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日志中,张老师这样写道: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很调皮,上课总是坐不住,从来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还严重影响上课的秩序,除了我以外,其他老师都讨厌他。可就是这样的学生。却肯听我的话,也能上好语文课,成绩良好。尤其难得的是他写了一手好字。其他老师都说:“也只有你们张老师能管得好你!”其实他们错了,我并没有管他,我只是把我对其他学生的爱一样公平地也给了他。他的父母也一直很感谢我。而我并没有做什么呀。我只是将我的爱公平地分给了这个孩子。问题: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在教育日志中,张老师这样写道: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很调皮,上课总是坐不住,从来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还严重影响上课的秩序,除了我以外,其他老师都讨厌他。可就是这样的学生。却肯听我的话,也能上好语文课,成绩良好。尤其难得的是他写了一手好字。其他老师都说:“也只有你们张老师能管得好你!”其实他们错了,我并没有管他,我只是把我对其他学生的爱一样公平地也给了他。他的父母也一直很感谢我。而我并没有做什么呀。我只是将我的爱公平地分给了这个孩子。
问题: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解析

解析:老师的做法符合新的职业理念的具体要求。 (1)素质教育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材料中,教师面对很多调皮、不认真完成作业、不好好学习的学生,给予他们公平的爱,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促进了这些学生的发展。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保持教育公正。材料中,教师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并没有放弃,而是把他对其他学生的爱一样公平地给了每一个学生。
(3)素质教育强调要发展学生个性,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材料中,教师看到了调皮捣蛋的学生能写一手好字,说明老师看到了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实践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相关考题:

以下是某位心理辅导老师与学生谈话的内容学生:班上一位同学下课时辱骂了我,我真想一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老师:你告诉我,他是谁,我去找他算账,严厉批评他,帮你出口气。该老师错误认为()A、心理辅导只是单纯的同情B、心理辅导只是教导和说教C、心理辅导只是简单安慰D、心理辅导只是解决特定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师德报告会上,杨老师这样回顾自己的教育工作:一个学生病了,把刚吃下去的饭吐了一地,味道特别刺鼻,令人难受。但我问自己: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会嫌弃吗?于是,我拿起工具,迅速而仔细地收拾干净。一个学生的数学作业改了好多遍,还是没做对。这令我很心烦,但我告诉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学生,我也会很着急。于是,我一遍遍地给他讲解,直到他理解了为止。一个学生很调皮,上课不认真听,不按要求做作业,尽管我很生气,但我告诉自己:他还是孩子,我要帮助他。于是我向家长了解情况,制订帮教计划,号召其他同学一起来帮助他。一个学生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尽管我不喜欢他的行为,但我要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我一次次地观察他、找他谈话,给他讲道理,直到他改正。问题: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杨老师的教育行为。

分析下例教师的主要问题和危害,你认为在教育中应怎么对待这样的学生?我少年时最要好的朋友送乡亲来城里打工,我特意把他请到我家吃顿饭。当年他爱说爱动爱打抱不平。对老师不公正(偏袒干部子女,把另一位同学罚站了一堂课)的行为也敢于站出来说明真相,说老师弄错了。上课老爱给教师提问题,时常惹得老师不高兴,为此,老师把他看成最大的刺头。而他偏不爱改老毛病,所以他有好几次被老师撵出教室。当年老师凌厉话语依然在我耳边:你有什么资格说这个?你瞎问个什么?捣乱是不是?你给我滚出去!以后我的课你别来上,你来我就把你撵出去。就这样,一次,两次......记不清几次了,反正那一年还没有到期末,他说啥也不来学校读书了,把他父母气得不行.....。他跟我说:老师这样待我,我还能读书吗?.......

分析下例中教师的主要问题和危害,你认为在教育中应怎样对待这样的学生?林涛是我儿童时最要好的朋友,这次回家又见到了他。他为农多年,已成家有子,但谈吐已不见当年的主动与明朗。当年他活泼好动,头脑灵活,课堂上爱抢头彩,总想给老师和全班同学留下不一般的印象,但因此也屡遭老师的斥责和惩罚。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老师上课要提问,提问前对大家说:我把问题提出后,你们先不要回答,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考虑。到时我让你们发言时你们再举手发言。明白吗?我们都喊明白。那就这样,不许说话,都规矩点!老师接着提出问题,之后把拿着课本的手背在后面,在教室的间道来回度步。林涛以他的那种心劲儿,很快就有了答案。这时还没到老师说的时间,可林涛已按奈不住,把答案脱口说出。没想到老师快步冲到他跟前,用书照着他的脸部就打了一下。我牛二以林涛鼻子出血了,林涛也用手左一下右一下地擦。可老师对此并不在意,还怒气质问,没让你说呢?你显什么显?不把老师说的纪律当回事,就得让你吃苦头!类似这样的事儿,林涛没少摊上。久而久之,他变得惧怕老师,没有了学习的心劲,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了。......如今,我的孩子也要上学了,我很害怕他也摊上这样的老师,愿他的老师对孩子能宽容理解,并能从中指点引导。

