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亚强公司的前身是主营五金矿产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公司。2004年,公司在“将亚强从贸易型企业向资源型企业转型”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对北美N矿业公司发起近60亿美元的收购,其收购资金中有40亿美元由国内银行贷款提供。亚强公司对北美N矿业公司的收购类型包括()。A.纵向并购B.产业资本并购C.杠杆并购D.金融资本并购

(2017年)亚强公司的前身是主营五金矿产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公司。2004年,公司在“将亚强从贸易型企业向资源型企业转型”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对北美N矿业公司发起近60亿美元的收购,其收购资金中有40亿美元由国内银行贷款提供。亚强公司对北美N矿业公司的收购类型包括()。

A.纵向并购
B.产业资本并购
C.杠杆并购
D.金融资本并购

参考解析

解析:“亚强公司的前身是主营五金矿产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公司……对北美 N矿业公司发起近 60亿美元的收购”表明该并购属于纵向并购,选项 A正确。作为并购方的亚强公司是非金融企业,表明该并购属于产业资本并购,选项 B正确,选项 D错误。“对北美 N矿业公司发起近 60亿美元的收购,其收购资金中有 40亿美元由国内银行贷款提供”表明该并购属于杠杆并购,选项 C正确。

相关考题:

企业重组的类型包括企业法律形式的改变、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公司合并、公司分立。(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关于善意收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善意收购是指收购者在收购目标公司股权时,虽然该收购行动遭到目标公司的反对,但收购者仍要强行收购,或者收购者事先未与目标公司协商,而突然提出收购要约B.善意收购是指收购人为了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向所有的股票持有人发出购买该上市公司股份的收购要约,收购该上市公司的股份C.善意收购是指同属于一个产业或行业、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发生的收购行为D.善意收购又称友好收购,是收购者事先与目标公司经营者商议,征得同意后,目标公司主动向收购者提供必要的资料等,并且目标公司经营者还劝其股东接受公开收购要约,出售股票,从而完成收购行动的公开收购

关于要约收购的含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为了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向所有的股票持有人发出购买该上市公司股份的收购要约,收购该上市公司的股份。收购要约要写明收购价格、数量及要约期间等收购条件B.要约收购是收购者事先与目标公司经营者商议,征得同意后,目标公司主动向收购者提供必要的资料等,并且目标公司经营者还劝其股东接受公开收购要约,出售股票,从而完成收购行动的公开收购C.要约收购是指由收购人与上市公司特定的股票持有人就收购该公司股票的条件、价格、期限等有关事项达成协议,由公司股票的持有人向收购者转让股票,收购人支付资金,达到收购的目的D.要约收购是指同属于一个产业或行业、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发生的收购行为

上市公司甲欲强制收购上市公司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在持有乙公司已发行股票达35%之后,始向乙公司股东发出收购要约B.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为90日C.甲公司向乙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D.在收购期限内,甲公司将乙公司股票部分卖出

关于善意收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是指同属于一个产业或行业,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发生的收购行为B:是指收购人为了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向所有的股票持有人发出购买该上市公司股份的收购要约,收购该上市公司的股份。收购要约要写明收购价格、数量及要约期间等收购条件C:是指收购者在收购目标公司股权时,虽然该收购行动遭到目标公司的反对,而收购者仍要强行收购,或者收购者事先未与目标公司协商,而突然提出收购要约D:又称友好收购,是收购者事先与目标公司经营者商议,征得同意后,目标公司主动向收购者提供必要的资料等,并且目标公司经营者还劝其股东接受公开收购要约,出售股票,从而完成收购行动的公开收购

2006年7月,A国有企业欲以协议收购方式收购C上市公司。具体作法为:A企业与C公司的发起人股东D国有企业订立协议,受让D企业持有的C公司51%的股份。在收购协议订立之前,C公司必须召开股东大会通过此事。在收购协议订立之后,D企业必须在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审核批准。收购协议在未获得上述机构批准前不得履行。在收购行为完成之后,A企业应当在30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并予公告。为了减少A企业控制C公司的成本,A企业在收购行为完成3个月后,将所持C公司的股份部分转让给E公司。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分析A企业收购C公司的作法存在哪些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安泰对外贸易公司与迪美亚丝绸厂签订了丝绸买卖合同,合同约定迪美亚丝绸厂向安泰对外贸易公司交付合同约定的丝绸后,安泰对外贸易公司向迪美亚丝绸厂支付货款,合同签订后,迪美亚丝绸厂听说安泰对外贸易公司已经陷于严重亏损的境地,早已资不抵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迪美亚丝绸厂若要中止履行,必须有确切证据证明安泰对外贸易公司已陷入严重亏损境地B.迪美亚丝绸厂不经通知安泰对外贸易公司即可中止履行C.迪美亚丝绸厂中止履行后,若安泰对外贸易公司未恢复履行能力,但及财提供了适当担保,则迪美亚丝绸厂应恢复履行D.迪美亚丝绸厂中止履行后,若安泰对外贸易公司及时恢复了履行能力但未提供担保,则迪美亚丝绸厂应恢复履行

