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电能表误差是否合格,一律按每一功率下两次误差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为准。

测定电能表误差是否合格,一律按每一功率下两次误差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为准。


参考答案和解析
错误

相关考题:

每一测风地点风速至少测定三次,三次测定误差不得超过3%,并求其平均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复费率电能表可通过走字试验,连续运行。根据电台报时声,每隔()测定1次计时误差,取3次测定的平均值,即为平均日计时误差。 A、24hB、72hC、6hD、48h

低功率因数表,除在()的条件下,测定误差外,还应测定()

用标准功率表测量调定的恒定功率,同时用标准测时器测量电能表在恒定功率下转若干转所需时间,这时间与恒定功率的乘积所得实际电能与电能表测定的电能相比较,即能确定电能表的相对误差,这就叫瓦秒法。

电能表在误差调整好后,应怎样测定基本误差?

对于一只2.0级电能表,某一负载下测定的基本误差为+1.146%,修约后的数据应为1.16。

电能表在每一负载下测定基本误差,都至少应读取两次数据。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负载下测定的实际值,但对有明显错误的读数应该舍去。

有一只0.2级电能表,当测定的基本误差为0.310%时,修约后的数据应为0.30%。

在现场测定电能表基本误差时,若负载电流低于被检电能表基本电流的30%时,不宜进行误差测定。

一组测定值中,测定值与均值之差的平均值()A、平均误差B、标准偏差C、绝对误差D、相对误差E、变异系数

规程规定,做基本误差实验时,在每一负载下,至少做两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如算得的相对误差等于该表误差限的80%~120%,应再做两次测量,取这两和前几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什么是电能表的实负荷误差测定?

检定时,判断电能表的相对误差是否超过允许值,一律以()的结果为准A、调前误差B、调后误差C、化整后D、平均误差。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校验,测定被检电能表运行负荷点的(),误差应取三次的算术平均值并且化整。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

多次测定平均值的随机误差,比单次测定的随机误差大。

多次测定平均值的随机误差比单次测定值的随机误差大。()

系统误差是大小和正负可测定的误差,可通过增加测定次数,取平均值加以消除。

判断某化验员标定的标准溶液四平行测定值是否有效,应看()。A、其测定结果极差与平均值是否大于0.2%B、其测定结果的平均误差是否大于0.1%C、其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是否大于0.1%D、其测定结果极差与平均值之比是否小于0.1%

仪表在参比条件下测定上升时的误差、下降时的误差及二者平均值,三者哪个是基本误差?

对低功率因数表,除在额定cosΦ(或cosΦ=1.0)的条件下测定误差外,还应测定角误差。

对运行中的电能表,现场检验项目有()A、检查电能表和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确B、在实际运行中测定电能表的误差C、在实际运行中测定互感器的误差D、检查计量差错和不合理的计量方式

检定一块1.0级电能表时,在某一负载下重复测定3次所得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0.7501,经数据化整后误差的平均值是0.8。

判断被检电能表、互感器的误差是否超过规定误差限值,应以修约前原始的数据为准。

在测定电能表基本误差时,如果在某一负载下两次测得误差的平均值等于()基本误差限,应该再测两次,取这两次和前两次测得误差的平均值作为电能表的基本误差。A、80~120%B、60~100%C、90~110%D、60~120%

通常,在测定电能表基本误差时,在改变负载电流值后,一般必须在该负载电流下运行一段时间后,使电能表转速稳定,才可以测定电能表的基本误差,这主要是为了减少()影响的附加误差。A、自热B、温度C、冲击负载D、波形

电能表在每一负载下测定基本误差,至少应读三次

判断电能表的相对误差是否超过允许值,一律以化整后的结果为准

现场检验电能表时,当负载电流低于被检验电能表标定电流20%或功率因数低于0.5时不宜进行误差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