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论述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参考解析

解析:(1)背景与过程: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内部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目标等问题的争论,引发有关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并衍生有关中国社会史的论战,以及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进而影响到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研究。
(2)各派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①社会性质论战:中国共产党人的观点;新生命派、改组派、胡适派的观点;②社会史争论的主要问题: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有无奴隶社会、秦汉后的中国社会性质。
(3)后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食货学派的产生。

相关考题:

试论述中国社会福利服务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五四运动到40年代,出现的三次著名论战有()。 A.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B.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C.东西方文化关系论战D.实证主义与意志主义的论战E.东西方礼仪的论战

茅盾创作《子夜》与三十年代进行的有关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有直接的关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1923年,中国知识界发生的一次著名论战是( )。A.问题与主义论战B.科学与人生观论战C.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D.民主与独裁论战

简单论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关于社会史的论战。

论述新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翦伯赞认为对于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性质讨论的社会大论战双方都忘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单一性。

20世纪初,革命派和保皇派报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论战主要在《新民丛报》和()之间展开。

中国五四运动到40年代,出现的三次著名论战有()。A、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B、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C、东西方文化关系论战D、实证主义与意志主义的论战E、科学思潮与人本主义论战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经过奴隶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及特征等问题进行。这一论战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B、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C、“双百”方针得到贯彻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联系中国实际,论述中国社会结构分化的意义。

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论述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及其特点。

请论述邓小平与中国社会学的关系。

请论述中国社会学成长时期西方社会学对中国社会学的影响。

请论述开展中国社会学史研究对认识当前的中国社会所具有的意义。

茅盾的与1930年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有关的小说是()

20世纪中国20—30年代持续十年之久,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影响重大的论战是().A、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论战B、科学与人生观论战C、中国社会性质论战D、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与各种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论争

结合近代史上几次大的论战,论述晚清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主要特点。

问答题请论述开展中国社会学史研究对认识当前的中国社会所具有的意义。

问答题请论述中国社会学成长时期西方社会学对中国社会学的影响。

问答题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问答题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多选题中国五四运动到40年代,出现的三次著名论战有()。A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B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C东西方文化关系论战D实证主义与意志主义的论战E科学思潮与人本主义论战

问答题结合近代史上几次大的论战,论述晚清以来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主要特点。

单选题20世纪中国20—30年代持续十年之久,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影响重大的论战是()。A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论战B科学与人生观论战C中国社会性质论战D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与各种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论争

填空题茅盾的与1930年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有关的小说是()