C国亚威集团是一家国际化矿业公司,其前身是主营五金矿产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公司。2004年7月,亚威集团在“从贸易型企业向资源型企业转型”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对北美N矿业公司发起近60亿美元的收购。当时国际有色金属业正处于低潮,收购时机较好。2005年5月,虽然购并双方进行了多个回合沟通和交流,但N矿业公司所在国政府否决了该收购方案,否决的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亚威集团资产负债率高达69.82%,其收购资金中有40亿美元由C国国有银行贷款提供,质疑此项收购有C国政府支持;二是亚威集团在谈判过程中一直没有与工会接触,只与N矿业公司管理层谈判,这可能导致收购方案在管理与企业文化整合方面存在不足。Z公司原是澳洲一家矿产上市公司,其控制的铜、锌、银、铅、金等资源储量非常可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Z公司面临巨大的银行债务压力,于当年11月停牌。之后Z公司努力寻求包括出售股权在内的债务解决方案。亚威有色公司是亚威集团下属子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经营铜、铅、锌、锡等金属产品。2009年6月,经过双方充分协商,亚威有色公司以70%的自有资金,成功完成对Z公司的收购,为获取Z公司低价格的有色金属资源奠定了重要条件。要求:(1)根据并购的类型,从不同角度简要分析亚威集团和亚威有色公司跨国收购的类型;(2)简要分析亚威集团收购N矿业公司失败的主要原因;(3)简要分析亚威集团和亚威有色公司通过跨国收购实现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动机。

( )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信货等融资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行为,从而引起公司所有权、控制权、剩余索取权、资产等变化,使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A.管理层收购B.杠杆收购C.合并收购D.发起收购

乙公司是一家同时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煤业集团,其所有的产品均在国内销售。乙公司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H公司,获得H公司的控股权。H公司在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并拥有澳大利亚最大的煤炭出口港,主要客户为欧洲、美洲及澳大利亚本土的钢铁制造商和发电企业。  要求:根据资料,指出乙公司选择的成长型战略的类型,分析实施该战略的主要目的。

甲公司为从事石油化工及投资的大型企业。甲公司下属子公司乙公司于2007年在香港成功发行股票并上市。2010年9月,乙公司购入总部位于英国的丙公司4.2%的股份。经过与丙公司的接触,乙公司认为,全面收购丙公司符合其长远发展目标。丙公司在尼日利亚的全资子公司是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主要来源,该子公司经营石油开采,管道运输、加工、销售等与石油化工相关的业务,拥有的油气储量占尼日利亚已探明油气储量的1/15。此外,丙公司于2009年初在伊拉克以15亿英镑的价格购买了新的油田,目前正在进行深入勘探。对于丙公司购买的伊拉克油田,很多股东对该油田储量的预测并不乐观,导致丙公司的股票价格自2009年开始一直低于每股15英镑。2011年4月7日,乙公司认为收购丙公司的时机已经成熟,因而向丙公司的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拟以每股18英镑的价格收购丙公司其他股东持有的全部股份,该收购价格比报价前20个交易日丙公司的平均收盘价格高出25%。在乙公司发布要约收购丙公司消息的当天,丙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上涨,报收于每股19英镑。并且,英国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表示,将密切关注乙公司收购丙公司事宜。要求:(1)简要分析乙公司做出收购丙公司的决策时应当特别考虑的政治环境因素。(2)简要分析乙公司收购丙公司可能存在的政治风险,并指出应对政治风险的主要可能措施。(3)简要分析乙公司收购丙公司应当特别考虑的当前经济环境因素。

