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1周入院。查体:T38.4℃,颈项强直。脑脊液细胞计数,有核细胞数为415×10/L,主要为淋巴细胞。对该患者脑脊液生化检查最可能出现的组合结果是A.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增加,氯化物增加B.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减少,氯化物增加C.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减少,氯化物减少D.蛋白质增加,葡萄糖正常,氯化物减少E.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减少,氯化物正常

患者男性,2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1周入院。查体:T38.4℃,颈项强直。脑脊液细胞计数,有核细胞数为415×10/L,主要为淋巴细胞。

对该患者脑脊液生化检查最可能出现的组合结果是
A.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增加,氯化物增加
B.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减少,氯化物增加
C.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减少,氯化物减少
D.蛋白质增加,葡萄糖正常,氯化物减少
E.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减少,氯化物正常

参考解析

解析:1.患者症状和体征不具有特异性,但脑脊液有核细胞数415×10/L,主要为淋巴细胞,符合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有核细胞数增高更明显,主要为中性粒细胞;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核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虽然以淋巴细胞为主,但有核细胞数往往低于该患者,可在脑脊液中找到新型隐球菌;病毒性脑膜炎有核细胞数轻度增高。
2.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呈灰白色,明显混浊,静置1~2小时可形成凝块或沉淀物;蛛网膜下腔梗阻时,脑脊液可呈黄色胶冻状;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呈毛玻璃样轻度混浊,静置12~24小时后,表面可有纤细的网膜形成。
3.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减少,氯化物减少。

相关考题:

患儿男,10岁。因头痛,呕吐1周入院。查体:颈项强直。脑脊液检查显示:有核细胞数为75×106??/L,主要为淋巴细胞,墨汁染色阳性。患者最可能酌诊断是??A.病毒性脑膜炎B.蛛网膜下腔出血C.脑寄生虫病D.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E.绪核性脑膜炎

患者,男性,17岁。中耳炎1年,3天前感冒,出现发热T 38℃,继而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和意识障碍,送到医院查血白细胞13×10/L,颈项强直,并抽取脑脊液检查,医生诊断化脓性脑膜炎。其典型的化脓性脑脊液变化是A.细胞数增高,蛋白增高,外观浑浊B.细胞数增高,蛋白降低,外观浑浊C.细胞数增高,糖下降,外观浑浊D.细胞数下降,蛋白升高,外观脓性E.细胞数增高,蛋白升高,外观清亮

患儿,女,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天”入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下列不符合其脑脊液改变的是A.外观混浊B.白细胞数1000×10/LC.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D.蛋白质1.0g/LE.葡萄糖1.8mmol/L

患者,女,大学生,主诉发热、寒战、头痛,晨起有恶心、呕吐。检查时有颈项强直和背部疼痛症状。腰椎穿刺取三管脑脊液送至实验室,所有三管脑脊液均呈浑浊状,但无血性。脑脊液白细胞检查正常参考值为A.(0~8)×10/LB.(0~15)×10/LC.(0~20)×10/LD.(0~30)×10/LE.(10~50)×10/L

患儿,7岁,因发热,头痛、呕吐、腹泻2天入院。患儿精神萎靡,抽搐2次。查体嗜睡,颈强直(+),凯尔尼格征(+),血常规示白细胞14×10/L,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110×10/L,中性0.82。护士发现患儿出现反复抽搐,意识不清,伴高热不退,呼吸节律不规整。该护士首选的抢救措施是A.脱水药B.呼吸兴奋药C.糖皮质激素D.退热药E.抗生素

患儿,7岁,因发热,头痛、呕吐、腹泻2天入院。患儿精神萎靡,抽搐2次。查体嗜睡,颈强直(+),凯尔尼格征(+),血常规示白细胞14×10/L,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110×10/L,中性0.82。该患者最可能的疾病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脑炎型)C.高热惊厥D.中毒型菌痢E.化脓性脑膜炎

