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最近50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每个角落,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出来的矛盾冲突不包括( )。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的冲突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的冲突C.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与治理的不彻底性的矛盾的冲突D.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的冲突

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最近50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每个角落,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出来的矛盾冲突不包括( )。
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的冲突
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的冲突
C.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与治理的不彻底性的矛盾的冲突
D.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的冲突


参考解析

解析:环境问題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以人为原因更为重要。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的冲突:(1)资进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相关考题:

如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A.优化能源结构B.优化产业结构布局C.提高环境保护标准D.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必须坚持的原则( )。A.坚持扩大内需,注重财税政策激励与消费环境改善相结合B.坚持结构调整,注重发挥市场作用与加强政府引导相结合C.坚持自主创新.注重改造传统产品与推广新能源汽车相结合D.坚持产业升级,注重工业发展与服务增值相结合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必须坚持的原则( )nA.坚持扩大内需,注重财税政策激励与消费环境改善相结合B.坚持结构调整,注重发挥市场作用与加强政府引导相结合C.坚持自主创新,注重改造传统产品与推广新能源汽车相结合D.坚持产业升级,注重工业发展与服务增值相结合。

在区域环境政策中,重点开发区域要( )。A.实行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B.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较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量C.通过治理、限制或关闭污染物排放企业等措施,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和环境质量状况达标D.依法关闭所有污染物排放企业,确保污染物“零排放”,难以关闭的,必须限期迁出

根据我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有()A: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B: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C: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面推进D:坚持市场导向E:坚持政府主导地位

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循环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循环经济只存在于生产和流通环节,不包括消费环节B.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C.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D.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由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

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了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必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全面淘汰高耗能产业B.充分利用计划手段,做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C.全面推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D.鼓励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

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已成为人类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下列关于世界范围内开展的节能减排交流与合作说法错误的是( )。A.首届国际节能减排大会于2012年10月在广州召开B.根据《京都议定书》,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 2%C.《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旨在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D.哥本哈根会议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此,人们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节流的是( )。A.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B.改进农业灌溉技术C.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D.修水库把雨水蓄积起来

集团公司2012年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要牢固树立清洁发展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坚持(),推动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A、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相结合B、清洁生产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C、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相结合D、清洁生产与技术进步相结合

以下关于我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发展目标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十二五规划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B、十二五规划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0%C、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D、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十二五"时期,国家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的政策导向包括()。A、提高政府保障能力B、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C、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标准D、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环境税费制度E、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改善生态环境总体质量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A、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C、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D、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E、公共文化服务加强

如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A、优化能源结构B、优化产业结构布局C、提高环境保护标准D、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

“十二五”绿色发展的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这一目标主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A、核心B、基本要求C、根本方法D、第一要义

节能应遵循的原则有()。A、坚持把节能作为维持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B、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C、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微观调控相结合D、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E、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面推进

关于"十二五"节能减排总体要求的表述,错误的是()。A、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B、坚持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C、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D、进一步形成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 )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控制污染物排放C改善空气质量D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多选题集团公司2012年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要牢固树立清洁发展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坚持(),推动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A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相结合B清洁生产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C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相结合D清洁生产与技术进步相结合

单选题以下关于我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发展目标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十二五规划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B十二五规划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0%C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D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单选题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要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了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必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全面淘汰高耗能产业B充分利用计划手段,做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C全面推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D鼓励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

单选题关于"十二五"节能减排总体要求的表述,错误的是()。A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B坚持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C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D进一步形成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单选题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要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循环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循环经济只存在于生产和流通环节,不包括消费环节B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C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D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由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

单选题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要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最近50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每个角落,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出来的矛盾冲突不包括( )。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冲突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冲突一-C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与治理的不彻底性的矛盾冲突D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冲突

单选题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要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此,人们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下列措施中不属于节流的是( )。A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B改进农业灌溉技术C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D修水库把雨水蓄积起来

多选题改善生态环境总体质量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A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C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D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E公共文化服务加强

单选题2012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要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已成为人类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下列关于世界范围内开展的节能减排交流与合作说法错误的是( )A首届国际节能减排大会于2012年10月在广州召开B根据《京都议定书》,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C《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旨在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D哥本哈根会议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