(2018年)2003年,“电池大王”环亚公司收购了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成立了环亚汽车公司。环亚汽车公司将其电池生产技术优势与汽车制造技术相结合,迅速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龙头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关键在于掌握三大核心零部件电机、电控与电池的生产制造技术以及具有完备的整车组装能力。环亚汽车公司下大力气增强企业这些关键性活动的竞争优势。环亚汽车公司在包括电机、电控与电池生产领域投入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达4.13%,远高于国内同类汽车生产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与国际知名汽车品牌企业相当。环亚汽车公司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锂电池的一种)及管理系统安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环亚汽车公司的锂电池专利数量名列国内第一。环亚汽车公司自主研发的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大、扭矩大,足够满足双模电动汽车(拥有燃油驱动与电能驱动两种动力系统,驱动力可以由电动机单独供给,也可以由发动机与电动机耦合供给,与混合动力汽车并无差别)与纯电动车的动力需求。环亚汽车公司自主研发的动力系统匹配技术能够保证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整车系统的匹配,保证整车运行效率。此外,2008年环亚汽车公司以近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半导体制造企业中达公司,此次收购使环亚汽车公司拥有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2011年环亚汽车公司与国际知名老牌汽车制造企业D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借助D公司掌握的汽车结构以及安全领域的专有技术,增强公司在汽车整车组装方面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为了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规模,环亚汽车公司又将在新能源轿车制造的优势延展至新能源客车制造。2009年环亚汽车公司以6000万元的价格收购国内美泽客车公司,获得客车生产许可证;2014年环亚汽车公司又与国内广贸汽车集团分别按51%和49%的持股比例合资设立新能源客车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近年来,环亚汽车公司开启了向产业上下游延展的战略新举措。2015年环亚汽车公司收购专门从事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开发、加工与销售的东州公司,这一收购整合了环亚汽车公司汽车零部件的生产。2016年环亚汽车公司以49%的持股比例,与青山盐湖工业公司及深域投资公司共同建立合资企业,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此次合作实现了环亚汽车公司的动力锂电池优势与盐湖锂资源优势相结合。2015年环亚汽车公司与广安银行分别以80%和20%的持股比例合资成立环亚汽车金融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这是环亚汽车公司向汽车服务市场延伸的一个重大事件。到目前为止,环亚汽车公司是全球少有的同时掌握新能源电池、电机、电控及充电配套、整车制造等核心技术以及拥有成熟市场推广经验的企业之一。环亚新能源汽车的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50个国家和地区。要求:简要分析环亚汽车公司在分析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从而构筑其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价值链分析方法的。

欧亚集团是一家大型商超连锁企业,为了增强其在商超行业的竞争优势,欧亚对竞争对手亚泰公司进行了长达3年的收购。欧亚集团收购亚泰公司的资金大部分来自本集团的财务公司,最终完成了对亚泰的收购,实现了当地商超行业的垄断地位。根据并购的类型,欧亚集团收购亚泰公司属于( )。A、横向并购 B、友善并购 C、金融资本并购 D、非杠杆收购

甲公司为从事石油化工及投资的大型企业。甲公司下属子公司乙公司于2007年在香港成功发行股票并上市。2010年9月乙公司购入总部位于英国的丙公司4.2%的股份。经过与丙公司的接触,乙公司认为,全面收购丙公司符合其长远发展目标。丙公司在尼日利亚的全资子公司是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主要来源,经营石油开采、管道运输、加工、销售等石油化工相关的业务,拥有的油气储量占尼日利亚已探明油气储量的1/5。此外,丙公司于2009年初在伊拉克以15亿英磅的价格购买了新的油田,目前正在进行深入勘探。对于丙公司购买的伊拉克油田,很多股东对该油田储量的预测并不乐观,导致丙公司的股票价格自2009年开始一直低于每股15英镑。 2011年4月7日,乙公司认为收购丙公司的时机已经成熟。因而向丙公司的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拟以每股18英镑的价格收购丙公司其他股东持有的全部股份,该收购价格比报价前20个交易日丙公司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高出25%。在乙公司发布要约收购丙公司消息的当天,丙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上涨,报收于每股19英镑。并且,英国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表示,将密切关注乙公司收购丙公司事宜。 要求:(1)简要分析乙公司作出收购丙公司的决策时应当特别考虑的政治环境因素。(2)简要分析乙公司收购丙公司应当特别考虑的当前经济环境因素。

亚强公司的前身是主营五金矿产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公司。2014年,公司在“将亚强从贸易型企业向资源型企业转型”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对北美 N矿业公司发起金额为 60亿美元的收购,其收购资金中有 40亿美元由国内银行贷款提供。亚强公司对北美 N矿业公司的收购类型包括()。A.纵向并购B.产业资本并购C.杠杆并购D.金融资本并购

(2015年)C 国亚威集团是一家国际化矿业公司,其前身是主营五金矿产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公司。2004年7月,亚威集团在“从贸易型企业向资源型企业转型”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对北美N 矿业公司发起近60亿美元的收购。当时国际有色金属业正处于低潮,收购时机较好。2005年5月,虽然购并双方进行了多个回合沟通和交流,但N 矿业公司所在国政府否决了该收购方案,否决的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是亚威集团资产负债率高达69.82%,其收购资金中有40亿美元由C 国国有银行贷款提供,质疑此项收购有C 国政府支持;二是亚威集团在谈判过程中一直没有与工会接触,只与N 矿业公司管理层谈判,这可能导致收购方案在管理与企业文化整合方面存在不足。Z 公司原是澳洲一家矿产上市公司,其控制的铜、锌、银、铅、金等资源储量非常可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Z 公司面临巨大的银行债务压力,于当年11月停牌。之后Z 公司努力寻求包括出售股权在内的债务解决方案。亚威有色公司是亚威集团下属子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经营铜、铅、锌、锡等金属产品。2009年6月,经过双方充分协商,亚威有色公司以70%的自有资金,成功完成对Z 公司的收购,为获取Z 公司低价格的有色金属资源奠定了重要条件。要求:(1)根据并购的类型,从不同角度简要分析亚威集团和亚威有色公司跨国收购的类型。(2)简要分析亚威集团收购N 矿业公司失败的主要原因。(3)简要分析亚威集团和亚威有色公司通过跨国收购实现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动机

