审核→核发证书B、土地登记申请→权属审核→注册登记→地籍调查→核发证书C、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权属审核→注册登记→核发证书D、土地登记申请→权属审核→地籍调查→注册登记→核发证书

单选题地籍测量是指在()的基础上,测定宗地的界址点位置,计算面积并绘制地籍图与宗地图。A土地登记申请B土地登记发证C土地权属审批D土地权属调查

单选题地籍测量指在()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的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宗地的权属界线、界址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测绘地籍图和宗地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A土地登记B土地统计C土地权属调查D地籍档案与信息管理

单选题地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通过()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宗地形状及其面积的准确数据,为土地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奠定基础。A土地登记B地籍测量C土地统计D地籍档案

单选题调查人员接收经土地登记人员初审的变更土地登记或初始土地登记申请文件后,对宗地权属状况及界址进行的调查工作是()。A初始权属调查B变更权属调查C初始地籍测量D变更地籍测量

单选题下列()是关于土地登记程序的正确排序。A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权属审核注册登记核发证书B土地登记申请权属审核地籍调查注册登记核发证书C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注册登记权属审核核发证书D土地登记申请权属审核注册登记地籍调查核发证书

单选题地籍测量是指在()的基础上,测量宗地的界址位置,计算面积,并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的技术性工作。A土地登记申请B土地登记发证C土地权属审批D土地权属调查

多选题提交的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资料主要包括()。A初始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B初始地籍调查技术总结C初始地籍调查工作报告D初始地籍调查的土地权属成果及地籍测量成果E地籍测量草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