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某承受静力荷载作用且无局部压应力的两端铰接钢结构次梁,腹板仅配置支承加劲肋,材料采用Q235,截面如图所示,试问,当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4.4.1条的设计规定时,下列说法何项最为合理?(  )提示:“合理”指结构造价最低。A.应加厚腹板B.应配置横向加劲肋C.应配置横向及纵向加劲肋D.无须增加额外措施

假定,某承受静力荷载作用且无局部压应力的两端铰接钢结构次梁,腹板仅配置支承加劲肋,材料采用Q235,截面如图所示,试问,当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4.4.1条的设计规定时,下列说法何项最为合理?(  )
提示:“合理”指结构造价最低。

A.应加厚腹板
B.应配置横向加劲肋
C.应配置横向及纵向加劲肋
D.无须增加额外措施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梁受固定集中荷载作用,当局部挤压应力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是较合理的措施。 A、加厚翼缘B、在集中荷载作用处设支承加劲肋C、增加横向加劲肋的数量D、加厚腹板

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采用的设计方法是()A、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B、半概率法C、最大荷载法D、容许应力法

某非抗震设计的钢柱采用焊接工字型截面H900×350×10×20,钢材采用Q235钢。假定,该钢柱作为受压构件,其腹板高厚比不符合《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关于受压构件腹板局部稳定的要求。试问,若腹板不能采用加劲肋加强,在计算该钢柱的强度和稳定性时,其截面面积(mm2)应采用下列何项数值?(  )提示:计算截面无削弱。 A. 86×10^2mm2 B. 140×10^2mm2 C. 180×10^2mm2 D. 226×10^2mm2

C级螺栓可用于部分结构的受剪连接。试问,下列何项内容与《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的规定不符(  ) A. 承受静力荷载结构中的次要连接 B. 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重要连接 C. 承受静力荷载的可拆卸结构的连接 D. 临时固定构件用的安装连接

某4层钢结构商业建筑,层高5m,房屋高度20m,抗震设防烈度8度,采用框架结构,布置如图所示。框架梁柱采用Q345。框架梁截面采用轧制型钢H600×200×11×17,柱采用箱形截面B450×450×16。梁柱截面特性如下:假定,次梁采用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设计,施工时钢梁下不设临时支撑,试问,下列何项说法正确?(  )A.混凝土硬结前的材料重量和施工荷载应与后续荷载累加由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共同承受B.钢与混凝土使用阶段的挠度按下列原则计算:按荷载的标准组合计算组合梁产生的变形C.考虑全截面塑性发展进行组合梁强度计算时,钢梁所有板件的板件宽厚比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9.1.4的规定D.混凝土硬结前的材料重量和施工荷载应由钢梁承受

梁受固定集中荷载作用,当局部压应力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以下何项措施才是较合理的选择?(A)加厚翼缘(B)在集中荷载作用处设支承加劲肋(C)沿梁长均匀增加横向加劲肋(D)加厚腹板

某钢结构平台承受静力荷载,钢材均采用Q235钢。该平台有悬挑次梁与主梁刚接。假定,次梁上翼缘处的连接板需要承受由支座弯矩产生的轴心拉力设计值N=360kN。假定,悬挑次梁与主梁的焊接连接改为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次梁上翼缘与连接板每侧各采用6个高强度螺栓,其刚接节点如图1-13所示。高强度螺栓的性能等级为10.9级,连接处构件接触面采用喷砂(丸)处理。试问,次梁上翼缘处连接所需高强度螺栓的最小规格应为下列何项?提示: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作答。(A) M24 (B)M22 (C)M20 (D)M16

某钢结构平台,由于使用中增加荷载,需增设一格构柱,柱高6m,两端铰接, 轴心压力设计值为1000kN,钢材采用Q235钢,焊条采用E43型,截面无削弱,格构柱如下图所示。提示:所有板厚均≤16mm。缀板的设置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规定。试问,该格构柱作为 轴心受压构件,当采用最经济截面进行绕y轴的稳定性计算时,以应力形式表达的稳定性计算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210 (B)190 (C)160 (D)140

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钢材的各项性能满足塑性设计要求的下列钢结构:Ⅰ.符合计算简图7a,材料采用Q345钢,截面均采用焊接H形钢H300×200×8×12;Ⅱ.符合计算简图7b,材料采用Q345钢,截面均采用焊接H形钢H300×200×8×12;Ⅲ.符合计算简图7c,材料采用Q235钢,截面均采用焊接H形钢H300×200×8×12;Ⅳ.符合计算简图7d,材料采用Q235钢,截面均采用焊接H形钢H300×200×8×12。试问,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有关规定,针对上述结构是否可采用塑性设计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A.Ⅱ、Ⅲ、Ⅳ可采用,Ⅰ不可采用B.Ⅳ可采用,Ⅰ、Ⅱ、Ⅲ不可采用C.Ⅲ、Ⅳ可采用,Ⅰ、Ⅱ不可采用D.Ⅰ、Ⅱ、Ⅳ可采用,Ⅲ不可采用