患者男性,17岁。中耳炎1年,3天前感冒,出现发热T38℃,继而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和意识障碍,送到医院查血白细胞13×10/L,颈项强直,并抽取脑脊液检查,医生诊断化脓性脑膜炎。其典型的化脓性脑脊液变化是A.细胞数增高,蛋白降低,外观浑浊B.细胞数增高,蛋白升高,外观清亮C.细胞数增高,糖下降,外观浑浊D.细胞数增高,蛋白增高,外观浑浊E.细胞数下降,蛋白升高,外观脓性

一病人白细胞计数为15×10/L,在白细胞分类计数时,计数100个白细胞遇到25个有核红细胞,其实际白细胞数为____×10/L。

可能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是()A、男性,12岁。突然发热、疲倦,全身淋巴结明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0×10/L,可见原始淋巴细胞;骨髓内原始淋巴细胞>30%B、男性,25岁。面色苍白、乏力1周;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并见原始粒细胞;骨髓内原始粒细胞>30%C、女性,50岁。近半年乏力、不适,脾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0×10/L,其中成熟淋巴细胞占60%D、儿童,男性。发热及右颈淋巴结肿大20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类正常,骨髓内可见幼稚细胞,成熟淋巴细胞占70%E、女性,48岁。自觉饭后左上腹饱胀已半年,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5×10/L,主要为中、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骨髓主要为中幼、晚幼、分叶核及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细胞很少

可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是()A、男性,12岁。突然发热,疲倦,全身淋巴结明显肿大,白细胞计数20×10/L,外周血可见原始淋巴细胞,骨髓原始淋巴细胞>30%B、男性,25岁。面色苍白,乏力一周,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并见原始粒细胞,骨髓原始粒细胞>30%C、女性,50岁。近半年自觉乏力,不适,查体脾肿大,白细胞计数30×10/L,分类成熟淋巴细胞占60%D、儿童,男性。发热及右颈淋巴结肿大20天,查血白细胞正常,骨髓分类可见幼稚细胞,骨髓中成熟淋巴细胞占70%E、女性,48岁。自觉饭后左上腹饱胀已半年,查体脾脏轻度肿大,白细胞计数35×10/L,分类主要为中、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骨髓分类主要为中、晚幼、分叶及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细胞很少

某患者,主诉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检查时颈项强直,脑脊液检查呈白色浑浊,葡萄糖定量为0.5mmol/L,有核细胞计数为2000×10/L。初步诊断是()A、病毒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结核性脑膜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E、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患儿男,10岁。因头痛、呕吐1周入院。查体:颈项强直。脑脊液检查显示:有核细胞数为75×106/L,主要为淋巴细胞,墨汁染色阳性。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病毒性脑膜炎B、蛛网膜下腔出血C、脑寄生虫病D、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E、结核性脑膜炎

患者男性,2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1周入院。查体:T38.4℃,颈项强直。脑脊液细胞计数,有核细胞数为415×106/L,主要为淋巴细胞。对该患者脑脊液生化检查最可能出现的组合结果是().A、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增加,氯化物增加B、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减少,氯化物增加C、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减少,氯化物减少D、蛋白质增加,葡萄糖正常,氯化物减少E、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减少,氯化物正常

患者男性,2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1周入院。查体:T38.4℃,颈项强直。脑脊液细胞计数,有核细胞数为415×106/L,主要为淋巴细胞。患者的诊断初步考虑为().A、化脓性脑膜炎B、蛛网膜下腔出血C、结核性脑膜炎D、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E、病毒性脑膜炎

患儿女,2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d,频发惊厥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9.8℃,神清,颈部有抵抗,心肺腹无异常。克氏征(+),布氏征(+)。脑脊液常规:白细胞6000×10/L,多核86%,单核14%,涂片可见革兰阳性双球菌。此患儿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A、惊厥B、发热,头痛,呕吐C、末梢血白细胞增多D、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E、脑脊液涂片找到细菌