一位退休教师说:“老师最喜欢的是成绩最好的学生,我也是这样。现在回顾30多年的教学生涯才发现:一个学生成绩好不等于他将来的事业很成功。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有的人读书时成绩很好,有的人后来事业很成功,但是却没有一个当年成绩最好的学生后来在事业上很成功。” 如果该老师说的话为真,以下哪项也必然为真?( ) A.该老师当年最喜欢的学生后来在事业上都不是很成功 B.后来在事业上很成功的学生中,有的是该老师当年最不喜欢的 C.该老师的学生中,当年成绩最差的后来在事业上也都不成功 D.凡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毕业后在事业上都不会很成功

材料一张老师在教学成绩上有显著的成绩,但是学生们都不喜欢他。张老师在言语中总 是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在上课的时候,也总是“恰到好处”地把正好没有听懂的学生 们挑起来回答问题,然后带着胜利者的面孔直视学生。学生们都非常小心地上他的课。材料二她是刚从大学毕业的老师,经常幽默地给学生讲故事,对学生也很温柔。有一天 她带着学生去农田上实践课。她先给学生做了示范,然后对学生说:“你们先自己做,我去看看 我买的土豆怎么样了。”说完就往农田外走去。不一会儿,老师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你们怎么 可以这样,我是付了钱的……”同学们惊呆了,他们没想到一向温柔的老师竞然说出如此粗鲁 的话。一名学生回家后哭了。她再也不相信老师的话了,从那以后,她为了报复老师,也开始变 得粗鲁……材料三某老师深得学生敬爱,学生了解老师的为人,深深了解老师对善与恶、美与丑等的 看法。(1)请分别对三个材料中老师的形象进行描述。(6分)(2)请结合实际,试述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9分)

