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24层商住楼,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如图所示。一层为框支层,层高6.0m,二至二十四层布置剪力墙,层高3.0m,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0.45m,房屋总高度75.45m。抗震设防烈度8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场地类别II类,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6s。混凝土强度等级:底层墙、柱为C40假定,该建筑物使用需要,转换层设置在3层,房屋总高度不变,一至三层层高为4m,上部21层层高均为3m,第四层某剪力墙的边缘构件仍如图所示。试问,该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箍率psv(%)及配箍特征值最小值λv取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抗震构造要求?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作答。(A)1.2;0.2(B)1.4;0.2(C)1.2;0.24(D)1.4;0.24

某24层商住楼,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如图所示。一层为框支层,层高6.0m,二至二十四层布置剪力墙,层高3.0m,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0.45m,房屋总高度75.45m。抗震设防烈度8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场地类别II类,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6s。混凝土强度等级:底层墙、柱为C40


假定,该建筑物使用需要,转换层设置在3层,房屋总高度不变,一至三层层高为4m,上部21层层高均为3m,第四层某剪力墙的边缘构件仍如图所示。试问,该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箍率psv(%)及配箍特征值最小值λv取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抗震构造要求?
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作答。

(A)1.2;0.2(B)1.4;0.2(C)1.2;0.24(D)1.4;0.24


参考解析

解析:原墙抗震等级为一级。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10.2.5条,第四层墙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变为特一级。
根据4.9.24-3条,pv=1.4%,
由《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7.2.16条表7.2.16及第4.9.2-4-3条,
λv=0.20x(1+20%)=0.24

相关考题:

某25层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住宅,剖面如题28~30图所示,首层及二层层高5.5m,其余各层层高3m,房屋高度80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标准设防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题30:假定,2层某框支中柱KZZ1在Y向地震作用下剪力标准值VEk=620kN,Y向风作用下剪力标准值Vwk=150kN,按规范调整后的柱上下端顺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c^t=1070kN·m,Mc^b=1200kN·m,框支梁截面均为800mm×2000mm。试问,该框支柱Y向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800 B. 850 C. 900 D. 1250

某25层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住宅,剖面如题28~30图所示,首层及二层层高5.5m,其余各层层高3m,房屋高度80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标准设防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题29:假定,5层墙肢W2如题29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钢筋采用HRB400,墙肢轴压比为0.42,试问,墙肢左端边缘构件(BZ1)阴影部分纵向钢筋配置,下列何项满足相关规范的构造要求且最经济?(  ) A. 10Φ14 B. 10Φ16 C. 10Φ18 D. 10Φ20

拟建工程,房屋高度为57. 6m,地下2层,地上15层,首层层高为6.0m,二层层高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g,Ⅲ类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 C40(fc=19. 1N/mm2)。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M0=9.6×105kN.m,底层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MW=3.7x105kN.m。试问,该结构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等级为下列何项?A框架一级,剪力墙一级 B框架一级,剪力墙二级C框架二级,剪力墙二级 D框架二级,剪力墙一级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56m,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且小于80%。试问,设计计算分析时框架的抗震等级宜为下列何项?(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某拟建工程,房屋高度为57.6m,地下2层,地上15层,首层层高为6.0m,二层层高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Ⅲ类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c=19.1N/mm2)。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底层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1.试问,该结构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等级为下列何项?(  ) A. 框架一级,剪力墙一级 B. 框架一级,剪力墙二级 C. 框架二级,剪力墙二级 D. 框架二级,剪力墙一级

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34.0m。首层层高为3.2m,其他各层层高均为2.8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建于III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考虑非承重墙体刚度,折减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0.60s,试问,该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a1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0.074 (B)0.090(C)0.093 (D)0.100

某拟建工程,房屋高度为57.6m,地下2层,地上15层,首层层高为6.0m,二层层高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6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Ⅲ类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c=19.1N/mm2)。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底层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3.假定,该结构首层框架,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框架柱总剪力Vf=2400kN,框架柱的侧向刚度总和其中某边柱C1的侧向刚度DC1=17220kN/m,其反弯点高度hy=3.75m,沿柱高范围没有水平力作用。试问,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按侧向刚度计算的C1柱底弯矩标准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40 B. 270 C. 340 D. 400

