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就是把( )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中。A.世界观教育B.人生观教育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D.共产主义教育
高校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就是把( )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中。
A.世界观教育
B.人生观教育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D.共产主义教育
B.人生观教育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D.共产主义教育
参考解析
解析:高校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中。
相关考题:
在《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课中,主讲人表示加强师范生立德树人工作,应主要把握的第一条是()。 A、用仁爱之心来关怀学生B、用求知之心来改变学生C、用美好品质来影响学生D、用师德风范来影响带动学生
立德树人【背景链接】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是国之大计。2018年9月10日,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一个国家要培养人才,既要育智,更要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提出观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内涵】立德树人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博大精深。总书记2014年和2018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给出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明确答案。立德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格。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教育学生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树人就是要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要培养学生忠于祖国人民的情怀,把自己的人生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二是要培养学生执着的理想信念,让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自己的理想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三是要培养学生扎实的本领,要让学生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世界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扩展国际视野,掌握知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四是要让学生做知行合一的奋斗者。不论事业大小,都要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去做,只要有一分耕耘,就能有一分收获。【重要性】立德树人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主根。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都是一个注重德行兼備的文化大国,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有一种独特的道德修身文化,注重整体利益,坚持爱国主义,推崇“仁爱”原则,倡导言行一致,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践履。道德修身文化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本质就是立德树人,故成为中华民族绵绵不断的灵魂。因此,反复强调立德树人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来教育人,提高广大人民的道德修养水平,以文育人。立德树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要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经济、法治和道德、人才的力量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利于树立人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青少年如果没有立世的道德,没有做事的本领,那么两个百年目标只能是沙滩上的楼阁,实现中国梦更是一厢情愿的呓语。反复强调立德树人,就是要切实把大学生培养好,让大学生“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立德树人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需要。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梦,少年追梦,则国家兴旺。共同坚守理想信念,追逐百年以来的中国梦想,希望在少年,重任则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伟大中梦的必然需要。【对策措施】立德树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要切实增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敬畏讲台、珍惜讲台、热爱讲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真讲好每一堂课。开展教职工全员针对性培训,从政治与人文关怀、教学与科研能力、学科交叉创新等方面着力提升教师立德树人能力,促进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立德树人,需塑造人格。应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要牢固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热情,如此才能回归教育本真,润物无声式地将国家层面的价值导向、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深深植入学生的心灵。立德树人,需实践锻炼。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向好向善的校园文化,都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活印刻在学生思维中;通过开发实践课程,组织实践活动,让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互动,才能施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更好地向其传递知识之外的法治意识、科学精神、人文情怀。教育要正本清源,创新立德树人机制。把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先进表彰与奖励等方面,用“德”字来评价教师,以“德”字来和监督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促进教师精力首先集中在立德树人上;建立“三全育人”教育成效评价机制,将立德树人元素纳入职责要求和考核内容,制定激励措施,使得“三全育人”变被动为主动,进而走向行动自觉;建立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首先在立德树人中实践、资源首先在立德树人中配置、教学条件首先在立德树人中使用等机制,使得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真正成为高校的中心工作。
2017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 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 A.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成长发展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引领B.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C.以理想信念为根本,以学生成长发展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D.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学生成长发展为引领
立德树人【热点背景】 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个国家要培养人才,既要育智,更要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 [权威论述]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选自资治通鉴第一卷 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习近平 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习近平 立德树人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高校的“生命线”。——习近平 [内涵] 立德树人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和2018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给出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明确答案。 立德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格。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教育学生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 树人就是要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要培养学生忠于祖国人民的情怀,把自己的人生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二是要培养学生执着的理想信念,让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自己的理想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三是要培养学生扎实的本领,要让学生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世界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扩展国际视野,掌握知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四是要让学生做知行合一的奋斗者。不论事业大小,都要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去做,只要有一分耕耘,就能有一分收获。 [重要性] 立德树人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主根。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都是一个注重德行兼備的文化大国,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有一种独特的道德修身文化,注重整体利益,坚持爱国主义,推崇“仁爱”原则,倡导言行一致,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践履。道德修身文化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本质就是立德树人,故成为中华民族绵绵不断的灵魂。因此,反复强调立德树人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来教育人,提高广大人民的道德修养水平,以文育人。 立德树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要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经济、法治和道德、人才的力量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利于树立人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青少年如果没有立世的道德,没有做事的本领,那么两个百年目标只能是沙滩上的楼阁,实现中国梦更是一厢情愿的呓语。反复强调立德树人,就是要切实把大学生培养好,让大学生“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立德树人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需要。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梦,少年追梦,则国家兴旺。共同坚守理想信念,追逐百年以来的中国梦想,希望在少年,重任则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伟大中梦的必然需要。 [对策措施] 立德树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要切实增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敬畏讲台、珍惜讲台、热爱讲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真讲好每一堂课。开展教职工全员针对性培训,从政治与人文关怀、教学与科研能力、学科交叉创新等方面着力提升教师立德树人能力,促进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立德树人,需塑造人格。应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要牢固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热情,如此才能回归教育本真,润物无声式地将国家层面的价值导向、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深深植入学生的心灵。 立德树人,需实践锻炼。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向好向善的校园文化,都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活印刻在学生思维中;通过开发实践课程,组织实践活动,让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互动,才能施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更好地向其传递知识之外的法治意识、科学精神、人文情怀。 教育要正本清源,创新立德树人机制。把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先进表彰与奖励等方面,用“德”字来评价教师,以“德”字来和监督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促进教师精力首先集中在立德树人上;建立“三全育人”教育成效评价机制,将立德树人元素纳入职责要求和考核内容,制定激励措施,使得“三全育人”变被动为主动,进而走向行动自觉;建立学校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首先在立德树人中实践、资源首先在立德树人中配置、教学条件首先在立德树人中使用等机制,使得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真正成为高校的中心工作。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 1. 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 2. 坚持立德树人 培养有用之才 3. 立德树人 铸就教育强国 [精彩开头] 示例一 当前高等教育正受到多样化社会思潮、市场逐利、网络新媒体等影响。一些高校存在对我国高校发展目标要求把握不到位、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等现象;一些高校在阵地管理中也存在薄弱环节。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成为当前高校建设的首要任务。 示例二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借助于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既有真才实学,又不断增进个人道德修养、社会担当、家国情怀,这样才能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示例三 教育强则国家强,人才兴则民族兴。“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 [精彩结尾] 示例一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目前,我国高校共有2852所,在校生达3647万人。这是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让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部署要求,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向新境界,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示例二 筑牢阵地,立德树人,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高校重任在肩。全国高校及相关部门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激励广大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用青春抒写时代,用奋斗开创未来。 [申论范文] 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正值我国第三十四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工作要求、作出战略部署,为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进入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立德首先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自信”,肩负时代重任,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以高远的志向砥砺奋斗精神,在人生道路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必成于实。立德也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开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还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又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从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到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再到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抓手。 实现立德树人,离不开教育体系的制度支撑。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只有让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都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才能聚焦聚力、取得实效,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人才培养筑牢更高水平、更加科学的制度基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优秀人才,必须有优秀教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必将汇聚起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培养大批德才兼备、担当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高校教师要坚持(),遵守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不得从事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A、爱国守法,严以律己B、敬业爱生,教书育人C、育人为本,立德树人D、严谨治学,学术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