材料:魏老师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道题,告诉他哪些是只要去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才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这个学生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问题: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 以下是班主任姜老师记录的一个教育故事: 班级日志上写着晨晨在数学课上被周老师批评了,考虑到周老师平常严厉,我决定先找晨晨了解情况。下午放学,我找到晨晨,他不服气地说:“老师故意找茬儿,我上课根本没睡觉,她冤枉我了……”我耐心地等他把话说完后,问他:“你是不是还生周老师的气呢?”他拗着头说:“有一点儿。” 何止“有一点儿”,我看得出,他的抵触情绪很强烈,如果不及时将他的情绪加以疏导或排解,肯定会影响他和周老师的关系,影响他学习数学的情绪。 怎样能让他正确地认识和反思这件事呢?我想了想,对他说:“其实你也很在乎周老师对你的评价,不想和老师抵触,是吗?”他点了点头,表示接受我的看法。我接着说:“那你就要试着和老师沟通,说出你的想法。”他脸上露出犹豫的表情,我不动声色地说:“这样吧,你能不能写一张字条和周老师沟通一下?”他同意了,在我办公桌前坐下,拿起笔写了这样一张字条: 周老师: 上数学课时,我只是闭了一下眼,您却误认为我上课睡觉,还批评了我。我希望您以后能先仔细观察,再下结论。 学生:晨晨 嗬,他的气还没消呢!再往下聊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我决定让他回家和家长沟通一下,都冷静下来再说,我把字条递给他说:“你先把事情的原由说给爸爸妈妈听,看他们怎么说。你自己也好好想想,改天再把字条交给我,好吗?” 第二天一早,晨晨来找我,把字条递给我。 周老师: 昨天是我错了,我前天晚上睡得有些迟,上课精神不好,勉强撑着,才没有趴下睡着,多亏您及时对我的提醒,以后在您的课上,我一定集中精力听讲,课堂上还有些问题没弄懂,希望您能多帮助我,谢谢! 学生:晨晨 显然在冷静下来以后,通过家长的帮助,晨晨已经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件事了。我感到很欣慰。 我把这张字条拿给周老师,向她讲述了晨晨前后态度的变化。 课间,周老师把晨晨叫去,坦诚地向他道了歉,说不该单单地批评他,晨晨感到很意外,但也很高兴。此后,晨晨和周老师的关系越来越融洽了。 案例二 以下是班主任王老师记录的一个教育故事: 我班里有一位叫乐乐的同学,高高瘦瘦,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没想到他脾气还挺火爆。 第一次和他正式“交锋”是一天上语文课的时候,那天上课,他总是和同桌说话,影响了老师上课,老师点名批评了他,没想到他突然站起来说:“我和同学在讨论问题,没有乱讲话,凭什么批评我?”还在教室里大声叫喊,让老师无法上课,我在隔壁办公室听见后,到班里让他来我办公室一下,他不但没有收敛,还愤愤地说:“来就来,我怕你呀?”我非常生气,但还是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跟他说:“你先平静一下,一会儿咱们再聊。”等他情绪平静以后,我问他:“为什么和老师顶嘴?”乐乐说:“我是和同学讨论问题。”我回道:“我耐心地批评你,也是为你好。”他表示以后不这样了。 没过几天,他又在地理课上和老师顶嘴,这次我还是耐心和他沟通,他表示以后再也不会那么冲动,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了,我想,经过这两次沟通,他也该吸取教训了吧。 没想到,过了几周,他在我的课堂上和前桌同学说说笑笑,我批评他,他竟然大声和我顶嘴,这次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课后我向班里他最要好的朋友了解他们相处的情况,才知道他在和同学们相处时也很容易冲动。我觉得必须和乐乐的家长沟通一下,让家长和老师一起教育这个孩子。第二天乐乐妈妈来到学校,他妈妈说:“这个年龄的孩子顶嘴是正常的,在家里他也经常和我们顶嘴,老师多担待点。我们文化素质不高,平时也忙,教育不了,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希望老师多多教育.......”听到家长这么说,我失望之极,看来指望乐乐家长共同教育乐乐是不太可能了。 与乐乐家长谈话之后,我陷入了迷茫,我决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也上网查询资料,想尽量处理好这件事。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案例一中的姜老师看到班级日志上记录的一件小事就去解决,实在是“小题大做”,请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谈谈你的看法。(25分) 要求:分析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2.请分析案例二中王老师让家长参与孩子教育未取得成功的原因。(10分) 要求:分析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200字。 3.请根据上述案例对你的启示,谈谈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25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在师德报告会上,石老师这样回顾自己的教育工作:一个学生生病了,把刚吃下去的午饭吐了一地,尽管味道刺鼻,但我问自己,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会嫌弃吗于是,我拿起工具,弯下腰去收拾干净。一个学生的数学作业改了好几遍,还是做不对,尽管我很心烦,但我告诉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学生,我也会很着急。于是,我一遍遍地给他讲解,直到他学会。一个学生很调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要求完成作业,尽管我很生气,但我告诉自己,他还是个孩子,我要帮助他。于是我向家长了解情况,制订帮教计划,号召其他同学也来帮助他。一个学生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尽管我不喜欢他的行为,但我要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于是,我一次次地观察他,找他谈心,给他讲道理,直到他改正。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石老师的教育行为。

在教育日志中,张老师这样写道:我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很调皮,有多动症,上课总是坐不住,从来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还严重影响上课的秩序,除了我以外,其他老师都讨厌他。可就是这样的学生,却肯听我的话,也能上好语文课,成绩良好。尤其难得的是他写了一手好字。其他老师都说:“也只有你们张老师能管得了你!”其实他们错了,我并没有管他,我只是把我对其他学生的爱一样公平地也给了他。他的父母也一直很感谢我。而我并没有做什么呀。我只是将我的爱公平地分给了这个孩子。问题: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材料一张老师在教学教学上有显著的成绩,但是学生们都不喜欢他。张老师在言语中总是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在上课的时候,也总是“恰到好处”,把正好没有听懂的学生们挑起来回答问题,然后带着胜利者的面孔直视学生。学生们上他的课都非常小心。材料二她是刚从大学毕业的老师,经常给学生讲故事,很幽默,对学生也是很温柔。有一天她带学生去农田上实践课。她先给学生做了示范,然后对学生说:“你们先自己做,我去看看我买的土豆怎么样了。”老师说完就向农田外走去。不一会,老师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你们怎么可以这样,我是付了钱的……”同学们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一向温柔的老师竟然说出如此粗鲁的话。一名学生回家后哭了,她再也不相信老师的话了,从那以后,她为了报复老师,也开始变得很粗鲁……材料三某某老师深得学生敬爱,学生了解老师的为人,深深地了解老师对善与恶、美与丑等等的看法。问题:(1)请分别对三个材料中教师的形象进行描述。(6分)(2)请结合实际情况,试述怎样建立新型师生关系。(8分)

