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地震设防城市的道路规划设计表述,错误的是()A:城市主要道路与对外公路保持畅通B: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向后退10米~15米C:在立体交叉口与对外公路衔接的城市道路,宜采用上跨式D:宜采用柔性路面
下列关于地震设防城市的道路规划设计表述,错误的是()
A:城市主要道路与对外公路保持畅通
B: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向后退10米~15米
C:在立体交叉口与对外公路衔接的城市道路,宜采用上跨式
D:宜采用柔性路面
B: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向后退10米~15米
C:在立体交叉口与对外公路衔接的城市道路,宜采用上跨式
D:宜采用柔性路面
参考解析
解析:地震设防城市在立体交叉口与对外公路衔接的城市道路上使用跨式不符合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地震烈度的说法,( )有误。A.地震设计烈度是指某一地区一百年内可能遭遇的最大烈度B.地震基本烈度是当地抗震设防的主要依据C.地震烈度有基本烈度与设计烈度之分D.地震烈度在9度以上地区则不宜选做城市用地
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编制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时,必须遵守《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其中抗震设防区是指( )。A.地震基本烈度五度及五度以上地区B.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区C.地震基本烈度四度及四度以上地区D.地震基本烈度三度及三度以上地区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道路系统与道路交通设施的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系统应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他市政公用设施提供空间B.全市车站、码头的交通集散广场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07~0.10㎡计算C.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应与路段的通行能力相协调,侧面转弯应设有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D.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对规划人口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
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在规划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时,同时确定的道路绿地率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B.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C.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D.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根据《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1994)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总体阶段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在规划实施过程及远景发展中,应调查研究并预测地质条件变化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B.总体规划勘察报告的内容应包括综合分析规划区内各场地工程地质(地形、岩土性质、地下水、动力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等)的特性及其与工程建设的相互关系C.对于地震区的城市,应调查了解规划区的地震地质背景和地震基本烈度,对地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规划区,尚应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D.应对规划区内各场地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作出评价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道路系统与道路交通设施的相关规定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城市道路系统应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他市政公用设施提供空间B:全市车站、码头的交通集散广场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07~0.10m2计算C: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应与路段的通行能力相协调,侧面转弯应设有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D: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对规划人口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
下列关于城市道路设计要求中,不符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是( )。A.公共建筑的出入口宜设在主干路两侧B.次干路两侧可以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C.支路应该满足公共交通线路行驶的要求D.地震设防城市的立体交叉口宜采用下穿式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抗震防灾区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范围应当与中心城区一致B.规定所称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区C.规定所称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D.规定所称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活动峰值加速度大于等于0.10g的地区
下列关于地震震级及抗震设防说法错误的是(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B.一次地震有多个地震烈度C.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5、6、7、8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D.我国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以下关于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的说法,( )是正确的。A.6度抗震设防烈度对应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B.7度抗震设防烈度对应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C.8度抗震设防烈度对应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40D.9度抗震设防烈度对应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50
根据《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规定,对于地震区的城市,应调查了解规划区的地震地质背景和地震基本烈度,对地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度的规划区,尚应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A、3B、5C、6D、7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一般可取下列()烈度。()A、《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对应的地震烈度C、采用建设单位指定的烈度D、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采用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
下列关于城市设计的表述,错误的是()。A、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设计基本上依附于城市规划B、城市设计正在逐渐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C、城市设计常用于表达城市开发意向和辅助规划设计研究D、我国的规划体系中,城市设计主要作为一种技术方法存在
单选题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下列关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的抗震设防标准、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抗震防灾措施应当列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作为编制城市详细规划的依据B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但其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之后进行C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按照城市规模、重要性和抗震防灾的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种模式D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及七度以上地区的大城市应按照甲类模式编制
单选题关于城市桥梁抗震设计,错误的是()。A抗震设防分为甲、乙、丙、丁四类B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桥梁,必须进行抗震设防C丁类桥梁抗震措施均应符合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要求D当地震基本烈度为6-8度时,甲类桥梁应按对应的基本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单选题下列关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表述,错误的是( )。A城市的不同区位、不同地段均要采用“小街坊密路网”B不同等级的道路有不同的交叉口间距要求C城市道路系统是组织城市各种功能用地的骨架D城市道路系统应有利于组织城市景观
单选题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抗震防灾区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范围应当与中心城区一致B规定所称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基本烈度6度及6度以上地区C规定所称地震设防区,是指地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D规定所称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活动峰值加速度大于等于0.1g的地区
多选题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一般可取下列()烈度。()A《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对应的地震烈度C采用建设单位指定的烈度D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采用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
单选题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没有严格区别B工业革命后,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初期包含了城市设计的内容C西方城市美化运动是现代城市设计概念的渊源之一D城市设计是包含了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的学科
单选题下列关于城市设计的表述,错误的是()。A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设计基本上依附于城市规划B城市设计正在逐渐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C城市设计常用于表达城市开发意向和辅助规划设计研究D我国的规划体系中,城市设计主要作为一种技术方法存在
单选题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编制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时,必须遵守《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其中抗震设防区是指()。A地震基本烈度五度及五度以上地区B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区C地震基本烈度四度及四度以上地区D地震基本烈度三度及三度以上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