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Delta对冲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有( )A、投资者往往按照1单位资产和Delta单位期权做反向头寸来规避组合中价格波动风险B、如果能完全规避组合的价格波动风险,则称该策略为Delta中性策略C、投资者不必依据市场变化调整对冲头寸D、当标的资产价格大幅度波动时,Delta值也随之变化

下列关于Delta对冲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投资者往往按照1单位资产和Delta单位期权做反向头寸来规避组合中价格波动风险
B、如果能完全规避组合的价格波动风险,则称该策略为Delta中性策略
C、投资者不必依据市场变化调整对冲头寸
D、当标的资产价格大幅度波动时,Delta值也随之变化

参考解析

解析:投资者为规避资产组合的价格变动风险,经常采用期权Delta对中策略,这是利用期权价格对标的资产价格变动的敏感度为Delta,投资者往往按照1单位资产和Delta单位期权做反向头寸来规避资产组合中价格波动风险.如果该策略能完全规避组合的价格波动风险则该策略为Delta中性策咯.当标的资产价格大幅度波动时,Delta值也随之变化,静态的Delta对冲并不能完全规避风险。需要投资者不断依据市场变化调整对冲头寸。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风险管理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有( )。A.风险分散与风险对冲都可以管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风险B.商业银行的风险对冲可以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C.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具有的风险D.根据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原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是全面的,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甚至同一国家的借款人E.风险规避策略是一种消极的风险管理策略,不宜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主导风险管理策略

下列关于对冲基金的说法,正确的有( )。A.避险基金B.风险对冲过的基金C.一般都是高风险的,没有低风险的D.通常运用对冲的办法抵消市场风险,锁定套利机会

关于全球著名的对冲基金管理公司运用的策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价值策略属于风险较低、收益较低、容量较大的策略B、齐夫资本、保尔森均善于运用宏观因素策略C、事件驱动策略属于风险较低、收益较高、容量较小的策略,运用该策略的公司不在少数D、相较于相对价值策略和事件驱动策略,宏观因素策略的风险更低

下列关于消费型企业风险敞口类型及其对冲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Ⅰ.上游敞口、下游闭口型Ⅱ.买入对冲Ⅲ.上游闭口、下游敞口型Ⅳ.卖出对冲A.Ⅰ.ⅡB.Ⅲ.ⅣC.Ⅰ.ⅣD.Ⅱ.Ⅲ

关于期权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买进看跌期权可对冲标的物多头的价格风险B.买进看跌期权可对冲标的物空头的价格风险C.买进看涨期权可对冲标的物空头的价格风险D.买进看涨期权可对冲标的物多头的价格风险

下列关于商品基金和对冲基金的说法,正确的有()。A.商品基金的投资领域比对冲基金小得多B.商品基金运作比对冲基金规范,透明度更高C.商品基金和对冲基金通常被称为另类投资工具或其他投资工具D.商品基金的业绩表现与股票和债券市场的相关度比对冲基金高

关于利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期权套期保值者需要交纳保证金B. 持有现货者可采取买进看涨期权策略对冲价格风险C. 计划购入原材料者可采取买进看跌期权策略对冲价格风险D. 通常情况下,期权套期保值比期货套期保值投入的初始资金更少

下列关于对冲基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对冲基金是风险对冲过的基金B.可以投资证券、期权、期货C.可以投资证券,但是不能投资期权、期货D.可以投资金融衍生品

下列关于风险对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风险对冲不能用于管理信用风险B.风险对冲可以管理系统性风险,也能管理非系统性风险C.风险对冲中市场对冲又称为残余风险D.风险对冲关键在于对冲比率的确定

下列关于风险对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风险对冲不能被用于管理信用风险B.风险对冲可以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C.风险对冲对管理股票风险非常有效D.风险对冲对管理利率风险非常有效

下列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风险对冲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B.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策略性选择C.风险规避策略是风险管理的主导策略D.风险转移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E.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在所从事的业务活动造成实质性损失时.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价格补偿的策略性选择

关于期权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Ⅰ.卖出看跌期权可对冲标的物多头的价格风险Ⅱ.买进看涨期权可对冲标的物空头的价格风险Ⅲ.买进看跌期权可对冲标的物多头的价格风险Ⅳ.卖出看涨期权可对冲标的物空头的价格风险 A、Ⅰ.Ⅱ.Ⅲ.ⅣB、Ⅱ.ⅢC、Ⅱ.Ⅲ.ⅣD、Ⅰ.Ⅱ.Ⅲ