甲公司是我国一家家庭日用品生产企业,2015年收购了澳大利亚一家从事家庭日用品销售的乙公司,从而正式进军澳大利亚。甲公司收购乙公司涉及的发展战略有()。A、后向一体化战略B、市场开发战略C、纵向一体化战略D、前向一体化战略

()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信贷等融资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行为,从而引起公司所有权、控制权、剩余索取权、资产等变化,使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A、管理层收购B、杠杆收购C、合并收购D、发起收购

2012年9月,福建著名企业紫金矿业终于完成对澳大利亚上市公司诺顿金田89.15%权益的收购。紫金矿业成为中国为数不多在海外拥有规模运营资产和上市平台的企业之一。紫金矿业对外收购企业这体现了()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技术全球化

多选题甲公司是我国一家家庭日用品生产企业,2015年收购了澳大利亚一家从事家庭日用品销售的乙公司,从而正式进军澳大利亚。甲公司收购乙公司涉及的发展战略有()。A后向一体化战略B市场开发战略C纵向一体化战略D前向一体化战略

判断题上市公司的收购是指对上市公司股份的收购,不包括对上市公司资产的收购。()A对B错

单选题下列有关上市公司收购的表述,符合《证券法》规定的是( )。A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24个月内不得转让B上市公司的收购,既包括对股份的收购,也包括对资产的收购C在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可以变更其收购要约D收购期限届满,其余仍持有被收购公司股票的股东,有权向收购人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出售其股票,收购人应当收购

问答题甲公司为从事石油化工及投资的大型企业。甲公司下属子公司乙公司于2007年在香港成功发行股票并上市。2010年9月乙公司购入总部位于英国的丙公司4.2%的股份。经过与丙公司的接触,乙公司认为,全面收购丙公司符合其长远发展目标。 丙公司在尼日利亚的全资子公司是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主要来源,经营石油开采、管道运输、加工、销售等石油化工相关的业务,拥有的油气储量占尼日利亚已探明油气储量是五分之一。 此外,丙公司于2009年初在伊拉克以15亿英镑的价格购买了新的油田,目前正在进行深入勘探。对于丙公司购买的伊拉克油田,很多股东对该油田储量的预测并不乐观,导致丙公司的股票价格自2009年开始一直低于每股15英镑。 2011年4月7日,乙公司认为收购丙公司的时机已经成熟。因而向丙公司的股东发出收购要约,拟以每股18英镑的价格收购丙公司其他股东持有的全部股份,该收购价格比报价前20个交易日丙公司的平均收盘价格高出25%。 在乙公司发布要约收购丙公司消息的当天,丙公司股票价格大幅上涨,报收于每股19英镑。并且,英国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表示,将密切关注乙公司收购丙公司事宜。 要求: (1)简要分析乙公司做出收购丙公司的决策时应当特别考虑的政治环境因素。 (2)简要分析乙公司收购丙公司可能存在的政治风险,并指出应对政治风险的主要可能措施。 (3)简要分析乙公司收购丙公司应当特别考虑的当前经济环境因素。

单选题A公司是我国一家大型有色金属公司,主营业务为铝制品。2011年该公司出资收购了澳大利亚一家矿业公司I.T在澳洲几个大型矿产的股权,从而可以将主要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以保护国内有色金属矿石和国内环境。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A公司此次国际化经营的动因是( )。A寻求资源B寻求市场C寻求效率D寻求现成资产

单选题2012年9月,福建著名企业紫金矿业终于完成对澳大利亚上市公司诺顿金田89.15%权益的收购。紫金矿业成为中国为数不多在海外拥有规模运营资产和上市平台的企业之一。紫金矿业对外收购企业这体现了()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技术全球化

多选题“库存股”科目核算的内容包括(  )。A企业为奖励本公司职工而收购本公司股份B企业为减资而收购本公司股份C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有异议而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企业实际支付的金额D企业转让库存股或注销库存股

多选题企业购并采用杠杆收购方式时()。A一般由收购方专门设立一家直接收购公司向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B需要第三方担保C收购完成后,收购公司一般会把收购公司的资产部分分拆变卖D收购公司须拥有巨额资金E收购公司需要一次性投入全部收购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