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以下应当按照按照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的是()A.购买或源生时未发生信用减值,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B.购买或源生时未发生信用减值,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C.购买或源生时未发生信用减值,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D.购买或源生时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

8、以下应当按照按照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的是()

A.购买或源生时未发生信用减值,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

B.购买或源生时未发生信用减值,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

C.购买或源生时未发生信用减值,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

D.购买或源生时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


参考答案和解析
C

相关考题:

单个债务的信用风险预期损失( )。A.预期损失等于违约概率乘以违约风险暴露B.预期损失等于违约概率乘以违约损失率乘以违约风险暴露C.预期损失可以估计D.预期损失是未来损失的最大值E.预期损失是信用风险损失分布的数学期望

对于之前按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了损失准备的金融资产,而当期按照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该金融资产的损失准备的,应当披露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余额。()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对于已执行新金融准则和新收入准则的企业,“信用减值损失”行项目,反映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要求计提的各项金融工具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损失。()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关于金融工具减值的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企业应当以实际已发生的信用损失为基础对相关金融工具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B.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C.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不属于非交易性权益工具)确认损失准备时,不应减少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D.非交易性权益工具出现预期信用损失时,也应确认损失准备

如果一项金融资产,信用风险初始确认以后显著增加,但尚无客观减值证据,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A、预期信用损失的计提: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B、预期信用损失的计提:确认整个存续预期信用损失C、利息收入计量:资产账面净额x资产收益率D、利息收入计量:资产账面总额x资产收益率

对该等金融工具,按照()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入减值准备,并根据资产的账面总额(不扣减预期信用损失)来计算利息收入。 A、3个月B、24个月C、12个月D、6个月

以下关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事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可以将贷款损失分为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B:银行提取准备金来覆盖非预期损失C:银行提取准备金来覆盖预期损失D:贷款损失准备金和预期损失的大小是相对独立的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并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准备。( )

在预期信用损失法下,减值准备的计提不以减值的实际发生为前提,而是以未来可能的违约事件造成的损失的期望值来计量当前(资产负债表日)应当确认的减值准备。(  )

下列关于企业评估相关金融工具(购买或源生时未发生信用减值)的信用风险后进行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A.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B.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12 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计量其损失准备C.企业在前一会计期间已经按照相当于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了损失准备,但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该金融工具已不再属于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情形的,企业应当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相当于未来 12 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该金融工具的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利得计入当期损益。D.企业在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时,应当考虑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金额的变化

企业在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企业应当以概率加权平均为基础对预期信用损失进行计量B.企业对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应当反映发生信用损失的所有可能性C.在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时,企业需考虑的最短期限为企业面临信用风险的最长合同期限(包括考虑续约选择权)D.在计量预期信用损失时,企业需考虑的最长期限为企业面临信用风险的最长合同期限(包括考虑续约选择权)

企业应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下列有关预期信用损失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最大值B.信用损失是指企业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C.对于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应为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D.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信用减值但并非购买或源生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应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与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内部评级法用于计量贷款的预期损失,压力测试用于计量贷款的非预期损失。()

商业银行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贷款损失准备缺口是指商业银行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低于预期损失的部分。

关于非预期损失的说法,错误的是()。A、非预期损失表示资产损失的波动幅度B、非预期损失真正体现了银行的风险所在C、非预期损失可通过提取准备金的形式加以规避D、非预期损失是无法确切计量为某一个具体数值的

常用的信用风险计量参数包括()。A、违约概率B、违约损失率C、有效期限D、预期损失E、非预期损失

判断贷款是否发生减值损失时,应注意以下哪几点()A、这些客观证据相关的事项(也称“损失事项”)必须影响贷款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B、减值损失能够可靠地计量C、对于预期未来事项可能导致的损失,无论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均不能作为减值损失予以确认D、对于预期未来事项可能导致的损失,可能性大于90%时,应当作为减值损失予以确认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银行应当按照谨慎会计原则,合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及时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如果某项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A、12个月B、24个月C、36个月D、整个存续期

判断题商业银行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贷款损失准备缺口是指商业银行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低于预期损失的部分。A对B错

单选题关于非预期损失的说法,错误的是()。A非预期损失表示资产损失的波动幅度B非预期损失真正体现了银行的风险所在C非预期损失可通过提取准备金的形式加以规避D非预期损失是无法确切计量为某一个具体数值的

单选题企业应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下列有关预期信用损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最大值B信用损失是指企业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C对于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应为企业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差额的现值D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信用减值但并非购买或源生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应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与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单选题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如果某项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A12个月B24个月C36个月D整个存续期

多选题采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采取以下步骤来决定监管资本要求()A估算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B估算压力损失C把内部评级法计量结果与预期损失准备金比较D按准备金超额或缺额调整监管资本

判断题2017年《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修订后,要求基于过去、现在和前瞻性信息,按照“预期损失法”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将推动企业建立以信用数据和评价为基础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应对信用风险事件和信用损失的能力。( )A对B错

单选题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单笔贷款的信用风险预期损失的表述,错误的是( )。A预期损失是商业银行对该笔贷款可估计或可预见到的损失B预期损失并不一定会真实发生C预期损失就是该笔贷款未来发生的信用损失D预期损失主要根据同类贷款的历史数据测算推定

多选题常用的信用风险计量参数包括()。A违约概率B违约损失率C有效期限D预期损失E非预期损失

判断题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公允份值计量,并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准备。( )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