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放线时,为防止静电伤害,牵张设备和导线必须()。A接地良好B连接可靠C绝缘D固定

张力放线时,为防止静电伤害,牵张设备和导线必须()。

A接地良好

B连接可靠

C绝缘

D固定


参考解析

相关考题:

关于牵张训练作用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A、牵张训练有可能防治肌力失衡B、牵张训练使肌肉的初长度变长,所做的功则变小C、牵张训练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反射性地提高肌肉的兴奋性D、牵张训练使肌肉的初长度变长,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和缩短力变大E、牵张训练有可能刺激肌肉内的感觉运动器官--肌梭,以调整肌张力

牵张训练基本方法中,"患者利用自身重量为牵张力量进行的一柔韧性训练"属于A.主动抑制B.自我牵张C.手法被动牵张D.重锤被动牵张E.滑轮系统被动牵张

患者利用自身重量为牵张力量进行的是A、手法被动牵张B、机械被动牵张C、主动抑制D、自我牵张E、被动抑制

牵张训练程序中错误的是A.患肢舒适体位B.在牵张前必须采用冷疗C.稳定抓握所需治疗关节的远端和近端D.牵张力量轻柔、缓慢、持续E.治疗后逐渐放松力量

采用张力放线时,牵张机的地锚抗拔力应是正常牵引力的()倍。A1~2;B2~3;C3~4;D4~5。

张力放线后紧线时应先收紧张力较大、弧垂较小的子导线。A对B错

当放线张力控制不当,线径拉细时,导线电阻变大。

张力放线每相导线放完,因在牵张机前将导线临时锚固,为了防止导线因风振而引起疲劳断股,锚线的水平张力不应超过导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A、26%B、20%C、16%D、10%

采用张力放线时,牵张机的地锚抗拔力应是正常牵引力的()倍。A、1~2;B、2~3;C、3~4;D、4~5。

张力放线时()应接地。A、牵引机、张力机B、导线轴架车C、牵引绳和导线D、被跨电力线路两侧放线滑车

张力放线中如何防止导线磨损?

张力放线前由专人检查()工作。A、牵引设备及张力设备的锚固应可靠,接地应良好。B、牵张段内的跨越架结构应牢固、可靠。C、通信联络点不得缺岗,通信应畅通。D、转角杆塔放线滑车的预倾措施和导线上扬处的压线措施应可靠。E、交叉、平行或邻近带电体的放线区段接地措施应符合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安全规定。

放线时应保证线轴出线与张力机进线导向轮在()直线上,导线不得与线轴边沿摩擦。换线轴时,应防止导线与张力机、线轴架的硬、锐部件接触。A、平行B、垂直C、两条D、一条

根据《750kv架空送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DL/T5343-2006),张力放线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导线磨伤,下列()部位采取隔离措施保护导线。A、导线局部落地,地面能磨伤导线时,应在地面铺木板、木棒或草袋等B、卡线器附近的导线上应套橡胶管,与导线近距离平行的锚绳应套橡胶管或挂胶C、导线与钢丝绳、导线与导线交叉处,应垫木板或木棒D、每相导线放完,在牵、张机前将导线临时锚固。锚线水平张力最大不得超过导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26%

在接触设备,手拿插板、单板、IC芯片等之前,为防止人体静电损坏敏感元器件,必须佩戴防静电手腕。

导线的瞬时拉断力除以安全系数为导线的()。A、水平张力B、最大许用张力C、平均运行张力D、放线张力

等张训练的基本方法不包括()A、手法被动牵张B、机械被动牵张:可采用重锤、滑轮系统、夹板等,持续时间可达20min或更多C、被动抑制D、主动抑制E、自我牵张:患者利用自身重量为牵张力量进行的一柔韧性训练,牵张强度和持续时间与被动牵张相同

简述牵张反射和反牵张反射协同参与机体肌张力调节的机制。

牵张训练基本方法中,"患者利用自身重量为牵张力量进行的一柔韧性训练"属于()A、主动抑制B、自我牵张C、手法被动牵张D、重锤被动牵张E、滑轮系统被动牵张

张力放线后紧线时应先收紧张力较大、弧垂较小的子导线。

为避免高压静电场的伤害,尽量不要在电气设备上方设置软导线。

张力放线时导线压接后通过放线滑车的接续管必须加装保护钢套,以防止接续管弯曲。

当采用张力放线时,每相导线放完,应在牵张机前将导线临时锚固,锚线的水平张力不应超过导线保证计算拉断力的(),且导线与地面净空距离不应小于5m。A、15%B、16%C、18%D、20%

张力架线施工时为防止静电伤害,应采取哪些措施()A、牵、张设备必须接地可靠B、展放导引绳,牵引绳,导、地线时,两端应挂接地滑车.C、跨越或平行带电线路时,跨越处安装接地滑车组,并可靠接地,接地线截面不应小于16mm2D、附件安装时应先挂防静电接地线后再进行工作E、紧线完毕后应将三相线短路接地

问答题简述牵张反射和反牵张反射协同参与机体肌张力调节的机制。

单选题耐张塔转角转角大于时,每相导线悬挂两个放线滑车。耐张塔的放线滑车,为防止受力后跳槽,应采取预倾斜措施,并随时调整倾斜角度,使导引绳.牵引绳.导线的方向基本垂直于滑车轮轴。()A30°B20°C60°D40°

单选题牵张训练基本方法中,“患者利用自身重量为牵张力量进行的一柔韧性训练”属于()A主动抑制B自我牵张C手法被动牵张D重锤被动牵张E滑轮系统被动牵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