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样游离水经过1~2小时后才可以全部蒸发掉的温度是l05~1lO℃。A对B错

煤样游离水经过1~2小时后才可以全部蒸发掉的温度是l05~1lO℃。

A

B


参考解析

相关考题:

煤中的游离水分于常压下在105-110℃的温度下经过短时间干燥即可全部蒸发,而结晶水通常要在200℃才能析出。()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一种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浓度为10%;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2%;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将变为多少?A14% B17%C16% D15%

实验室测定煤的全水分是指()。A、结晶水B、游离水C、结晶水+游离水

煤中的结晶水通常要在200℃的温度下经过干燥才可析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煤中全水分指煤中游离水,即以机械附着方式与煤结合的水,它并不是煤中存在的全部水分。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某溶液在20℃时蒸发掉5g水,析出溶质1g;继续蒸发掉5g水,又析出溶质1.8g.第一次蒸发掉5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20%B.16.7%C.26.5%D.36%

煤样中的结晶水通常能逸出的温度是2O0℃。A对B错

煤样破碎到全部通过孔径为02mm的筛子,在煤样达到()后,装入瓶中。A空气干燥状态B质量平衡状态C温度平稳

煤样游离水经过1~2小时后才可以全部蒸发掉的温度是()。A40~60℃B105~110℃C145℃D200℃以上

煤的全水是指煤中游离水分化合水的总和。()

煤样游离水经过1~2小时后才可以全部蒸发掉的温度是()。A、40~60℃B、105~110℃C、145℃D、200℃以上

煤样在空气中连续干燥1小时后,煤样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1%时,煤样达到()。

20℃某A物质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掉20g水,有5gA析出,则此温度下蒸发掉100g水应析出A物质()g。A、25B、20C、10

关于煤样品制备正确的方法()A、将所采煤样全部破碎通过对应的筛子后,才能进行缩分。B、制备煤样时,只有粒度大于25mm的煤样经破碎后,才能进行缩分。C、当煤样含水分过大影响破碎和缩分时,应事先在不高于500C的温度下适当进行干燥。D、当分几部分处理煤样时,正确的方法是对每部分煤样的缩分比例应是相同的,再将各部分煤样混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煤样。

煤中全水分指煤中游离水,即以机械附着方式与煤结合的水,它并不是煤中存在的全部水分。

铁矿石从炉顶装入高炉内以后,首先蒸发掉吸附水,炉料继续下降并温度升高,再去除()水。

铁矿石从炉顶装入高炉首先蒸发掉()、游离水。

铁矿石从炉顶装入首先蒸发掉()的水分。A、吸附水B、结晶C、吸附水和结晶水D、游离水和结晶水

停炉()小时后,炉水温度降到70-80℃,才可以将炉水全部放掉。

某溶液在20℃时蒸发掉5g水,析出溶质1g;继续蒸发掉5g水,又析出溶质1.8g。则第一次蒸发掉5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0%B、36%C、16.7%D、26.5%

按《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应设超温报警装置的是出水温度不低于()A、100℃B、1lO℃C、120℃D、130℃

我们通常测得的空气干燥基水分是煤中的()A、游离水B、化合水C、游离水+化合水D、外在水分

如果天气较寒冷,有结冰的可能性时,推煤机停车后应待冷却水的温度降低些再将水全部放出,降低后的水温度在()℃左右。A、80;B、60;C、50;D、40。

煤样中的结晶水通常能逸出的温度是2O0℃。

煤样游离水经过1~2小时后才可以全部蒸发掉的温度是l05~1lO℃。

单选题煤岩等温吸附曲线特征取决于()等。A煤级、显微组分、游离气含量、温度、湿度、氧化程度、压力B煤级、游离气含量、吸附气含量、温度、压力C煤级、气体组份、吸附气含量、游离气含量、氧化程度D煤级、显微组分、比表面、温度、湿度、氧化程度、压力

单选题一种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浓度为10%;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2%;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将变为多少?A14%B17%C16%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