某构筑物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一钢结构夹层,钢材采用Q235钢,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9所示。构件之间的连接均为铰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假定,钢梁AB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截面尺寸(单位:mm)为H600×200×6×12,如图1-10所示。试问,下列说法何项正确?(A)钢梁AB应符合《抗规》抗震设计时板件宽厚比的要求(B)按《钢规》式(4.1.1)、式(4.1.2)计算强度,按《钢规》第4. 3.2条设置横向加劲肋,无需计算腹板稳定性(C)按《钢规》式(4.1.1)、式(4.1.2)计算强度,并按《钢规》第4. 3.2条设置横向加劲肋及纵向加劲肋,无需计算腹板稳定性(D)可按《钢规》第4. 4节计算腹板屈曲后强度,并按《钢规》第4.3.3条、第4.3.4条计算腹板稳定性

某非抗震设防的钢柱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H900×350×10×20,钢材采用Q235钢。假定,该钢柱作为受压构件,其腹板高厚比不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关于受压构件腹板局部稳定性的要求。试问,若腹板不能采用加劲肋加强,在计算该钢柱的强度和稳定性时,其截面面积(mm2)应采用下列何项数值?提示:计算截面无削弱。(A)86×102 (B)140×102(C)180×102 (D)226×102

某钢结构办公楼,结构布置如图3-9所示。框架梁、柱采用Q345,次梁、中心支撑、加劲板采用Q235,搂面采用150mm厚C30混凝土楼板,钢梁顶采用抗剪栓钉与楼板连接。假定,Z向平面内与柱JK上、下端相连的框架梁远端为铰接,如图3-11所示。试问,当计算柱JK在重力作用下的稳定性时,X向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1.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作答; 图3-10题182.结构X向满足强支撑框架的条件,符合刚性楼面假定。(A)0.80 (B)0.90 (C)1.00 (D)1.50

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钢材的各项性能满足塑性设计要求的下列钢结构:Ⅰ.符合计算简图2-7a,材料采用Q345钢,截面均采用焊接H型钢H300x200x8x12;Ⅱ.符合计算简图2-7b,材料采用Q345钢,截面均采用焊接H型钢H300x200x8xl2;Ⅲ.符合计算简图2-7c,材料采用Q235钢,截面均采用焊接H型钢H300x200x8x12;Ⅳ.符合计算筒图2-7d,材料采用Q235钢,截面均采用焊接H型钢H300x200x8x12。试问,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有关规定,针对上述结构是否可 采用塑性设计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A)Ⅱ、Ⅲ、Ⅳ可采用,Ⅰ不可采用 (B)Ⅳ可采用,Ⅰ、Ⅱ、Ⅲ不可采用(C)Ⅲ、Ⅳ可采用,Ⅰ、Ⅱ不可采用(D)Ⅰ、Ⅱ、Ⅳ可采用,Ⅲ不可采用

某构筑物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一钢结构夹层,钢材采用Q235钢,结构平面布置如图3-11所示。构件之间的连接均为铰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假定,夹层平台板采用混凝土并考虑其与钢梁组合作用。试问,若夹层平台钢梁高度确定,仅考虑钢材用量最经济,采用下列何项钢梁截面形式最为合理?(  )

某构筑物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一钢结构夹层,钢材采用Q235钢,结构平面布置如图3-11所示。构件之间的连接均为铰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假定,不考虑平台板对钢梁的侧向支承作用。试问,采取下列何项措施对增加梁的整体稳定性最为有效?(  )A.上翼缘设置侧向支承点B.下翼缘设置侧向支承点C.设置加劲肋D.下翼缘设置隅撑

某非抗震设防的钢柱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H900×350×10×20,钢材采用Q235钢。假定,该钢柱作为受压构件,其腹板高厚比不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关于受压构件腹板局部稳定性的要求。试问,若腹板不能采用加劲肋加强,在计算该钢柱的强度和稳定性时,其截面面积(mm2)应采用下列何项数值?(  )提示:计算截面无削弱。

