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两国资本-劳动的比例KA/LA>KB/LB,则相对而言, A国()是丰裕型国家,B国是()丰裕型国家A.资本,劳动B.资本,资本C.劳动,资本D.劳动,劳动

如果两国资本-劳动的比例KA/LA>KB/LB,则相对而言, A国()是丰裕型国家,B国是()丰裕型国家

A.资本,劳动

B.资本,资本

C.劳动,资本

D.劳动,劳动


参考答案和解析
劳动

相关考题:

要素丰裕度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相对丰富性,或者说是一个国家的相对资源供给量。判断一国的要素丰裕度一般有两种方法:(1)实物单位定义法:如果B国的可用总资本和可用总劳动力的比率大于A国,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A国是劳动力丰裕的国家。(2)( ):如果B国资本的价格与劳动力的价格的比率小于A国,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A国是劳动力丰裕的国家。 A.要素绝对价格定义法B.实物绝对价格定义法C. 要素相对价格定义法D. 实物相对价格定义法

以下那种情况表明甲国是劳动丰裕型的国家( )。 A.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B.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的劳动量只有80个单位C.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劳动总量是8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60个单位D.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劳动总量是6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75个单位

依据资本套利理论,资本将从资本丰裕的国家流向资本稀缺的国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列哪些关于H-O理论的说法是正确的()。 A、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B、贸易发生后对两国是互惠互利的C、两个国家的贸易模式不确定D、劳动丰裕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E、劳动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如果中国是劳动力丰裕国家,美国是土地丰裕国家,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中国和美国从贸易开放中获益最大的分别是()A.土地所有者、劳动者B.土地所有者、土地所有者C.劳动者、土地所有者D.劳动者、劳动者

依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对于一个资本丰裕和劳动稀缺的国家来说,对其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征收关税,会导致劳动稀缺要素收入减少。()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如果一个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与另一个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进行国际贸易,那么会出现的趋势是()。A、劳动相对丰裕国家的劳动工资水平相对上升B、劳动相对丰裕国家的劳动工资水平相对下降C、两国工资水平都会上升D、两国工资水平都会下降

根据H-O-S定理,国际贸易将会()A、提高劳动力丰裕国家的劳动力价格B、降低资本丰裕国的劳动力价格C、提高劳动力丰裕国家的资本价格D、降低资本丰裕国的资本价格E、以上说法都对

按照要素禀赋论的假定,如果生产Y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例大于生产X商品时的资本/劳动比例,则成Y产品为()A、劳动密集型产品B、劳动丰裕型产品C、资本密集型产品D、资本丰裕型产品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为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A、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B、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C、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D、引进资本要素,输出劳动要素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密集型产品。

“劳动丰裕的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该结论源于()A、比较成本说B、人力资本说C、要素禀赋说D、产业内贸易说

里昂剔夫之谜指的是里昂剔夫运用投入产出法对1947年美国部分产品的进出口比例分析后所得出的与()相反的结论,即美国作为资本相对丰裕、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际上出口的却是()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密集型产品。

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这种观点来源于()A、绝对优势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生产要素禀赋理论D、产业内贸易理论

“劳动丰裕的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体现了()。A、比较成本说B、人力资本说C、要素禀赋说D、产业内贸易说

若乙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TK/TL)高于甲国,则乙国劳动相对丰裕,甲国资本相对丰裕。

按照里昂惕夫的劳动力不同质论,如果考虑到美国劳动力的效率问题,美国实际上是一个()A、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B、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C、自然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D、技术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

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则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2)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 (4)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出口食品?

单选题“劳动丰裕的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体现了()。A比较成本说B人力资本说C要素禀赋说D产业内贸易说

填空题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密集型产品。

单选题如果一个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与另一个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进行国际贸易,那么会出现的趋势是()。A劳动相对丰裕国家的劳动工资水平相对上升B劳动相对丰裕国家的劳动工资水平相对下降C两国工资水平都会上升D两国工资水平都会下降

单选题按照里昂惕夫的劳动力不同质论,如果考虑到美国劳动力的效率问题,美国实际上是一个()A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B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C自然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D技术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

单选题在2×2×2的模型框架下,假设美国与中国相比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与封闭条件下相比,中美两国进行贸易后()A美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下降B美国汽车与纺织品生产中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都将上升C美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D美国汽车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下降,同时纺织品生产的资本/劳动力的比重将上升

判断题若乙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TK/TL)高于甲国,则乙国劳动相对丰裕,甲国资本相对丰裕。A对B错

单选题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这种观点来源于( )A绝对优势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生产要素禀赋理论D产业内贸易理论

填空题里昂剔夫之谜指的是里昂剔夫运用投入产出法对1947年美国部分产品的进出口比例分析后所得出的与()相反的结论,即美国作为资本相对丰裕、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际上出口的却是()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密集型产品。

问答题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位资本。则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 (2)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3)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品? (4)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出口食品?

单选题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为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A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B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C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D引进资本要素,输出劳动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