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弹性地震作用F有何变化A.T1减小,F增加B.T1增大,F增加C.T1增大,F减小D.T1减小,F减小

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弹性地震作用F有何变化

A.T1减小,F增加

B.T1增大,F增加

C.T1增大,F减小

D.T1减小,F减小


参考答案和解析
T 1 减小,F EK 增大

相关考题:

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e有何变化?() A、T1↓,Fe↑B、T1↑,Fe↑C、T1↑,Fe↓D、T1↓,Fe↓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因其有一定的刚性,一般情况下计算时应考虑填充墙对框架的抗侧作用。(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一般情况下计算内力时可不考虑填充墙对框架的抗侧作用。(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ek有何变化? ()、 A.T1↓,Fek↑B. T1↑,Fek↑C. T1↑,Fek↓D. T1↓,Fek↓

下列四项观点:Ⅰ.有端柱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其截面刚度可按端柱中混凝土截面面积加上型钢按弹性模量比折算的等效混凝土面积计算其抗弯刚度和轴向刚度;墙的抗剪刚度可不计入型钢影响;Ⅱ.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当楼盖梁采用型钢混凝土梁时,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阻尼比可取为0.05;Ⅲ.不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型钢混凝土柱可采用埋入式柱脚,也可采用非埋入式柱脚;Ⅳ.结构局部部位为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竖向规则剪力墙结构在7度区的最大适用高度为120m。试问,依据《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 138—2016),针对上述观点准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 A. Ⅰ、Ⅳ准确 B. Ⅱ、Ⅲ准确 C. Ⅰ、Ⅱ准确 D. Ⅲ、Ⅳ准确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2014年真题]2.假定,该框架结构进行方案调整后,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1.10s,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3750kN。试问,作用于该结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F10(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10 B. 260 C. 370 D. 590

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时,所用的刚度B应为下列何项所述?(A)短期刚度(B)长期刚度(C)弹性刚度(D)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

假定,该结构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某框架柱轴力标准值:不考虑扭转耦联时X向地震作用下为5800kN,:Y向地震作用下为6500kN;考虑扭转耦联时X向地震作用下为5300kN,F向地震作用下为5700kN。试问,该框架柱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轴力标准值(kN)与 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7180B 7260C 8010D 8160

假定,该框架结构进行方案调整后,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1.10s,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3750kN。试问,作用于该结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F10(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10B.260C.370D.590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根据以上材料,回答27-32题:假定,房屋集中在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首层G1=12000kN,G2-9=11200kN,G10=9250kN,结构考虑填充墙影响的基本自振周期T1=1.24s,结构阻尼比ξ=0.05。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估算时,该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410B.2720C.3620D.4080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的砌体填充墙,墙高度超过以下何值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A.4mB.5mC.6mD.8m

下列关于高层混凝土结构作用效应计算时剪力墙连梁刚度折减的观点,哪一项不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要求?(  )A.结构进行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时,不宜考虑剪力墙连梁刚度折减B.第3性能水准的结构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竖向构件的内力计算时,剪力墙连梁刚度可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3C.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时,可对剪力墙连梁刚度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D.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时,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与抗震设防烈度无关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减小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A.采用轻质隔墙B.砌体填充墙与框架主体采用柔性连接C.加设支撑D.设置隔震支座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之比不大于以下何值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 )A.40%B.50%C.60%D.70%

若把框架结构楼梯间填充墙改造为剪力墙,则该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A、侧移刚度减小B、项层框架柱的剪力减小C、侧移曲线呈剪切型D、底层框架柱的剪力减小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各道墙的地震剪力的分配,不仅与屋盖刚度有关而且与墙体侧移刚度有关。

对于质量和刚度均对称的高层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述何项意见正确?()[2008年真题]A、可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B、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结构总地震作用标准值应增大5%~30%C、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时考虑偶然偏心影响;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则不考虑D、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在框架结构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称为填充墙。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取围护和分隔作用,因其有一定的刚性,一般情况下计算时应考虑填充墙对框架的抗侧作用。

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ek有何变化?()A、T1↓,Fek↑B、T1↑,Fek↑C、T1↑,Fek↓D、T1↓,Fek↓

考虑砌体填充墙的刚度影响,地震作用计算偏于安全。()

判断题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各道墙的地震剪力的分配,不仅与屋盖刚度有关而且与墙体侧移刚度有关。A对B错

判断题考虑砌体填充墙的刚度影响,地震作用计算偏于安全。()A对B错

单选题砌体房屋抗震计算时,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底层框支墙梁房屋的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底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允许根据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比值的大小在1.2~1.5范围内选用B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顶点需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其附加地震作用系数取δn=0.2C在楼层各墙段间进行地震剪力分配时,当墙段的高宽比h/b<1时,墙段的层间等效侧向刚度只按剪切变形考虑D对于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砌体自承重墙,当进行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时,其受剪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1.0

单选题砌体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顶点位移与建筑高度比的限制是()。A1/500B1/550C1/600D1/800

单选题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e有何变化?()AT1↓,Fe↑BT1↑,Fe↑CT1↑,Fe↓DT1↓,Fe↓

单选题下列关于抗震设计方法与理论中,错误的一项是()。A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方法包括底部剪力法(静力法)、阵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B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的结构C框架结构的理论计算周期比实际值大的原因在于填充墙对结构侧向刚度的增大作用D结构的侧向刚度越大,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越安全

判断题框架结构中填充墙取围护和分隔作用,因其有一定的刚性,一般情况下计算时应考虑填充墙对框架的抗侧作用。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