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些药物使用时需监测血浆药物浓度A.苯妥英钠B.丙戊酸钠C.卡马西平D.苯巴比妥E.唑吡坦
下列哪些药物使用时需监测血浆药物浓度
A.苯妥英钠
B.丙戊酸钠
C.卡马西平
D.苯巴比妥
E.唑吡坦
B.丙戊酸钠
C.卡马西平
D.苯巴比妥
E.唑吡坦
参考解析
解析:苯妥英钠 、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容易出现蓄积中毒,使用时需监测血浆药物浓度。唑吡坦使用时无需监测血浆药物浓度。
相关考题:
在服用期间,监护要点正确的是( ) 查看材料A.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按每Et分次给药,使TMIC%达到40%以上B.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按每日分次给药,使TMIC%达到40%以上C.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使血浆峰浓度/最小抑菌浓度≥10~12.5D.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使AUC/MTC≥l25E.浓度依赖型抗菌药物,使血浆峰浓度/最小抑菌浓度≥10~12.5或AUC/MTC≥125
首次剂量加倍的依据是A.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B.为了延长半衰期C.为了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GssD.为了增强药理作用E.为了使血药浓度维持高水平应试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药物半衰期和稳态的含义。半衰期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一次给药后需经过4~6个半衰期体内药量可基本消除(消除93.5%~98.4%)。连续恒量给药一般需经4~6个半衰期后,血浆中药物吸收速率与消除速率相等,此浓度称血药稳态浓度(Cs。),又称坪值。
肾衰时蛋白质流入及摄入减少,引起低蛋白血症时,对药物药动学有以下影响A、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游离药物浓度降低B、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游离药物浓度增高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增高,游离药物浓度增高D、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增高,游离药物浓度降低E、药物总浓度降低,游离药物浓度增高
地西泮属于A.药物在母乳血浆、乳汁与婴儿血浆中浓度差异显著B.药物在母乳血浆和乳汁中浓度相接近C.药物在乳汁中浓度高于母体血浆浓度D.药物在母乳血浆、乳汁与婴儿血浆中浓度差异不显著E.药物不在乳汁中分泌
t1/2是指A: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下降1/2所需的时间B:药物被吸收1/2所需的时间C:药物被生物转化1/2所需的时间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1/2所需的时间E:药物排泄1/2所需的时间
实施治疗药物监测(TDM)的药物必须符合下列哪些条件( )A.体液药物浓度变化可以反映靶位局部浓度的变化B.药效和药物浓度有密切的相关性C.测定技术可行D.已知药物的有效浓度范围E.药效不能用临床指标评价的药物
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前提是体内药物浓度的准确测定,在体内药物浓度测定中,如果抗凝剂、防腐剂可能与被监测的药物发生作用、并对药物浓度的测定产生干扰,则检测样品宜选择A.汗液B.尿液C.全血D.血浆E.血清
实施治疗药物监测(TDM)的药物必须符合下列哪些条件()A、体液药物浓度变化可以反映靶位局部浓度的变化B、药效和药物浓度有密切的相关性C、药效不能用临床指标评价的药物D、已知药物的有效浓度范围E、测定技术可行
药物的半衰期是()A、药物从血浆中完全消失所用时间的一半B、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C、药物作用强度减弱一半所需时间D、50%药物生物转化所需时间E、50%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所需的时间
地西泮属于()A、药物在母乳血浆、乳汁与婴儿血浆中浓度差异显著B、药物在母乳血浆和乳汁中浓度相接近C、药物在乳汁中浓度高于母体血浆浓度D、药物在母乳血浆、乳汁与婴儿血浆中浓度差异不显著E、药物不在乳汁中分泌
红霉素属于()A、药物在母乳血浆、乳汁与婴儿血浆中浓度差异显著B、药物在母乳血浆和乳汁中浓度相接近C、药物在乳汁中浓度高于母体血浆浓度D、药物在母乳血浆、乳汁与婴儿血浆中浓度差异不显著E、药物不在乳汁中分泌
多选题实施治疗药物监测(TDM)的药物必须符合下列哪些条件()A体液药物浓度变化可以反映靶位局部浓度的变化B药效和药物浓度有密切的相关性C药效不能用临床指标评价的药物D已知药物的有效浓度范围E测定技术可行
单选题肾衰时蛋白质流入及摄入减少,引起低蛋白血症时,对药物药动学有以下影响()。A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游离药物浓度降低B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游离药物浓度增高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增高,游离药物浓度增高D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增高,游离药物浓度降低E药物总浓度降低,游离药物浓度增高
单选题治疗药物血浆浓度监测的英文缩写是( )。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