材料:在教育日志中,张老师这样写道:我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很调皮,有多动症,上课总是坐不住,从来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还严重影响上课的秩序。除了我,其他老师都讨厌他。可就是这样的学生,却肯听我的话,也能上好语文课,语文成绩良好。尤其难得的是他写了一手好字。其他老师都说:“也只有张老师能管得好你!”其实他们错了,我并没有管他,我只是把对其他学生的爱也给了他。他的父母很感谢我,而我并没有做什么呀,我只是将我的爱公平地分给了每个孩子。问题: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材料:林涛是我儿时最要好的朋友,这次回家又见到了他。他为农多年,已成家有子,但谈吐已不见当年的主动与明朗。当年他活泼好动,头脑灵活,课堂上爱抢“头彩”,总想给老师和全班同学留下不一般的印象,但因此也屡遭老师的斥责和惩罚。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老师上课要提问,提问前对大家说:“我把问题提出后,你们先不要回答,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考虑。到时我让你们发言时你们再举手发言。明白吗?”我们都喊明白。“那就这样,不许说话,都规矩点!”老师接着提出问题,之后把拿着课本的手背在后面,在教室的过道来回踱步。林涛很快就有了答案,这时还没到老师说的时间,可林涛已按捺不住,把答案脱口说出。没想到老师快步冲到他跟前,用书照着他的脸部就打了一下。林涛鼻子出血了,用手左一下右一下地擦。可老师对此并不在意,还怒气冲冲地质问,“没让你说呢!你显什么显?不把老师说的纪律当回事。就得让你吃苦头!”类似这样的事儿,林涛没少摊上。久而久之,他变得惧怕老师。没有了学习的心劲,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了……如今,我的孩子也要上学了,我很害怕他也遇上这样的老师。愿他的老师对孩子能宽容理解。并能从中指点引导。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教师的教育行为。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在教育日志中,张老师这样写道:我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很调皮,有多动症,上课总是坐不住,从来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还严重影响上课的秩序。除了我,其他老师都讨厌他。可就是这样的学生,却肯听我的话,也能上好语文课,语文成绩良好。尤其难得的是他写了一手好字。其他老师都说:“也只有张老师能管得好你!”其实他们错了,我并没有管他,我只是把对其他学生的爱也给了他。他的父母很感谢我,而我并没有做什么呀,我只是将我的爱公平地分给了每个孩子。问题: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师德报告会上,石老师这样回顾自己的教育工作:一个学生病了,把刚吃下去的午饭吐了一地,尽管味道射鼻,但我问自己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会嫌弃吗?”于是,我拿起工具,弯下腰去赶紧收拾。一个学生的数学作业改了好几遍,还是改不对,尽管我很心烦,但我告诉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学生,我也会很着急。”于是,我一遍遍地给他讲解,直到他学会。一个学生很调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要求完成作业,尽管我很生气,但我告诉自己:“他还是个孩子,我要帮助他。”于是我向家长了解情况,制定帮教计划,号召其他同学也来帮助他。一个学生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尽管我不喜欢他的行为,但我要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于是,我一次次地观察他,找他谈心,跟他讲道理,直到他改正。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石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根据下面资料 案例一 以下是班主任姜老师记录的一个教育故事: 班级日志上写着晨晨在数学课上被周老师批评了,考虑到周老师平常比较严厉。我决定先找晨晨了解情况。下午放学,我找到晨晨,他不服气地说:“周老师故意找茬儿,我上课根本没睡觉,她冤枉我了……”我耐心地等他把话说完后问他:“你是不是还生周老师的气呢?”他拗着头说:“有一点儿。” 何止“有一点儿”,我看得出,他的抵触情绪还很强烈。如果不及时将他的情绪加以疏导或排解,肯定会影响他和周老师的关系,影响学习数学的热情。 怎样能让他正确地认识和反思这件事呢?我想了想,对他说:“其实你也很在乎周老师对你的评价,不想和老师对抗,是吗?”他点了点头,表示接受我的看法。我接着说:“那你就要试着和老师沟通,说出你的想法。”他脸上露出犹豫的表情,我不动声色地说:“这样吧,你能不能写一张字条和周老师沟通一下?”他同意了,在我办公桌前坐下,拿起笔写了这样一张字条: 周老师: 上数学课时,我只是闭了一下眼,您却误认为我上课睡觉,还批评了我。我希望您以后能先仔细观察,再作结论。 学生:晨晨 嗨,他的气还没消呢!再往下聊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我决定让他回家和家长沟通一下,冷静下来再说。我把字条还给他,说:“你先把字条拿回去,给你爸爸妈妈看看,看他们怎么说,你自己也好好想想,明天再把字条交给我,好吗?” 第二天一早,晨晨来找我,微笑着递给我修改过的字条,上面写道: 周老师: 昨天我错了,我前天晚上睡得有点晚,上课精神不好,勉强撑着才没趴下睡着。您的批评是对我的提醒,以后在您的课上,我一定集中精力听讲!昨天课堂上还有些问题没弄懂,希望您能多帮助我,谢谢! 学生:晨晨 显然在冷静下来以后,通过家长的帮助,晨晨已经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件事了,我感到很欣慰。我把这张字条拿给周老师.向他讲述了晨晨前后态度的变化。 课间,周老师把晨晨叫去,坦诚地向他道歉,说不该草率地批评他,晨晨感到很意外,此后,晨晨和周老师关系更融洽了。 案例二 以下是班主任王老师记录的一个教育故事: 我班里有一位叫乐乐的同学,高高瘦瘦,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没想到脾气还挺火爆的。 第一次和他正式“交锋”是一天上语文课的时候,那天上课,他总是和同桌说话,影响了老师上课,老师点名批评了他,没想到他突然站起来说:“我和同学讨论问题,没有乱讲话,凭什么批评我?”还在教室里大声喊叫,让老师无法上课。我在隔壁办公室听见后,到班里让他来我办公室一下,他不但没有收敛,还愤愤地说:“来就来,我怕你呀?”我非常生气,但还是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跟他说:“你先平静一下,一会儿咱们再聊。”等他情绪平静以后,我问他:“为什么和老师顶嘴?”乐乐说:“我是和同桌讨论问题。”我耐心地说:“即使老师批评错了,也是为你好,不至于发那么大的火。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还影响了上课。”……经过一番沟通,他似乎认识到自己也有问题,表示以后不这样了。 没过几天,他又在地理课上和前桌同学说说笑笑,我批评他,他还不服,大声和我顶嘴,这次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课后,我向班里他最要好的朋友了解他们相处的情况,才知道他在和同学相处的时候很容易冲动。我觉得必须和乐乐的家长沟通一下,让家长一起教育这个孩子。第二天乐乐妈妈来到学校,沟通时,他妈妈说:“这个年龄的孩子顶嘴是正常的,在家里他也经常和我们顶嘴,老师多担待点。我们文化素质不高,平时也忙,教育不了孩子,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希望老师多多教育……”听到家长这么说,我失望至极,看来指望家长教育乐乐是不太可能了。 与乐乐家长谈话之后,我陷入了迷茫。我决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也上网查询资料,想尽量处理好这件事。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有人认为案例一中的姜老师看到班级日志上记录的一件小事就去做了这么多工作实在是“小题大做”,请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分析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老师经常表扬我。我怕谁!” 学生阳阳(化名),现为六年级学生,原来是所谓的后进生,上课不专心,经常捣乱,作业也经常不完成.下课后与同学之间摩擦很多,老师见了个个头痛。同学对他敬而远之。他上五年级时,我是他的老师,就想:应多给他鼓励,让他建立自信。所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常常对阳阳表扬有加,尤其是在他有进步时(哪怕这点进步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下来,效果果然明显.他对自己的行为已能有所控制,自信心也大大增强。正当我对自己的成功教育而欣喜之时,接连发生的两件事情却让我陷入深思:一是有同学向我报告,阳阳又犯错误了,和很多劝他的同学吵上了,还说:“邱老师经常表扬我的.所以这次他也不会怎么说我,我才不怕你们呢。”二是在一堂课上他屡次破坏课堂纪律.经多次“激励式”的引导无效后,我进行了批评,谁知他竞离开教室.扬长而去……请你对本案例中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很调皮,有多动症,上课总是坐不住,从来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还严重影响上课的秩序,除了我以外,其他老师都讨厌他。可就是这样的学生,却肯听我的话,也能上好语文课,成绩良好。尤其难得的是他写了一手好字。其他老师都说:“也只有你们张老师能管得好你!”其实他们错了,我并没有管他,我只是把我对其他学生的爱一样公平地也给了他。他的父母也一直很感谢我。而我并没有做什么呀,我只是将我的爱公平地分给了这个孩子。结合案例,分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问答题在一位老师的日记里记录了这样一段话。记得我读研之前的暑假给即将中考的小亮补习物理和化学,通过与他的接触,我发现他很聪明,但他总是消极悲观,我们刚刚接触时他很自闭,不愿和我交流,做物理题更是一塌糊涂,平时成绩都不及格。那时还有一个月就中考了,我很着急,决定与他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我说:“为什么不喜欢学习物理?”他说:“总是考得不好,我觉得我根本就没有学物理的天赋,怎么学都没有用。”我说:“那你每天上课在干什么?”他说:“我现在上课什么都听不懂,老师也不管我,除了睡觉,就是逃课上网。”我说:“这说明你没有努力学习!你想过今后要做什么吗?”他说:“当经济学家,老师你说那个挣钱多,是不是?”我笑了,说:“如果不好好学习,能实现这个梦想吗?”他陷入了深思,然后问:“那你说我现在学还来得及吗?”我说:“当然,你很聪明,我相信你肯定能行。”这次谈话结束后,他努力认真地学习,经过一个月的共同奋战,他中考的物理和化学成绩均过90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1)结合材料,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指出材料中小亮的归因理论属于哪种因素,并分析这种归因对他的影响。(2)材料中的“我”是怎样帮助小亮正确归因,提高学习兴趣的?

