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认识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认识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从人们对法的认识过程来看,法的第一层次本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法是统治阶级或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统治阶级利用掌握国家政权这一政治优势,有必要、也有可能将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然后体现为国家的法。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的个别意志,也不是这些个别意志的简单相加,而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共同意志或根本意志。这种共同意志或根本意志是统治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的反映。\r\n \r\n 法的第一层次的本质是意志,但这绝不是说法是以这种意志为基础的,更不意味着这种意志创造了社会经济关系。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人类社会所包括的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诸方面,主要指统治阶级赖以建立其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从根本上说,法决定于一定的经济关系(经济基础)。法的产生、变更和消灭都取决于一定的经济关系(经济基础)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这也意味着,法不是统治阶级任性和专横的表现,它不应当违背客观历史条件,不应当违背客观规律。法的物质制约性和法的阶级意志性是法的不同层次的本质属性。这两个方面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截然对立起来。若片面强调法的阶级意志性,则可能导致法律的“唯意志论”;若片面强调法的物质制约性,甚至以物质制约性否定阶级意志性,则将导致法律的“宿命论”。只有全面理解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才能正确理解法的本质。\r\n \r\n 法的第二层次的本质是物质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指的是对法的第一层次的本质,即对阶级意志的内容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但阶级意志的内容还受到经济以外的各种因素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法和这些因素归根结底在由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经济以外的各种因素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传统、民族、宗教、习惯等。在分析法的本质时,不应忽略这些因素。如果将经济条件理解为法的阶级意志内容的唯一决定因素,实际生活中无数现象就无法理解了。比如,几个国家或一个国家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虽然经济制度或经济发展水平是一样的,但它们的法律却可以千差万别。不认真分析经济以外的因素,就无法正确解释法的种种差异。\r\n[解析] 论述题考查的重点在于考生是否对一个问题全面且有逻辑地进行了理解,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也要做到全面和有逻辑。全面体现在将题干中的核心主题或者观点是什么(概念、内容)、为什么(原因或理论基础)、怎么样(评价)、怎么办(应对或借鉴)这几个方面或者其中某几个方面清晰地分步进行阐述,答题时各方面都涉及了就做到了全面,“清晰地分步阐述”也就是逻辑性问题。上述答案为《考试分析》上内容,答题时候不一定要完全死记硬背照搬照抄,只要基本符合下述要点及思路框架即可,复习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将各个大知识点进行解构,有逻辑地去理解知识点,而不是“背诵”:\r\n \r\n 法的本质是相对于法的现象而言的一个范畴,即法在本质上是什么的问题。对此,马克思主义法学科学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对法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其主要观点认为法具有两层本质: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具体而言,这两方面的内容如下:\r\n \r\n 第一,法的阶级意志性:含义、原因(统治阶级掌握政权后必然)、内容(不是单个意志而是共同意志)、根本上是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反映。\r\n \r\n 第二,法的物质制约性:含义、原因(马克思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内容(重视物质的决定性,而不否认其他因素对法的影响)、地位(根本性、决定性)\r\n \r\n 第三,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们是法在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本质,不可偏废其一:片面强调阶级意志论将导致“唯意志论”,片面强调物质制约性则可能导致“宿命论”。\r\n \r\n 总之,马克思主义法学深刻地揭示了法的本质,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决定法的产生发展以及运作的根本性因素及其他因素,从而可以更好地操作运用法来为人和社会服务。从学理上看,正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的本质的深刻揭示,才让法学成为了真正的科学。(评价:现实意义和学理意义,或者其他层面的分类阐释)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法学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法学在我国先秦时期被称为“律学”B.所有法律现象都在法学研究范围之内C.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法学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D.法学随着法的出现而出现,因此有了法就有了法学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马克思主义法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B.马克思主义法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C.马克思主义法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思想D.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善、美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论代替法学的具体原理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对立社会法的本质的一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强调法根源于物质生活关系的是( )。A.马克思主义法学B.资产阶级法学C.封建制法学D.近代维新派的认识

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剥削阶级法学的区别,正确的表述有( )。A.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B.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第一次科学揭示了法的本质和发展规律C.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才实现了法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D.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才第一次阐明了法的阶级性与物质制约性的统一

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剥削阶级法学的区别,正确的表述有( )。A.只有马克思法学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B.只有马克思主义法学第一次科学揭示了法的本质和发展规律C.只有马克思主义才实现了法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D.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第一次阐明了法的阶级性与物质制约性的统一

下列关于法学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从认识论角度,法学可以分为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B.法学是随着法的产生而产生的,有了法就有了法学C.法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不同层次,最深的层次是创造和适用法的方法D.法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文化状况也是法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不同法学流派对于“法是什么”的认识不一。下列关于法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有( )A.社会法学派认为,法是公意的体现B.历史法学派认为,法是主权者的命令C.古典自然法学派认为,法是理性的体现D.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观点认为法具有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下列关于法的本质属性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片面强调法的阶级意志性,可能会导致法律的“唯意志论”B.片面强调法的物质制约性,可能会导致法律 “宿命论”C.物质制约性和阶级意志性是法的同一层面的本质属性D.这两方面属性对立统一,共同构成法的本质

简要说出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内容。

马克思主义法学给整个法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关于这种革命性,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马克思主义法学反映无产阶级及其领导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马克思主义法学不具有阶级性C.马克思主义法学使法学真正严格的走上了科学之路D.马克思主义法学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法的本质,阐明了法律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历史上,不同的法学家基于各自研究视角的不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法的概念,到目前为止,关于“法是什么”中外的法学家们并没有达成共识,下列关于法的概念和本质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A.法的实效是法社会学和分析法学都认可的法的概念定义要素B.以权威制定为首要定义要素的法的概念的主要代表是分析主义法学,代表人物是阿列克西C.马克思主义认为,法的本质表现为法的阶级性D.“国法”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理论应有之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以前的法学都不能科学地阐明法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性B.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以前的法学都在不同程度上以唯心史观为基础C.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以前的法学都否认法的阶级陸D.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以前的法学都否认法的历史性

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法的历史类型是()。A、马克思主义法学家的分类方法B、资产阶级法学家的分类方法C、历史上法学家对法的分类D、马克思主义法学和资产阶级法学共同采用的分类方法

马克思主义法学把法的本质归结为()。A、神的意志的体现B、公共意志的体现C、民族精神的体现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

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及特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是什么?

问答题马克思主义法学同非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区别是什么?

单选题法的历史类型是()。A马克思主义法学家的分类方法B资产阶级法学家的分类方法C历史上法学家对法的分类D马克思主义法学和资产阶级法学共同采用的分类方法

单选题认为法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先验的理想法、应然法和自然法的西方学派是()A马克思主义法学B价值论法学C分析法学D社会法学

问答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是什么?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法学把法的本质归结为()。A神的意志的体现B公共意志的体现C民族精神的体现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问答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问答题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什么?

问答题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对立社会法的本质的一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