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语文学科独立之时,语文课程名称为()和()。

1904年语文学科独立之时,语文课程名称为()和()。

参考解析

相关考题:

语文课程的基础性体现在()。 A、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B、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C、语文素养可以替代其他学科的素养D、学好语文一定能学好其他语言

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课程设置的必要说明,也是语文课程实施的工作指南。()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____和____。

语文课程的特点:() A.语文课程的基础性,语文课程的实践应用。B.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语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C.语文课程的交际性。D.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体现在:() A.语文课程教学的综合性。B.语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C.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性。D.语文课程目标的综合性。E.语文课程资源的综合性。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A.语文素质B.语文素养C.语文能力D.语文知识和能力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根本任务是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规律和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强调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等,这表明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应关注( )A、学科知识的单一性B、学科学习基融上的知识融通C、学科能力的整体发展D、在综合中凸显鲜明的学科特点

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标志着语文学科独立。这一教育文件又称为“癸卯学制”。

根据功能,可将语文课程资源分为()。A校内语文课程资源和校外语文课程资源B素材性语文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语文课程资源C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D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

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标志着语文学科独立。这一教育文件又称为“()”。

1904年语文学科独立之时,语文课程名称为()。A语言和文学B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C汉语和文学D国语和国文

下列属于物质性的语文课程现象的一项是()。A语文课程标准B语文课程评价C语文课程实施D语文教师与学生关系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是()A、课程的综合结构B、整合各学科的综合性课程C、语文学习规律D、语文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是:(),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下列关于语文课程建设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尽可能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B、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C、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D、应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语文课程目标,开发课程资源,形成稳定而不变的实施机制

下列有关语文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B、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C、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摒弃接受式的学习方式D、语文课程应当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语文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物本语文课程资源、()、动态语文课程资源。

填空题语文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物本语文课程资源、()、动态语文课程资源。

单选题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是()A课程的综合结构B整合各学科的综合性课程C语文学习规律D语文学习方式

单选题根据功能,可将语文课程资源分为()。A校内语文课程资源和校外语文课程资源B素材性语文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语文课程资源C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D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

单选题下列关于语文课程建设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尽可能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B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C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D应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语文课程目标,开发课程资源,形成稳定而不变的实施机制

单选题1904年语文学科独立之时,语文课程名称为()。A语言和文学B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C汉语和文学D国语和国文

填空题1904年语文学科独立之时,语文课程名称为()和()。

单选题《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A语文素质B语文素养C语文能力D语文知识和能力

填空题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标志着语文学科独立。这一教育文件又称为“()”。

单选题下列属于物质性的语文课程现象的一项是()。A语文课程标准B语文课程评价C语文课程实施D语文教师与学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