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内的管道应涂符合规定的颜色和标志,并标明供热介质()。A温度B介质性质C流动方向D介质的压力

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内的管道应涂符合规定的颜色和标志,并标明供热介质()。

A温度

B介质性质

C流动方向

D介质的压力


参考解析

相关考题:

《安规》(热力和机械部分)规定,下列是气瓶的涂色和标志,错误的是:()。 A.氧气瓶应涂天蓝色,用黑颜色标明“氧气”字样B.氧气瓶应涂中灰色,用黑颜色标明“氧气”字样C.乙炔气瓶应涂白色,并用红色标明“乙炔”字样D.乙炔气瓶应涂白色,并用黑色标明“乙炔”字样E.氧气瓶应涂黑色,用白色标明“氧气”字样

供热系统的泵站与热力站运行前的检查,泵站、热力站内所有阀门应开关灵活、无泄漏,附件齐全可靠,换热器、除污器经清洗无堵塞。()

全厂供热的中枢是( )。A.热电站 B.锅炉房 C.热力站 D.供热管道

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内的管道应涂符合规定的颜色和标志,并标明供热介质()。A.温度B.介质性质C.流动方向D.介质的压力

热水热力网供水管道上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供热介质的汽化压力,并应留压力( )kPa。A.10~20B.20~40C.30~50D.40~60

不同介质的管线,应涂以不同的颜色,并注明介质名称和输送方向;各种气体、液体管道的识别色,应符合《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GB、7231)的规定。

供热系统按热媒的循环方式和管道连接方式分若干形式,以下四种供热系统形式中哪种是不对的?A、重力循环热水供热系统B、机械循环热水供热系统C、低压蒸气供热系统D、低压热风供热系统

采暖供热管道的最小保温层厚度()。A、与管道直径有关,与供热媒质温度有关,与系统供热面积有关B、与管道直径有关,与供热媒质温度有关,与系统供热面积无关C、与管道直径无关,与供热媒质温度无关,与系统供热面积有关D、与管道直径无关,与供热媒质温度有关,与系统供热面积有关

热水热力网供水管道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供热介质的汽化压力,并应留()的富余压力。A、10~20kPaB、20~30kPaC、30~60kPaD、30~50kPa

热水供热系统管道水力计算不包括下列()内容。A、确定管道是否要保温B、确定供热系统各管段的管径C、确定热源循环水泵、热力分配站循环水泵、中继泵站的流量和扬程D、分析供热系统正常运行的压力工况

完整的供热系统应包括(),热力管网,热用户三部分。

供热建筑面积大于()的供热系统应采用多热源供热,且各热源热力干线应连通。A、800×104m2B、1000×104m2C、2000×104m2

市政供热管网系统包括输送热媒的管道、管道附件,大型供热管网。

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内的管道应涂符合规定的颜色和标志,并标明供热介质()。A、温度B、介质性质C、流动方向D、介质的压力

热力站内的供热设备管道及附件()。A、应不保温B、应保温C、无所谓

水热力网系统中,依据被加热介质需热量的变化来改变供热系统中散热器放热量的总体手段称为()。A、中央调节B、局部调节C、混合调节D、供热调节

根据二级热网对供热介质参数要求的不同,热力站可分为换热型热力站和分配型热力站。

所有的供热系统都是由()组成。A、热源、水源B、热源、供热管道和热用户C、热用户D、供热管道

热力系统的箱类容器如疏水箱、疏水扩容器、低位疏水箱都应保温,并涂与管道颜色相同的油漆,水箱内壁应涂以防腐漆。

单选题供热系统按热媒的循环方式和管道连接方式分若干形式,以下四种供热系统形式中哪种是不对的?A重力循环热水供热系统B机械循环热水供热系统C低压蒸气供热系统D低压热风供热系统

单选题采暖供热管道的最小保温层厚度()。A与管道直径有关,与供热媒质温度有关,与系统供热面积有关B与管道直径有关,与供热媒质温度有关,与系统供热面积无关C与管道直径无关,与供热媒质温度无关,与系统供热面积有关D与管道直径无关,与供热媒质温度有关,与系统供热面积有关

单选题热力站内的供热设备管道及附件()。A应不保温B应保温C无所谓

单选题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内的管道应涂符合规定的颜色和标志,并标明供热介质()。A温度B介质性质C流动方向D介质的压力

单选题供热建筑面积大于()的供热系统应采用多热源供热,且各热源热力干线应连通。A800×104m2B1000×104m2C2000×104m2

判断题供热介质设计温度高于50℃的热力管道、设备、阀门均应保温。A对B错

单选题热水热力网供回水管道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供热介质的汽化压力,并应保留()的富裕压力。A3kPa~5kPaB10kPa~50kPaC30kPa~50kPaD300kPa~500kPa

单选题所有的供热系统都是由()组成。A热源、水源B热源、供热管道和热用户C热用户D供热管道

单选题热水供热系统管道水力计算不包括下列()内容。A确定管道是否要保温B确定供热系统各管段的管径C确定热源循环水泵、热力分配站循环水泵、中继泵站的流量和扬程D分析供热系统正常运行的压力工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