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人工瓣膜置换术B.直视分离术C.闭式分离术D.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狭窄合并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应首选的治疗方法为( )

A.人工瓣膜置换术
B.直视分离术
C.闭式分离术
D.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狭窄合并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应首选的治疗方法为( )

参考解析

解析: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为单纯性二尖瓣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瓣叶活动度好、无明显钙化、瓣下结构无明显增厚的患者效果更好。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的指征为:①严重瓣叶和瓣下结构钙化、畸形,不宜做分离术者;②二尖瓣狭窄合并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者。

相关考题:

女性,25岁,已婚未育,有风湿性心脏病史,诊断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近期发生房颤心律,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左房内血栓,拟行二尖瓣置换术。如患者有生育要求,医生应建议患者接受哪种人工瓣膜置换术A.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B.人工生物瓣膜置换术C.二尖瓣成形术D.主动脉瓣成形术E.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

男性,46岁,左前胸受外力撞击伤后出现急性左心功能代偿不全的临床表现,心脏超声检查示二尖瓣后瓣部分腱索断裂致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临床具有外科手术指征,术中手术医生应首先考虑行哪种瓣膜手术A.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B.人工生物瓣膜置换术C.二尖瓣成形术D.主动脉瓣成形术E.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

一般来讲,瓣膜置换术时人工瓣膜与术中测量的瓣口直径做比较,应是A、小4mmB、小2mmC、一样大D、大2mmE、大4mm

瓣膜置换术时,一般来讲人工瓣膜与术中测量的瓣口直径作比较应是A.小4mmB.小2mmC.一样大D.大2mmE.大4mm

患者合并有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则治疗首选A.抗凝治疗B.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C.二尖瓣分离术D.主动脉瓣膜置换术E.人工心脏置换术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最常用的抗凝药物是( )A.华法林B.阿司匹林C.肝素钠D.硫酸氢氯吡咯雷E.低分子肝素钙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最常用的抗凝药物是A.肝素B.阿司匹林C.醋酸香豆素D.华法林E.多潘立酮

根本性解决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手段是()。A、人工瓣膜置换术B、抗风湿治疗C、并发症治疗D、介入治疗E、抗凝治疗

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但瓣膜损害加重,心衰药物难以控制,此时应采取A.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B.经皮瓣膜球囊扩张术C.心脏移植D.人工起搏器植入术E.人工瓣膜置换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下列何种情况可首选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A.心脏瓣膜置换手术B.轮状病毒性腹泻C.昏迷D.人工关节置换术E.甲状腺切除手术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最常用的抗凝药物是A、肝素B、华法林C、新抗凝片D、阿司匹林E、潘生丁

女性,32岁。因劳力性心慌、气急3年,体检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瓣膜轻度增厚,开放呈鱼嘴状,瓣口面积0.8cm,腱索稍增粗,其他瓣膜正常如果患者合并有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进一步治疗首选A.药物治疗B.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C.二尖瓣分离术D.人工瓣膜置换术E.人工心脏置换术

发生于人工瓣膜置换术后70天以内者为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A对B错

真菌性心内膜炎不是人工瓣膜置换术的指征A对B错

发生于人工瓣膜置换术后___________以内者为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___________以后者为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早期者,致病菌约1/2为___________,晚期者以___________最常见。

区分早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的时间是()A置换术后一年B置换术后90天C置换术后30天D置换术E换术后60天

发生于人工瓣膜置换术后70天以内者为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最常见的抗凝药物是()。A、肝素B、潘生丁C、新抗凝片D、阿司匹林E、华法林

简述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适应症。

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或(),在适当病例可作人工瓣膜置换术。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并发症包括哪些?

判断题真菌性心内膜炎不是人工瓣膜置换术的指征A对B错

单选题区分早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的时间是()A置换术后一年B置换术后90天C置换术后30天D置换术E换术后60天

问答题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并发症包括哪些?

判断题发生于人工瓣膜置换术后70天以内者为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A对B错

填空题发生于人工瓣膜置换术后___________以内者为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___________以后者为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早期者,致病菌约1/2为___________,晚期者以___________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