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对于一般的燃烧设备,在计算年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NO=()。A1B0.9C0.75D0.5

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对于一般的燃烧设备,在计算年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NO=()。

A1

B0.9

C0.75

D0.5


参考解析

相关考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典型气象条件下,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内容有( )。A.小时浓度超标率B.小时浓度超标范围C.日平均浓度超标率D.年平均浓度超标范围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联合频率可用于()地面浓度的计算. A.年平均 B.季平均C.日平均 D.小时平均

(2019年)某采暖锅炉烟气脱硫设施故障时,需预测大气环境影响的内容是( )。A.年平均浓度B.采暖期平均浓度C.日平均浓度D.1小时平均浓度

某铜冶炼企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非正常工况应预测()。A:年平均浓度B:日平均浓度C:小时平均浓度D:以上全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转化可取半衰期为4hB:在计算1h平均浓度时,应考虑SO2的转化C:对于一般的燃烧设备,在计算小时或日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2/NOx=0.9D:在计算机动车排放NO2和NOx比例时,应根据不同车型的实际情况而定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 )。A. 不大于 20m B. 不大于 30mC. 不大于 50m D. 不大于 60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SO2转化可取半衰期为4hB:在计算1h平均浓度时,应考虑SO2的转化C:对于一般的燃烧设备,在计算小时或日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2/NOχ=0.9D:在计算机动车排放NO2和NOχ比例时,应根据不同车型的实际情况而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内容有()。A:分析所有排放方案的环境影响B:分析小时平均浓度超标概率C:分析日平均浓度是否超标D:绘制年平均浓度等值线图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点分为三类: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络点以及区域()。A:最大小时浓度B:年平均浓度C:典型日平均浓度D:最大地面浓度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项目,不属于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的是()。A:年平均温度日变化B:年平均风速月变化C:年平均风频月变化D:季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

大气环境影响预測,如果需要评价的点源数多于一个,计算地面浓度时应将 ( )对接受点浓度的贡献进行叠加。A、主要的点源 B、部分点源C、各个点源 D、源强最大的点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监测制度的叙述,错误的有()。A: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5d有效数据B:监测时应使用空气自动监测设备C: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特殊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浓度值D: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二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1h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8h浓度值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基于估算模式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计算污染源强的排放浓度是取()。A:实际排放浓度B:场界排放浓度C:未经处理的排放浓度D:削减达标后的排放浓度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A:不大于20mB:不大于30mC:不大于50mD:不大于60m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不大于()。A、50mB、40mC、30mD、10m

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对于一般的燃烧设备,在计算年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NO=()。A、1B、0.9C、0.75D、0.5

下列关于大气环境监测制度的叙述,错误的有()。A、对于评价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B、监测时应使用空气自动监测设备C、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特殊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浓度值D、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5天有效数据E、在不具各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二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1小时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8个小时浓度值

某一连续排放高架点源主要排放污染物为SO2,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三级评价时,需预測SO2()的情况。A、1小时平均浓度B、日平均浓度C、月平均浓度D、年平均浓度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联合频率可用于()地面浓度的计算.A、年平均B、季平均C、日平均D、小时平均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案的内容包括计算()。A、日平均浓度B、季平均浓度C、年平均浓度D、区域及各环境空气敏感点的小时平均浓度

单选题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对于一般的燃烧设备,在计算年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O/NO=()。A1B0.9C0.75D0.5

多选题下列关于大气环境监测制度的叙述,错误的有()。A对于评价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B监测时应使用空气自动监测设备C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特殊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浓度值D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5天有效数据E在不具各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二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1小时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8个小时浓度值

多选题某一连续排放高架点源主要排放污染物为SO2,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三级评价时,需预測SO2()的情况。A1小时平均浓度B日平均浓度C月平均浓度D年平均浓度

多选题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联合频率可用于()地面浓度的计算.A年平均B季平均C日平均D小时平均

不定项题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案的内容包括计算()。A日平均浓度B季平均浓度C年平均浓度D区域及各环境空气敏感点的小时平均浓度

多选题有关确定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范围和计算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计算区域浓度场时,一般取污染源所在的位置为原点(0,0)坐标B在计算区域浓度场时,一般取东西向为X坐标轴C在计算区域浓度场时,一般取南北向为Y坐标轴D计算污染源对下风向影响时,取污染源所在的位置为原点,取下风向为X坐标轴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监测制度的叙述,错误的有( )A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5天有效数据B监测时应用空气自动监测设备C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特殊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浓度值D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二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1小时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8小时浓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