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结构设计时吸油管和回油管应当尽量相距远;两管之间用隔板隔开,隔板高度最好为箱内油面高度的()(填x/x,即表示几分之几)。

油箱结构设计时吸油管和回油管应当尽量相距远;两管之间用隔板隔开,隔板高度最好为箱内油面高度的()(填x/x,即表示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和解析
隔板

相关考题:

液压装置工作油箱油位高度以( )为宜。A.约1/2油箱高B.不超过箱内隔板C.停泵时液位不超过80%油箱高度D.工作时液位约为80%油箱高度

关于液压系统的工作油箱,下列说法错的是 A.回油管出口45°切口使出油朝向箱壁B.泄油管岀口必须在液面下足够深度以防带入空气考愆C.吸油管常与回油管,泄油管置于隔板两侧D.通气孔应设空气滤网及孔罩

关于液压装置工作油箱的以下说法中错的是() A.通气孔应设滤网B.箱底宜做成凹形C.泄油管出口可在油面之上D.内隔板应高出油面

液压系统的油箱内隔板的高度()。 A.应高出油面B.约为油面高度的1/2C.约为油面高度的3/4D.可以不设

燃油箱洗油筒在燃油油箱左侧中部伸进燃油箱底部,吸油筒内安装着吸油管和回油管。吸油管为一渐扩喇叭口,回油管与吸油管平行装在吸油筒内,伸放油箱底部,回油管端部弯成丁形,回油口正对吸油喇叭口安装。因为回油有一(),有利于吸油。A、剩余压力B、过剩压力C、喷流压力D、喷射压力

液压油箱中回油管的管端要放置在油面的()。

液压泵吸油管和液压系统回油管在油箱中的开口相距太近,回油搅成气泡被吸入油泵,产生低速运动爬行。

油箱内久加热器应设置在()侧。A、进油管B、回油管C、低压管

油箱内油面过低或吸油管道漏气,可导致油泵的排量不足,泵压上不去。

油箱内使用的加热器应设置在()侧。A、进油管B、回油管C、低压管D、高压管

吸油管路上应有过滤器;回油管应插入油箱的油面(),以防飞溅形成泡沫和混入空气。A、以上B、以下C、任意位置

安装液压系统的油管时,吸油管不得()以免吸入空气,应装紧各个接头;注意一般液压泵的吸油高度应不大于()mm,否则吸油困难;安装回油管时要注意油管应插入油面();一般全部油管应分()安装。

液压装置工作油箱油位高度以()为宜。A、约1/2油箱高B、不超过箱内隔板C、停泵时液位不超过80%油箱高度D、工作时液位约为80%油箱高度

关于液压装置工作油箱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气孔应设滤网B、箱底宜做成凹形C、泄油管出口可在油面之上D、内隔板应高出油面

液压系统油箱内的隔板()A、应高出油面B、约为油面高度的一半C、约为油面高度2/3D、可以不设

液压装置的工作油箱油位高度以()为宜。A、约1/2油箱高B、不超过箱内隔板C、停泵时液位不超过80%油箱高度D、工作时液位约为80%油箱高度

液压装置工作油箱油位高度以()为宜。A、约1/2油箱高B、不超过箱内隔板C、停泵时不超过80%油箱高D、工作时约80%油箱高

油箱内焊有隔板,使回油区和吸油区分开,隔板的高度一般为油位高度的()。A、二分之一B、四分之三C、四分之一D、五分之二

油箱的有效容量指油面高度为油箱高度的()时油箱内所储存油液的容积。

液压油泵吸油管或吸油滤网堵塞,油的粘度过高及油箱内油面过低时,都可能是引起油泵不工作的原因。

填空题液压油箱中回油管的管端要放置在油面的()。

填空题安装液压系统的油管时,吸油管不得()以免吸入空气,应装紧各个接头;注意一般液压泵的吸油高度应不大于()mm,否则吸油困难;安装回油管时要注意油管应插入油面();一般全部油管应分()安装。

单选题液压装置的工作油箱油位高度以()为宜。A约1/2油箱高B不超过箱内隔板C停泵时液位不超过80%油箱高度D工作时液位约为80%油箱高度

单选题关于液压装置工作油箱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气孔应设滤网B箱底宜做成凹形C泄油管出口可在油面之上D内隔板应高出油面

单选题关于液压系统的工作油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回油管出口45°切口使出油朝向箱壁B泄油管出口必须在液面下足够深度以防带入空气C吸油管常与回油管、泄油管置于隔板两侧D通气孔应设空气滤网及孔罩

单选题油箱内焊有隔板,使回油区和吸油区分开,隔板的高度一般为油位高度的()。A二分之一B四分之三C四分之一D五分之二

单选题液压系统油箱内的隔板()。A应高出油面B约为油面高度的一半C约为油面高度2/3D可以不设

判断题油箱内油面过低或吸油管道漏气,可导致油泵的排量不足,泵压上不去。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