问答题材料: 有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甚至有时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老师让他起来回答时,他又不会。刘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在课下主动找到这个学生,问他这样做的原因。该生说:“班上的同学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傻,我不服气,所以在老师提问时我总举手就是想向大家证明我不笨。”刘老师了解了原委后,并没有批评这个学生,而是和他定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提问时,如果真会回答,你就举左手;如果不会,就举右手。”在以后的课上,刘老师抓住该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并好好地表扬了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的学习很有起色,不久就跨入了先进生的行列。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问答题材料:李老师是这样一个老师。每天布置很多课后作业,当学生完不成或者作业做得不好时,就会对学生大声指责:“连个作业都做不好,要你们有什么用!”同事王老师这样评价他,李老师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对于班会课和音乐课等等他全部取消,说是没有用,对学生之间闹矛盾了他往往是直接说谁对谁不对,然后请家长加以批评。且同行之间有活动什么的,他也从不参加,常以要改作业为由,拒绝参加。学生家长这样评价他:我在单位工作很有成就感,因此,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怕见邻居,不怕见同事和领导,但是就怕见教我孩子的李老师。都怪我的儿子不争气,使我也总是挨这位老师的训。“你的孩子也太笨了吧,每科成绩都那么差,这么点的孩子都管不好,让我怎么说你……”他训人的时候,神态颇为自豪,总是趾高气扬,我心里对她已反感至极。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这位老师的行为。(14分)