某患者,主诉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检查时颈项强直,脑脊液检查呈白色浑浊,葡萄糖定量为0.5mmol/L,有核细胞计数为2000×106/L。初步诊断是()A、病毒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结核性脑膜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E、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患者,男性,72岁,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迅即昏迷。下列哪项可鉴别患者是脑出血还是蛛网膜下腔出血()A、体温高低B、白细胞数C、是否有意识障碍D、是否颈项强直E、脑脊液是否血性

患儿,7岁,因发热,头痛、呕吐、腹泻2天入院。患儿精神萎靡,抽搐2次。查体嗜睡,颈强直(+),凯尔尼格征(+),血常规示白细胞14×109/L,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110×106/L,中性0.82。该患者最可能的疾病是()。A、中毒型菌痢B、化脓性脑膜炎C、高热惊厥D、流行性乙型脑炎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脑炎型)

患者,女,大学生,主诉发热、寒战、头痛,晨起有恶心、呕吐。检查时有颈项强直和背部疼痛症状。腰椎穿刺取三管脑脊液送至实验室,所有三管脑脊液均呈浑浊状,但无血性。脑脊液白细胞检查正常参考值为()A、(0~8)×109/LB、(0~15)×109/LC、(0~20)×109/LD、(0~30)×109/LE、(10~50)×109/L

单选题患者男性,2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1周入院。查体:T38.4℃,颈项强直。脑脊液细胞计数,有核细胞数为415×106/L,主要为淋巴细胞。患者的诊断初步考虑为()A化脓性脑膜炎B蛛网膜下腔出血C结核性脑膜炎D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E病毒性脑膜炎

单选题患儿男,10岁。因头痛、呕吐1周入院。查体:颈项强直。脑脊液检查显示:有核细胞数为75×106/L,主要为淋巴细胞,墨汁染色阳性。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病毒性脑膜炎B蛛网膜下腔出血C脑寄生虫病D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E结核性脑膜炎

单选题患儿女,2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d,频发惊厥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9.8℃,神清,颈部有抵抗,心肺腹无异常。克氏征(+),布氏征(+)。脑脊液常规:白细胞6000×10/L,多核86%,单核14%,涂片可见革兰阳性双球菌。此患儿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A惊厥B发热,头痛,呕吐C末梢血白细胞增多D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E脑脊液涂片找到细菌

单选题患者男性,2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1周入院。查体:T38.4℃,颈项强直。脑脊液细胞计数,有核细胞数为415×106/L,主要为淋巴细胞。对该患者脑脊液生化检查最可能出现的组合结果是()A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增加,氯化物增加B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减少,氯化物增加C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减少,氯化物减少D蛋白质增加,葡萄糖正常,氯化物减少E蛋白质增加,葡萄糖减少,氯化物正常

单选题患者男性,2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1周入院。查体:T38.4℃,颈项强直。脑脊液细胞计数,有核细胞数为415×106/L,主要为淋巴细胞。下列对该患者脑脊液性状描述正确的是().A明显混浊,静置1~2小时可形成凝块或沉淀物B呈毛玻璃样轻度混浊,静置12~24小时后,表面可有纤细的网膜形成C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D脑脊液呈灰白色E呈毛玻璃样轻度混浊,静置1~2小时可形成凝块或沉淀物

单选题某患者,主诉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检查时颈项强直,脑脊液检查呈白色浑浊,葡萄糖定量为0.5mmol/L,有核细胞计数为2000×10/L。初步诊断是()A病毒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结核性脑膜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E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单选题某患者,主诉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检查时颈项强直,脑脊液检查呈白色浑浊,葡萄糖定量为0.5mmol/L,有核细胞计数为2000×106/L。初步诊断是()A病毒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结核性脑膜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E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单选题患者男性,15岁。头痛、呕吐频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送检脑脊液标本,病理学检查显示,标本呈乳白色、混浊,试管底部有少量块状沉淀。在该患者脑脊液标本中最可能显著增高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