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计抵扣表述错误的是( )。A.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B.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性服务业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C.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不得结转下期抵减D.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生活性服务业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

下列关于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计抵扣表述错误的是( )。

A.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B.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性服务业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C.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不得结转下期抵减
D.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生活性服务业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

参考解析

解析: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部结转下期抵减。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本公告所称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邸政服务、电信服务、规代服务、生活服务B、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新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C、纳税人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后,当年内如果有需要传调整的,可以再调整D、纳税人可计提但未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可在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当期一并计提

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抵减应纳税额。 A、10%B、20%C、30%D、40%

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A、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B、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C、公务人员D、教师

下列有关加计抵减政策说法正确的有()。 A、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B、自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C、纳税人需就其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提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声明》D、纳税人以后年度如继续适用加计抵减政策需再次提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声明》

加价抵减政策是指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抵减应纳税额。 A、10%B、15%C、11%D、13%

符合条件的从事生产、生活服务业一般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多少,用于抵减应纳税额? A、13%B、11%C、10%D、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计抵减政策中提及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的是()。 A提供短信和彩信服务B信息技术服务C文化创意服务D修缮服务

提供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生产、生活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以下哪项不属于四项服务?() A邮政服务B电信服务C现代服务D金融服务

提供()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生产、生活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A邮政服务B电信服务C现代服务D生活服务E金融服务

根据规定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享受加计抵减政策,所称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 )的纳税人。 A、30%B、50%C、60%D、80%

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 ),抵减应纳税额。 A.1%B.10%C.20%D.30%

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 )的纳税人。 A.10%;B.20%;C.30%;D.50%;

下列关于项目型生产过程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物料凝固 B、 物料投入大C、重复生产D、生产的适应性强

下列关于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计抵扣表述错误的是( )。A.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B.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C.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不得结转下期抵减D.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

关于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加计抵减政策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运输服务、建筑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B.纳税人符合加计抵减条件的,应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2%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C.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D.纳税人按照现行规定计算抵减前的一般计税方法下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部清零,不能结转下期抵减

根据规定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享受加计抵减政策,所称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 )的纳税人。 A.30%B.50%C.60%D.80%

下列各项中符合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规定的有( )。 A.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B.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30%的纳税人C.纳税人可计提但未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可在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当期一并计提D.纳税人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后,当年内不再调整,以后年度是否适用,根据上年度销售额计算确定

下列关于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计抵扣表述错误的是( )。A.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B.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性服务业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C.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不得结转下期抵减D.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生活性服务业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

下列关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提供邮政服务.建筑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可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B.按照现行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C.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以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抵减应纳税额至零D.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把服务业分为()两大类。A、传统服务业B、生产性服务业C、生活性服务业D、现代服务业

下列关于生活性服务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B、主要指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的服务业C、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系统的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调查统计机制D、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是衡量生活性服务业总体服务质量水平的宏观指标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营改增服务业应以提价方式为主降低税负B、营改增交通运输业应以抵扣方式为主降低税负C、营改增服务业应以抵扣方式为主降低税负D、营改增交通运输业应以提价方式为主降低税负

多选题下列关于政府补助主要形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财政拨款B财政贴息C税收返还D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

多选题下列关于加计抵减政策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符合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应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B按照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计提加计抵减额C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D纳税人当期可实际抵减加计抵减额,不得超过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E未抵减完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不得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不定项题关于甲企业购进M项目用装修材料进项税额85000元处理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当月允许抵扣 60%B当月允许全部抵扣C不允许抵扣D当月允许抵扣 40%

单选题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 ),抵减应纳税额。A3%B9%C10%D13%

单选题关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加计摊销额的会计处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B属于非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C属于非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D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多选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营改增服务业应以提价方式为主降低税负B营改增交通运输业应以抵扣方式为主降低税负C营改增服务业应以抵扣方式为主降低税负D营改增交通运输业应以提价方式为主降低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