单选题开会时间快到了,你能给张老师打个电话吗?A我也开会B他来开会C我没带电话D他打了电话

问答题根据下面资料 案例一 以下是班主任姜老师记录的一个教育故事: 班级日志上写着晨晨在数学课上被周老师批评了,考虑到周老师平常比较严厉。我决定先找晨晨了解情况。下午放学,我找到晨晨,他不服气地说:“周老师故意找茬儿,我上课根本没睡觉,她冤枉我了……”我耐心地等他把话说完后问他:“你是不是还生周老师的气呢?”他拗着头说:“有一点儿。” 何止“有一点儿”,我看得出,他的抵触情绪还很强烈。如果不及时将他的情绪加以疏导或排解,肯定会影响他和周老师的关系,影响学习数学的热情。 怎样能让他正确地认识和反思这件事呢?我想了想,对他说:“其实你也很在乎周老师对你的评价,不想和老师对抗,是吗?”他点了点头,表示接受我的看法。我接着说:“那你就要试着和老师沟通,说出你的想法。”他脸上露出犹豫的表情,我不动声色地说:“这样吧,你能不能写一张字条和周老师沟通一下?”他同意了,在我办公桌前坐下,拿起笔写了这样一张字条: 周老师: 上数学课时,我只是闭了一下眼,您却误认为我上课睡觉,还批评了我。我希望您以后能先仔细观察,再作结论。 学生:晨晨 嗨,他的气还没消呢!再往下聊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我决定让他回家和家长沟通一下,冷静下来再说。我把字条还给他,说:“你先把字条拿回去,给你爸爸妈妈看看,看他们怎么说,你自己也好好想想,明天再把字条交给我,好吗?” 第二天一早,晨晨来找我,微笑着递给我修改过的字条,上面写道: 周老师: 昨天我错了,我前天晚上睡得有点晚,上课精神不好,勉强撑着才没趴下睡着。您的批评是对我的提醒,以后在您的课上,我一定集中精力听讲!昨天课堂上还有些问题没弄懂,希望您能多帮助我,谢谢! 学生:晨晨 显然在冷静下来以后,通过家长的帮助,晨晨已经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件事了,我感到很欣慰。我把这张字条拿给周老师.向他讲述了晨晨前后态度的变化。 课间,周老师把晨晨叫去,坦诚地向他道歉,说不该草率地批评他,晨晨感到很意外,此后,晨晨和周老师关系更融洽了。 案例二 以下是班主任王老师记录的一个教育故事: 我班里有一位叫乐乐的同学,高高瘦瘦,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没想到脾气还挺火爆的。 第一次和他正式“交锋”是一天上语文课的时候,那天上课,他总是和同桌说话,影响了老师上课,老师点名批评了他,没想到他突然站起来说:“我和同学讨论问题,没有乱讲话,凭什么批评我?”还在教室里大声喊叫,让老师无法上课。我在隔壁办公室听见后,到班里让他来我办公室一下,他不但没有收敛,还愤愤地说:“来就来,我怕你呀?”我非常生气,但还是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跟他说:“你先平静一下,一会儿咱们再聊。”等他情绪平静以后,我问他:“为什么和老师顶嘴?”乐乐说:“我是和同桌讨论问题。”我耐心地说:“即使老师批评错了,也是为你好,不至于发那么大的火。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还影响了上课。”……经过一番沟通,他似乎认识到自己也有问题,表示以后不这样了。 没过几天,他又在地理课上和前桌同学说说笑笑,我批评他,他还不服,大声和我顶嘴,这次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课后,我向班里他最要好的朋友了解他们相处的情况,才知道他在和同学相处的时候很容易冲动。我觉得必须和乐乐的家长沟通一下,让家长一起教育这个孩子。第二天乐乐妈妈来到学校,沟通时,他妈妈说:“这个年龄的孩子顶嘴是正常的,在家里他也经常和我们顶嘴,老师多担待点。我们文化素质不高,平时也忙,教育不了孩子,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希望老师多多教育……”听到家长这么说,我失望至极,看来指望家长教育乐乐是不太可能了。 与乐乐家长谈话之后,我陷入了迷茫。我决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也上网查询资料,想尽量处理好这件事。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请分析案例二中王老师让家长参与孩子教育未取得成功的原因。 要求:分析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