某普通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40.9m。 地下1层,地上13层,首层~三层层高分别为4.5m、4. 2m、3.9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2.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II类建筑场地。第3层设转换层,纵横向均有落地剪力墙,地下一层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假定,首层某根框支角柱C1,在地震作用下,其柱底轴力标准值NEk=1680kN;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其柱底轴力标准值NCE=2950kN。框支柱抗震等级为一级,不考虑风荷载。试问,考虑地震作用组合进行截面配筋计算时,柱C1柱底的轴力最大设计值 (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5720B 6160C 6820D 7150

某地上16层、地下1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64.2m,该建筑地下室至地上第3层的层高均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9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场地,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但不大于50%,地下1层顶板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 A. 1320、400 B. 1400、400 C. 1320、378 D. 1680、432

某地上16层、地下1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64.2m,该建筑地下室至地上第3层的层高均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9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场地,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但不大于50%,地下1层顶板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 A. 107 B. 157 C. 200 D. 250

某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64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92%。下列关于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的确定何项正确?A 框架三级、剪力墙三级 B 框架二级、剪力墙二级C 框架三级、剪力墙二级 D 框架二级、剪力墙三级

某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64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92%。下列关于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的确定何项正确?(  )[2012年真题] A. 框架三级、剪力墙三级 B. 框架二级、剪力墙二级 C. 框架三级、剪力墙二级 D. 框架二级、剪力墙三级

某普通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40.9m。 地下1层,地上13层,首层~三层层高分别为4.5m、4. 2m、3.9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2.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II类建筑场地。第3层设转换层,纵横向均有落地剪力墙,地下一层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假定,底部加强部位某片剪力墙的厚度为300mm。试问,该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设置高度和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至少应取下列哪项才能符合规范、规程的最低要求?

某地上38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55.4m,该建筑地上第1层至地上第4层的层高均为5.1m,第24层的层高6m,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3.9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二级。假定,核心筒剪力墙Q2第30层墙体及两侧边缘构件配筋如图6-6所示,剪力墙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为3800kN。试问,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抗滑移承载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900B.4500C.4900D.5500

某24层商住楼,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如图所示。一层为框支层,层高6.0m,二至二十四层布置剪力墙,层高3.0m,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0.45m,房屋总高度75.45m。抗震设防烈度8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场地类别II类,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6s。混凝土强度等级:底层墙、柱为C40在第③轴底层落地剪力墙处,由不落地剪力墙传来按刚性楼板计算的框支层楼板组合的剪力设计值为3000kN(未经调整)。②~⑦轴处楼板无洞口,宽度15400mm。假定剪力沿③轴墙均布,穿过③轴墙的梁纵筋面积=10000mm2,穿墙楼板配筋宽度10800mm(不包括梁宽)。试问,③轴右侧楼板的最小厚度々(mm)及穿过墙的楼板双层配筋中每层配筋的最小值为下列何项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抗震要求?提示:1.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2.框支层楼板按构造配筋时满足楼板竖向承载力和水平平面内抗弯要求。

某24层商住楼,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如图所示。一层为框支层,层高6.0m,二至二十四层布置剪力墙,层高3.0m,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0.45m,房屋总高度75.45m。抗震设防烈度8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场地类别II类,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6s。混凝土强度等级:底层墙、柱为C40第四层某剪力墙边缘构件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为纵向钢筋配筋范围,纵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已知剪力墙轴压比>0.3。试问,该边缘构件阴影部分的纵筋及箍筋为下列何项选项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抗震构造要求?提示:1.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作答。2.箍筋体积配箍率计算时,扣除重叠部分箍筋。

某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柱网尺寸9m×9m,各层层高均为4.5m,位于8度(0.3g)抗震设防地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Ⅲ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已知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18000kN。

某地上38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55.4m,该建筑地上第1层至地上第4层的层高均为5.1m,第24层的层高6m,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3.9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二级。

