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1950-1990年的人均食物年支出和人均年生活费收入月度数据如表3-2所示。 据此回答以下五题95-99。为判断该两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首先将人均食品支出和人均年生活费收入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得到实际人均年食品支出(Y)和实际人均年生活费收入(X),再对Y和X分别取对数,记y=lnY,x=lnX。对其进行ADF检验,结果如表3-3、表3-4所示,表明(  )。 A.x序列为平稳性时间序列,y序列为非平稳性时间序列B.x和y序列均为平稳性时间序列C.x和y序列均为非平稳性时间序列D.y序列为平稳性时间序列,x序列为非平稳性时间序列

某地区1950-1990年的人均食物年支出和人均年生活费收入月度数据如表3-2所示。


据此回答以下五题95-99。
为判断该两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首先将人均食品支出和人均年生活费收入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得到实际人均年食品支出(Y)和实际人均年生活费收入(X),再对Y和X分别取对数,记y=lnY,x=lnX。对其进行ADF检验,结果如表3-3、表3-4所示,表明(  )。

A.x序列为平稳性时间序列,y序列为非平稳性时间序列
B.x和y序列均为平稳性时间序列
C.x和y序列均为非平稳性时间序列
D.y序列为平稳性时间序列,x序列为非平稳性时间序列

参考解析

解析:从表3-3和表3-4可以看出,x和y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值均大于在1%、5%和10%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表明x和y序列均为非平稳性时间序列。

相关考题: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测( )。A.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最多B.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最多C.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最多D.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最多

王某失手将致李某(15岁)打死,王某应赔偿李某死亡赔偿金等于()。 A、受诉法院上一年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的20倍。B、受诉法院上一年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的19倍。C、受诉法院上一年度城镇人均可消费性支出额的标准的20倍。D、受诉法院上一年度城镇人均可消费性支出额的标准的19倍。

根据上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01年至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B.2001年至2003年,与相邻省区比较,湖南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低C.2001年至2003年,贵州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广西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D.2002年,湖南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为分析某市城镇居民1995年——200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取得如下统计资料:

2005年到2008年最低收入户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年均增幅约是( )。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比2002年分别增长170.7%和251.1%,增速分别快于人均消费支出19和66个百分点。2011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3%和3.2%,比2002年分别提高0.5和0.6个百分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表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与人均文化消费增速最低的年份是同一年B、表中每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均比上一年增长千元以上C、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接近5%D、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超过10%

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715元,增长25.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 出5901元,增长22.7%,其中,食品支出2107元,增长16.8%。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629元,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4561元,增长11.0%,其中,食品支出4828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下列哪一年增长金额最高?( )A. 2006 年B. 2007 年C. 2008 年D. 2009 年

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715元,增长25.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 出5901元,增长22.7%,其中,食品支出2107元,增长16.8%。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629元,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4561元,增长11.0%,其中,食品支出4828元,增长14.8%。能从上述材料中推出的是( )。A. 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大于2007—2011年的平均增长速度B. 2006—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相同C. 2011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与生活消费支出的比)较上年变大了D. 2006—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

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715元,增长25.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 出5901元,增长22.7%,其中,食品支出2107元,增长16.8%。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629元,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4561元,增长11.0%,其中,食品支出4828元,增长14.8%。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比值为( )。A. 16.8%B. 18. 8%C. 19. 8%D. 21.1%

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715元,增长25.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 出5901元,增长22.7%,其中,食品支出2107元,增长16.8%。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629元,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4561元,增长11.0%,其中,食品支出4828元,增长14.8%。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是同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的( )倍。A. 2. 29B. 2.33C. 2. 48D. 2. 57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收入来源如下图所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农村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单位:元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 )A.22177元、17222元 B.18317元、13222元C.16367元、11491元 D.20167元、14491元

假定2003年以来,某寺庙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数和客源地人均收入如表1-2所示。若2009年客源地人均月收入为1750元,请用一元回归预测法预测2009年到该寺旅游参观的人次为(  )。 表1-2 A.33959B.39124C.40120D.42001

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1-5月A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053元,同比增长10.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5421元,同比增长8.5%;人均家庭经营收入为760元,同比下降0.6%;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241元,同比增长28.7%;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631元,同比增长10%。2014年1-5月A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081元,同比增长9.9%,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下列关于2014年1-5月A区农村居民收入和支出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均现金收入比人均消费性支出高4000多元B. 人均食品消费支出超过生活消费支出的一半C. 人均医疗保键支出同比增量高于人均衣着支出同比增量D. 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低于上年水平

根据上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001年至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B. 2001年至2003年,与相邻的省份相比较,湖南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低C. 2001年至2003年,贵州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比广西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D. 2002年,湖南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率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收入来源如下图所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农村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单位:元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净收入占比为( )A.27.0% B.18.5% C.56.6% D.7.9%

M国的人均收入数据如表19-3所示计算该国1870-1929年人均收入增长率和1950-2004年人均收入增长率。

下列关于2014年1—5月A区农村居民收入和支出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均现金收入比人均消费性支出高4000多元B.人均食品消费支出超过生活消费支出的一半C.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同比增量高于人均衣着支出同比增量D.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低于上年水平

2011年,某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8114元,比上年增长1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92元,增长14.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7629 元,增长12.1%;人均经营净收入2295充,増长34.7%; 人均财产性收入616元,增长25.6%;人均转移性收入4350元,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561元,增长11.0%。其中,食品支出4828元,增长14.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 2%。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33. 2平方米,增加1.1平方米。2006—2011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6—2011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增加量逐年递增B. 2011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同比增长率大于4%C. 2010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大于13000元D. 2011年该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6年增加了 1倍

将取对数后的人均食品支出(y)作为被解释变量,对数化后的人均年生活费收入(x)OLS回归得到的残差序列命名为新序列et,对et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检验输出结果如表3-11所示。说明对数化后的实际人均年食品支出y和实际人均年生活费收入x之间(  )。 A.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B.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C.存在协整关系D.不存在协整关系

某产品过去5年的销售额与目标市场人均收入的数据如表2,预计2006年该产品的目标市场人均收入为1800元。已知数据:1999-2003历年产品销售额的平方和为6465;1999-2003历年人均收入的平方和为7652500;1999-2003历年人均收入与产品销售额乘积之和为222400。  【问题】  1.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2.进行相关系数检验。  3.对2006年可能的销售额进行点预测。

(2004年真题)某产品过去5年的销售额与目标市场人均收入的数据如表2,预计2006年该产品的目标市场人均收入为1800元。已知数据:1999-2003历年产品销售额的平方和为6465;1999-2003历年人均收入的平方和为7652500;1999-2003历年人均收入与产品销售额乘积之和为222400。【问题】1.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2.进行相关系数检验。3.对2006年可能的销售额进行点预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计算。A、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B、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C、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D、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水平纯收入

单选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计算。A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B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C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D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水平纯收入

多选题根据最高院的有关司法解释,死亡赔偿金按照()标准,一般计算20年。A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B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D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额

单选题某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0元/月,人均消费支出为1200元/月,其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600元/月。则该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为(  )。[2008年真题]A0.2B0.3C0.5D0.6

单选题能够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 )A 2014年该地区生态移民各项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农村居民B 2014年该地区山区九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000元左右C 2014年该地区生态移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的10%以上D 2014年该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高1000多元

单选题A 2014年该地区生态移民各项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农村居民B 2014年该地区山区九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000元左右C 2014年该地区生态移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占人均总生活消费支出的10%以上D 2014年该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人均总生活消费支出高1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