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折线近似惯性环节对数幅频特性的实际曲线时,产生的最大误差为()dB。

用折线近似惯性环节对数幅频特性的实际曲线时,产生的最大误差为()dB。


参考答案和解析
3.01

相关考题:

()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都是常量。 A、比例环节B、积分环节C、惯性环节D、振荡环节

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 )折线近似。

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与( )的交点频率称为系统的截止频率。A. 0o 线B. 积分环节的对数曲线C. 相频曲线D. 零分贝线

积分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为一条在 ω = ( )处通过零分贝线的直线, 其斜率为 -20dB/dec。A. 0B. -1C. 1D. 不确定

振荡环节对数幅频特性图高频段(大于转折频率)的渐近线斜率为()。 A.-20dB/decB.20dB/decC.-40dB/decD.40dB/dec

系统加入什么环节时,对数幅频特性不变,对数相频则加上−τw()。 A.微分环节B.惯性环节C.延时环节D.积分环节

对数相频特性曲线为过-90o的水平线的环节是()。 A.微分环节B.惯性环节C.振荡环节D.积分环节

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与精确曲线相比,最大误差发生在转折频率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积分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可表述为:在ω=1处过L(ω)=20lgK点,斜率为()的斜直线。

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低频积的形状只决定于系统的开环增益K和积分环节的数目V(对最小相位系统而言)。()

惯性环节对数幅频特性曲线高频段的渐近线斜率为()dB/dec。A、40B、-20C、-40D、0

增大开环增益K将对系统频率特性曲线的影响是()。A、使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向上平移B、使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低频段的斜率改变C、使相频特性曲线产生平移D、对相频特性曲线不产生任何影响

实际安装中,电缆应力锥接地屏蔽段纵切面的轮廓线近似用()表示。A、直线B、正弦曲线C、复对数曲线

在下列环节中,()的对数幅频特性在低频段是水平线。A、积分环节B、微分环节C、惯性环节

在下列环节中,()的对数幅频特性是一条直线。A、惯性环节B、积分环节C、振荡环节

截止频率ωb是()A、开环相频曲线-1800的频率B、开环对数幅频曲线交0db线的频率C、闭环相频特性最大处的频率D、闭环幅值比初值下降3db时的频率E、幅频特性下降到初始值的70.7%时的频率

Ⅱ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渐近线斜率为()A、-60(dB/dec)B、-40(dB/dec)C、-20(dB/dec)D、0(dB/dec)

一阶比例微分环节对数幅频特性曲线高频段渐近线的斜率为()dB/dec。A、40B、-20C、20D、0

II型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渐近线斜率为()A、–60(dB/dec)B、–40(dB/dec)C、–20(dB/dec)D、0(dB/dec)

2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渐近线斜率为()A、-60dB/decB、-40dB/decC、-20dB/decD、0dB/dec

多个串联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等于每一个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的();其对数相频特性等于每一个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的()。

二阶振荡环节对数幅频特性曲线高频段的渐近线斜率为()dB/dec。A、40B、-20C、-40D、0

比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L(ω)=()。

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是G(jω)=1/(jTω+1),它的幅频特性为()相频特性为()

单选题在下列环节中,()的对数幅频特性在低频段是水平线。A积分环节B微分环节C惯性环节

单选题在下列环节中,()的对数幅频特性是一条直线。A惯性环节B积分环节C振荡环节

填空题积分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可表述为:在ω=1处过L(ω)=20lgK点,斜率为()的斜直线。

多选题截止频率ωb是()A开环相频曲线-1800的频率B开环对数幅频曲线交0db线的频率C闭环相频特性最大处的频率D闭环幅值比初值下降3db时的频率E幅频特性下降到初始值的70.7%时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