某商住楼地上16层地下2层(未示出),系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如图6-25所示(仅表示1/2,另一半对称),2~16层均匀布置剪力墙,其中第①、②、④、⑥、⑦轴线剪力墙落地,第③、⑤轴线为框支剪力墙。该建筑位于7度地震区,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Ⅲ类,结构基本周期1s。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底层及地下室为C50(fc=23.1N/mm2),其他层为C30(fc=14.3N/mm2),框支柱截面为800mm×900mm。[2012年真题]提示:①计算方向仅为横向;②剪力墙墙肢满足稳定性要求。.假定,承载力满足要求,试判断第④轴线落地剪力墙在第3层时墙的最小厚度bw(mm)应为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最低要求?(  )A.160B.180C.200D.220

某地上38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55.4m,该建筑地上第1层至地上第4层的层高均为5.1m,第24层的层高6m,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3.9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二级。A.1.7B.2.2C.2.7D.3.2

某24层商住楼,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如图所示。一层为框支层,层高6.0m,二至二十四层布置剪力墙,层高3.0m,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0.45m,房屋总高度75.45m。抗震设防烈度8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场地类别II类,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6s。混凝土强度等级:底层墙、柱为C40假定,第③轴底层墙肢A的抗震等级为一级,墙底截面见图,墙厚度400mm,墙长hw=6400mm,hm=6000mm,Aw/A=0.7,剪跨比λ=1.2,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Vw=4100kN,对应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19000kN,已知竖向分布筋为构造配置。试问,该截面竖向及水平向分布筋至少应按下列何项配置,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抗震要求?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作答。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大底盘双塔结构,地上37层,地下2层,如题图所示。大底盘5层均为商场(乙类建筑),高度23.5m,塔楼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在5层顶板处,塔楼之间为长度36m(4跨)的框架结构。6至37层为住宅(丙类建筑),层高3.0m,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Ⅲ类建筑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分析表明地下一层顶板(±0.000处)可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针对上述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有下列4组,如表24A~24D所示。试问,下列何组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规定(  ) A. 表24A B. 表24B C. 表24C D. 表24D

某商住楼地上16层地下2层(未示出),系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如图所示(仅表示1/2,另一半对称),2~16层均匀布置剪力墙,其中第①、②、④、⑥、⑦轴线剪力墙落地,第③、⑤轴线为框支剪力墙。该建筑位于7度地震区,抗震设防类别为两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类别III类,结构基本周期1s。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底层及地下室为C50(fc=23.1N/mm2),其他层为C30(fc=14.3N/mm2),框支柱截面为800mmx900mm。提示:①计算方向仅为横向;②剪力墙墙肢满足稳定性要求。假定,承载力满足要求,试判断第④轴线落地剪力墙在第3层时墙的最小厚度(mm)应为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最低要求?(A)160(B)180(C)200(D)220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大底盘双塔结构,地上37层,地下2层,如题图所示。大底盘5层均为商场(乙类建筑),高度23.5m,塔楼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在5层顶板处,塔楼之间为长度36m(4跨)的框架结构。6至37层为住宅(丙类建筑),层高3.0m,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Ⅲ类建筑场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分析表明地下一层顶板(±0.000处)可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针对上述结构,其1~5层框架、框支框架抗震等级有下列4组,如表25A~25D所示。试问,采用哪一组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规定(  ) A. 表25A B. 表25B C. 表25C D. 表25D

某地上38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办公楼,如图所示,房屋高度为155.4m,该建筑地上第1层至地上第4层的层高均为5.1m,第24层的层高6m,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3.9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安全等级二级。假定,核心筒剪力墙Q2第30层墙体及两侧边缘构件配筋如图所示,剪力墙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为3800kN。试问,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抗滑移承载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900B.4500C.4900D.5500

单选题某24层高层住宅楼,首层层高3.25m,结构总高度66.80m,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剪力墙结构。底层某矩形剪力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墙体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用HRB400级,墙体分布钢筋和端部约束边缘构件箍筋用HRB335级。若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则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级。A一B二C三D四

单选题某框架—剪力墙结构高40m,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则框架的抗震等级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