某构筑物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一钢结构夹层,钢材采用Q235钢,结构平面布置如图3-11所示。构件之间的连接均为铰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假定,钢梁AB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截面尺寸(单位:mm)为H600×200×6×12,如图3-12所示。试问,下列说法何项正确?(  )A.钢梁AB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抗震设计时板件宽厚比的要求B.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式(4.1.1)、式(4.1.2)计算强度,按第4.3.2条设置横向加劲肋,无需计算腹板稳定件C.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式(4.1.1)、式(4.1.2)计算强度,并按第4.3.2条设置横向加劲肋及纵向加劲肋,无需计算腹板稳定性D.可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4.4节计算腹板屈曲后强度,并按第4.3.3条、第4.3.4条计算腹板稳定性

某钢结构办公楼,结构布置如图所示。框架梁、柱采用Q345,次梁、中心支撑、加劲板采用Q235,楼面采用150mm厚C30混凝土楼板,钢梁顶采用抗剪栓钉与楼板连接。假定,x向平面内与柱JK上、下端相连的框架梁远端为铰接,如图3-25所示。试问,当计算柱JK在重力作用下的稳定性时,x向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①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作答;②结构x向满足强支撑框架的条件,符合刚性楼面假定。A.0.80B.0.90C.1.00D.1.50

某4层钢结构商业建筑,层高5m,房屋高度20m,抗震设防烈度8度,采用框架结构,布置如图3-6所示。框架梁柱采用Q345。框架梁截面采用轧制型钢H600×200×11×17,柱采用箱形截面B450×450×16。梁柱截面特性如下:假定,次梁采用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设计,施工时钢梁下不设临时支撑,试问,下列何项说法正确?(  )A.混凝土硬结前的材料重量和施工荷载应与后续荷载累加由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共同承受B.钢与混凝土使用阶段的挠度按下列原则计算:按荷载的标准组合计算组合梁产生的变形C.考虑全截面塑性发展进行组合梁强度计算时,钢梁所有板件的板件宽厚比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9.1.4的规定D.混凝土硬结前的材料重量和施工荷载应由钢梁承受

某冷轧车间单层钢结构主厂房,设有两台起重量为25t的重级工作制(A6)软钩吊车。吊车梁系统布置见题17-23图,吊车梁钢材为Q345。假定,吊车梁腹板采用—900×10截面。试问,采用下列何种措施最为合理?A.设置横向加劲肋,并计算腹板的稳定性B.设置纵向加劲肋C.加大腹板厚度D.可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4.4节的规定计算抗弯和抗剪承载力

某钢结构平台,由于使用中增加荷载,需增设一格构柱,柱高6m,两端铰接,轴心压力设计值为1000kN,钢材采用Q235钢,焊条采用E43型,截面无削弱,格构柱如图3-18所示。提示:所有板厚均≤16mm。缀板的设置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规定。试问,该格构柱作为轴心受压构件,当采用最经济截面进行绕Y轴的稳定性计算时,以应力形式表达的稳定性计算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10B.190C.160D.140

假定,某承受静力荷载作用且无局部压应力的两端铰接钢结构次梁,腹板仅配置支承加劲肋,材料采用Q235,截面如图3-8所示,试问,当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4.4.1条的设计规定时,下列说法何项最为合理?(  )提示:“合理”指结构造价最低。A.应加厚腹板B.应配置横向加劲肋C.应配置横向及纵向加劲肋D.无须增加额外措施

某构筑物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一钢结构夹层,钢材采用Q235钢,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9所示。构件之间的连接均为铰接。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假定,不考虑平台板对钢梁的侧向支承作用。试问,采取下列何项措施对增加梁的整体稳定性最为有效?(A)上翼缘设置侧向支承点 (B)下翼缘设置侧向支承点(C)设置加劲肋 (D)下翼缘设置隅撑

单选题假定,次梁采用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设计,施工时钢梁下不设临时支撑,试问,下列何项说法正确?(  )A混凝土硬结前的材料重量和施工荷载应与后续荷载累加由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共同承受B钢与混凝土使用阶段的挠度按下列原则计算:按荷载的标准组合计算组合梁产生的变形C考虑全截面塑性发展进行组合梁强度计算时,钢梁所有板件的板件宽厚比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表9.1.4的规定D混凝土硬结前的材料重量和施工荷载应由钢梁承受

单选题当梁在固定集中荷载作用下局部挤压强度不足时,采用()是较合理的措施。A加厚翼缘B在集中荷载作用处设支承加劲肋C增加横向加劲肋D加厚腹板

单选题某工字形截面焊接钢梁在固定集中荷载作用下局部压应力很大,无法满足局压验算要求时,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A增加梁腹板厚度B增加梁翼缘板厚度C增设水平加劲肋D增设支承加劲肋

单选题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动力荷载的组合梁,其腹板宜考虑屈曲后强度,一般不必()。A设置支承加劲肋B设置中间横向加劲肋C设置纵向加劲肋D验算腹板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