上题中的对冲方案也存在不足之处,则下列方案中最可行的是(  )。A.C@40000合约对冲2200元Delta、C@41000合约对冲325.5元DeltaB.C@40000合约对冲1200元Delta、C@39000合约对冲700元Delta、C@41000合约对冲625.5元C.C@39000合约对冲2525.5元DeltaD.C@40000合约对冲1000元Delta、C@39000合约对冲500元Delta、C@41000合约对冲825.5元

使用Gamma值较大的期权对冲Delta风险时,不需要经常调整头寸。( )

假如市场上存在以下在2014年12月28目到期的铜期权,如表8—5所示。 某金融机构通过场外期权合约而获得的Delta是-2525.5元,现在根据金融机构场外期权业务的相关政策,从事场外期权业务,需要将期权的Delta进行对冲。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17-18。上题中的对冲方案也存在不足之处,则下列方案中最可行的是(  )。 查看材料A.C@40000合约对冲2200元Delta、C@41000合约对冲325.5元DeltaB.C@40000合约对冲1200元Delta、C@39000合约对冲700元Delta、C@41000合约对冲625.5元C.C@39000合约对冲2525.5元DeltaD.C@40000合约对冲1000元Delta、C@39000合约对冲500元Delta、C@41000合约对冲825.5元

下列关于Gamm的说法正确的是()AGamma值衡量Delta值对标的资产的敏感度BGamma值较小时,意味着Delta对资产价格变动不敏感,投资者不 必频繁调整头寸对冲资产价格变动风险C仅有标的资产价格变动引起期权价格的变动D标的资产价格变动是引起期权价格的变动之一E用来度量期权价格对波动率的敏感性

下列关于Gam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Gamma值衡量Delta值对标的资产的敏感度BGamma值较小时,意味着Delta对资产价格变动不敏感,投资者不 必频繁调整头寸对冲资产价格变动风险C仅有标的资产价格变动引起期权价格的变动D用来度量期权价格对波动率的敏感性

下列关于Delta对冲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有()。A、投资者往往按照l单位资产和Delta单位期权做反向头寸来规避资产组合中的价格波动风险B、如果能完全规避组合的价格波动风险,则称该策略为Delta中性策略C、投资者不必依据市场变化调整对冲头寸D、当标的资产价格大幅度波动时,Delta值也随之变化

适用Gamma值较大的期权对冲Delta风险时,不需要经常调整对冲比例。

下列关于风险对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风险对冲不能被用于管理信用风险B、风险对冲可以管理系统性风险,也能管理非系统性风险C、风险对冲中市场对冲又称为残余风险D、风险对冲关键在于对冲比率的确定

关于风险对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损失的一种策略性选择B、风险对冲对管理对公业务市场风险非常有效C、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两种情况D、被广泛应用于信用风险管理

多选题下列关于Delta对冲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有()。A投资者往往按照1单位资产和Delta单位期权做反向头寸来规避资产组合中价格波动风险B如果能完全规避组合的价格波动风险,则称该策略为Delta中性策略C投资者不必依据市场变化调整对冲头寸D当标的资产价格大幅度波动时,Delta值也随之变化

多选题上题中的对冲方案也存在不足之处,则下列方案中最可行的是(  )。AC@41000合约对冲2525.5元DeltaBC@40000合约对冲1200元Delta、C@39000合约对冲700元Delta、C@41000合约对冲625.5元CC@39000合约对冲2525.5元DeltaDC@40000合约对冲1000元Delta、C@39000合约对冲500元Delta、C@41000合约对冲825.5元

多选题下列关于Delta对冲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有()。A投资者往往按照l单位资产和Delta单位期权做反向头寸来规避资产组合中的价格波动风险B如果能完全规避组合的价格波动风险,则称该策略为Delta中性策略C投资者不必依据市场变化调整对冲头寸D当标的资产价格大幅度波动时,Delta值也随之变化

判断题适用Gamma值较大的期权对冲Delta风险时,不需要经常调整对冲比例。A对B错

单选题以下关于delta说法正确的是()。A平值看涨期权的delta一定为-0.5B相同条件下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delta是相同的C如果利用delta中性方法对冲现货,需要买入delta份对应的期权DBS框架下,无股息支付的欧式看涨期权的delta等于N(d1)

多选题关于风险对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损失的一种策略性选择B风险对冲对管理对公业务市场风险非常有效C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两种情况D被广泛应用于信用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