问答题一位网友在某教育网站的论坛里写道:我曾见到一名数学教师,很有敬业精神,一天到晚除了认真上课,精心批改作业;就是钻研各种难题。他对每年高考数学试卷的解答,总是最快最好。但报纸,从来不看一张;期刊,一年也翻不了几回;图书馆难得光顾,影视几乎不看。他觉得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上面。可是他的教学很一般,学生反映也不太好。对此,他很不解。请问,为什么他“好心没得好报”?

问答题在师德报告会上,石老师这样回顾自己的教育工作: 一个学生生病了,把刚吃下去的午饭吐了一地,尽管味道刺鼻,但我问自己,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会嫌弃吗?于是,我拿起工具,弯下腰去收拾干净。 一个学生的数学作业改了好几遍,还是做不对,尽管我很心烦,但我告诉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学生,我也会很着急。于是,我一遍遍地给他讲解,直到他学会。 一个学生很调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要求完成作业,尽管我很生气,但我告诉自己,他还是个孩子,我要帮助他。于是我向家长了解情况,制订帮教计划,号召其他同学也来帮助他。 一个学生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尽管我不喜欢他的行为,但我要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于是,我一次次地观察他,找他谈心,给他讲道理,直到他改正。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石老师的教育行为。

问答题材料大学毕业不久,我就担任了初二一班的班主任,一天中午,一个学生急匆匆跑来说:”老师,小杨不知为什么事正和二班老师争吵,还骂老师了。”我赶紧过去问缘由。得知二班的卫生区有几片废纸,被学校的值日生扣了分,据说二班有学生看见他正好走过,就告诉王老师,认为他扔的。于是王老师就找到小杨,并训斥了他。小杨不服气,就骂老师”瞎了眼”,结果惹恼了老师。我当时也很生气:”小杨,就算你没扔,也要好好和王老师说明,怎么可以骂老师么?”“他根本不听我说,劈头盖脸训斥我….“见他如此冲动,我知道说什么都没用,要等待时机。机会终于来了,在学校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上,我充分发挥了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引导他为班级参加的体育项目出谋划策,协助体育委员组织,我鼓励他报了大家都未参加的3000米长跑,对此,我对他提出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运动会那天,小杨的3000米长跑得了冠军,成了班级最亮的一颗星,很多同学和他拥抱,给他送水、送毛巾,为他热烈鼓掌,使他感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会后我找他谈心:”小杨,运动会证明了你的实力,说明你是一个不甘落后的好学生,我相信你也会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取得好成绩。“老师你真的相信我吗?”“我当然相信你。”他的眼中闪烁出激动的亮光,突然说:”那么老师,你也相信那天的废纸不是我扔的吗?我敢对天发誓,真不是我扔的。”看到他委屈又可笑的样子,我笑了:”我相信你,当时我就相信不是你干的!”“真的吗?”他很惊讶也很高兴。”可你也有错,知道错在哪里吗?”他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知道老师,我会跟王老师道歉的,您放心!”此后,小杨同学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转变。问题:(1)案例中的”我”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8分)(2)请结合案例加以分析论述(10分)

问答题根据下面资料 案例一 以下是班主任姜老师记录的一个教育故事: 班级日志上写着晨晨在数学课上被周老师批评了,考虑到周老师平常比较严厉。我决定先找晨晨了解情况。下午放学,我找到晨晨,他不服气地说:“周老师故意找茬儿,我上课根本没睡觉,她冤枉我了……”我耐心地等他把话说完后问他:“你是不是还生周老师的气呢?”他拗着头说:“有一点儿。” 何止“有一点儿”,我看得出,他的抵触情绪还很强烈。如果不及时将他的情绪加以疏导或排解,肯定会影响他和周老师的关系,影响学习数学的热情。 怎样能让他正确地认识和反思这件事呢?我想了想,对他说:“其实你也很在乎周老师对你的评价,不想和老师对抗,是吗?”他点了点头,表示接受我的看法。我接着说:“那你就要试着和老师沟通,说出你的想法。”他脸上露出犹豫的表情,我不动声色地说:“这样吧,你能不能写一张字条和周老师沟通一下?”他同意了,在我办公桌前坐下,拿起笔写了这样一张字条: 周老师: 上数学课时,我只是闭了一下眼,您却误认为我上课睡觉,还批评了我。我希望您以后能先仔细观察,再作结论。 学生:晨晨 嗨,他的气还没消呢!再往下聊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我决定让他回家和家长沟通一下,冷静下来再说。我把字条还给他,说:“你先把字条拿回去,给你爸爸妈妈看看,看他们怎么说,你自己也好好想想,明天再把字条交给我,好吗?” 第二天一早,晨晨来找我,微笑着递给我修改过的字条,上面写道: 周老师: 昨天我错了,我前天晚上睡得有点晚,上课精神不好,勉强撑着才没趴下睡着。您的批评是对我的提醒,以后在您的课上,我一定集中精力听讲!昨天课堂上还有些问题没弄懂,希望您能多帮助我,谢谢! 学生:晨晨 显然在冷静下来以后,通过家长的帮助,晨晨已经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件事了,我感到很欣慰。我把这张字条拿给周老师.向他讲述了晨晨前后态度的变化。 课间,周老师把晨晨叫去,坦诚地向他道歉,说不该草率地批评他,晨晨感到很意外,此后,晨晨和周老师关系更融洽了。 案例二 以下是班主任王老师记录的一个教育故事: 我班里有一位叫乐乐的同学,高高瘦瘦,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没想到脾气还挺火爆的。 第一次和他正式“交锋”是一天上语文课的时候,那天上课,他总是和同桌说话,影响了老师上课,老师点名批评了他,没想到他突然站起来说:“我和同学讨论问题,没有乱讲话,凭什么批评我?”还在教室里大声喊叫,让老师无法上课。我在隔壁办公室听见后,到班里让他来我办公室一下,他不但没有收敛,还愤愤地说:“来就来,我怕你呀?”我非常生气,但还是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跟他说:“你先平静一下,一会儿咱们再聊。”等他情绪平静以后,我问他:“为什么和老师顶嘴?”乐乐说:“我是和同桌讨论问题。”我耐心地说:“即使老师批评错了,也是为你好,不至于发那么大的火。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还影响了上课。”……经过一番沟通,他似乎认识到自己也有问题,表示以后不这样了。 没过几天,他又在地理课上和前桌同学说说笑笑,我批评他,他还不服,大声和我顶嘴,这次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课后,我向班里他最要好的朋友了解他们相处的情况,才知道他在和同学相处的时候很容易冲动。我觉得必须和乐乐的家长沟通一下,让家长一起教育这个孩子。第二天乐乐妈妈来到学校,沟通时,他妈妈说:“这个年龄的孩子顶嘴是正常的,在家里他也经常和我们顶嘴,老师多担待点。我们文化素质不高,平时也忙,教育不了孩子,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希望老师多多教育……”听到家长这么说,我失望至极,看来指望家长教育乐乐是不太可能了。 与乐乐家长谈话之后,我陷入了迷茫。我决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也上网查询资料,想尽量处理好这件事。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请根据上述案例对你的启示,谈谈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